全国部分番茄品种品质分析*

2015-09-20 06:18刘娜朱为民岳冬王伟朱龙英张辉田守波万延慧上海市农业科学院0403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经济社会综合服务中心
上海蔬菜 2015年5期
关键词:红果糖酸可溶性

刘娜 朱为民 岳冬 王伟 朱龙英 张辉 田守波* 万延慧(上海市农业科学院0403;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经济社会综合服务中心)

全国部分番茄品种品质分析*

刘娜1朱为民1岳冬1王伟2朱龙英1张辉1田守波1*万延慧1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201403;2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经济社会综合服务中心)

本文测定了参加国家鲜食番茄品种生产试验(区试)的22个品种以及全国征集到的29个传统优质番茄品种的部分品质指标,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计算糖酸比,并分别对比了粉果和红果品种间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区试品种与传统优质品种相比,可溶性糖、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等品质性状有不同程度地下降;现在的番茄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前期品种相比差别不大,由4.7%下降至4.6%。

番茄;品质;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

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l.[Solanumly⁃copersicumL.])是世界范围广泛种植的大宗蔬菜作物,也是上海地区主要消费的蔬菜品种之一。近年来,上海蔬菜市场大流通、大市场的局面逐步形成,番茄育种目标多集中在抗病和耐储运方面,一些不耐储运但品质好的材料在育种过程中往往被淘汰,造成现在市场上高品质番茄匮乏。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番茄的消费需求己从简单的数量追求转变为对品质的要求,很多市民反映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番茄口感越来越差,淡而无味,对番茄的品质性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番茄生产正处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过渡的关键时期,其品质育种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因此,摸清现在市场上新育出的番茄品种与传统优质品种在品质上相比有哪些进步和退化十分必要。本试验通过测定部分番茄果实的品质性状,将参加国家鲜食番茄品种生产试验的番茄品种与传统优质番茄品种在品质上进行对比,为进一步改善番茄品质,加快番茄品质育种进程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2014年参加国家鲜食番茄品种生产试验(区试)的粉果番茄有12个品种,包括中寿11-3、申粉V-2、东农722、北研10号、青农08-66、烟台11-2、粉莎3号、圆粉209、洛番20806、星宇206、浙粉702、东农712;红果番茄10个品种,包括金蓓蕾、T0721、北研9号、烟台11-1、莎红、西星西红1号、丽红、诺盾2426、瓯绣806、莎龙。2014年引进前期高品质粉果番茄品种19个,包括北研2号、浙粉202、晟唐390、巨粉宝玉、金冠一号、中粉宝石、L-402、巨粉宝石二号、东农708、仙客1号、粉莎3号、仙客5号、金冠3号(107)、仙客6号、中杂9号、仙客8号、中杂15、硬粉8号、毛粉802;红果番茄10个品种,包括晟唐475、芙蓉、1313F1、金丰1号、浙杂203、巨红宝石4号、巨红宝石、中红宝石、巨红宝石2、72-69。

1.2测量指标

测量各参试番茄品种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并计算糖酸比。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利用数字折射计直接测定(张宪政等,1994),可溶性糖的总量利用蒽酮比色法进行测量(李合生等,2000),可滴定酸含量采用微量碱式滴定法测量(郝建军等,2001),Vc含量的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量(谭延华,1992)。

2 结果与分析

2.1各区试番茄品种的品质

2.1.1各区试粉果番茄品种的果实品质由表1可知,粉莎3号的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2.35%和1.1%,为所测粉果品种中最高;星宇206的可溶性糖含量最低,为0.95%,圆粉209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为0.5%。申粉V-2糖酸比最高,为3.2,最低为星宇206,糖酸比为1.06。各参试粉果番茄品种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1%~5.1%,差异不显著,其中青农08-66含量最高,北研10号最低。洛番20806Vc含量最高,为21.38mg/100g,圆粉209含量最低。浙粉702综合表现较好,各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糖酸比分别为2.14%、0.9%和2.38,Vc含量为13.89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4%。

表1 各区试粉果番茄品种的果实品质

2.1.2各区试红果番茄品种的果实品质由表2可知,诺盾2426的可溶性糖含量为2.34%,在红果品种中最高;烟台11-1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为1.1%;莎龙的糖酸比最高,为2.85;西星西红1号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及糖酸比最低,分别为0.39%、0.6%和0.65。T0721的Vc含量最高,为18.68mg/100g,瓯绣806最低,为11.20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的是金蓓蕾,为5.3%;烟台11-1最低,为3.9%。

表2 各区试红果番茄品种的果实品质

2.2各前期番茄品种的品质

2.2.1各前期粉果番茄品种的果实品质由表3可知,各前期粉果番茄中,粉莎3号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2.52%;L-402的可滴定酸、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分别为1.13%、16.44mg/100g和7.0%;巨粉宝玉的糖酸比在粉果中最高,为4.39;巨粉宝石二号的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最低,分别为0.34%和0.43;北研2号、仙客6号、巨粉宝玉的可滴定酸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均为0.50%;中粉宝石的Vc含量最低;粉莎3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为3.6%。

表3 各前期粉果番茄品种的果实品质

2.2.2各前期红果番茄品种的果实品质由表4可知,在各红果番茄品种中,72-69的可溶性糖和糖酸比最高,分别为2.99%和4.75%;浙杂203的可滴定酸和Vc含量最高,分别为1.10%和16.29mg/100g;晟唐475的可溶性固形物最高,为6.0%;可溶性糖含量最低的品种为浙杂203,为0.40%。

表4 各前期红果番茄品种的果实品质

2.3各区试与前期番茄品种的品质比较

从图1、图2、图3可知,与前期品种相比,粉果品种中,区试番茄品种可滴定酸含量略高于前期品种,其余所测的品质指标均低于前期品种。其中,降幅最大的为糖酸比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了26.12%和17.6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幅最小,为4.38%。红果品种中,区试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高于前期品种0.50%和11.38%,其余指标均低于前期品种。总体上看,区试品种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前期品种6.71%,其余指标均低于前期品种,糖酸比降幅最大,为22.17%,其次为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幅分别为11.60%、5.53%和2.02%。

图1 区试粉果番茄品种与地方品种品质差异比较

图2 区试红果番茄品种与地方品种品质差异比较

图3 区试番茄品种与地方品种品质差异比较

3 结论

番茄果实里的糖度、酸度和糖酸比值的大小,直接影响果实的风味和口感(田春雨和刘野,200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是衡量番茄品质的重要因素。番茄的营养品质是1个综合性的因子,它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Vc含量、番茄红素和氨基酸含量等。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线性相关,此外,番茄想要获得优良的风味,需要在糖类物质含量较高的前提下,具有适宜的糖酸比值(王超等,2010)。

从整体上看,现在的番茄品种在植株坐果性、果实商品性、抗病性上优于传统品种,但其可溶性糖、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等品质性状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现在的番茄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前期品种相比差别不大,由4.7%下降至4.6%,但是人们认为近年来番茄口感变差,可能主要因为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增加。从本次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的品种,其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和糖酸比不一定高,因此单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评价番茄品质具有片面性,应全面考量品种的糖酸含量。

[1]郝建军,刘延吉.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4~151.

[2]李合生,陈翠莲,洪玉枝,等.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1~133.

[3]谭延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还原型维生素C[J].药物分析,1992,11(1):28.

[4]田春雨,刘野.番茄风味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3):4~5.

[5]王超,李景富,康立功,等.生物技术在番茄品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0(9):25~28.

[6]张宪政,陈风玉,王荣富.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4~151.

上海市星火计划(2013GA6800021)。

猜你喜欢
红果糖酸可溶性
红果(摄影作品)
小刺猬送红果
越酸的水果,维生素C 的含量越高?
‘玫瑰香’和‘红地球’葡萄杂交后代果实糖酸性状遗传倾向分析
红果果富了口袋袋
Decision-Making of a Single Supplier and Multiple Loss-Averse Retailers under Partial Trade Credit
鲜地龙可溶性蛋白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可溶性Jagged1对大鼠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
不同砧穗组合对寒富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可溶性ST2及NT-proBNP在心力衰竭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