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分析《甄嬛传》

2015-09-20 08:25霍欣琰
关键词:安陵甄嬛传面子

霍欣琰

摘 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是一门学问,我们不光要看其表面意思,还要懂得其言外之意,成功的运用语言可以让我们做事事半功倍,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是语言的重要体现,语用学中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在人物的分析上是重要的理论依据。运用语用学中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来分析研究人物的性格特点,使我们更加理解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处理我们的人际关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非常重要,有的人处理的非常好,而有的人却处理的非常糟糕,这就需要我们很好的掌握语言艺术,而语用学中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是言语交际必不可少的策略手段,本文以甄嬛传为例,运用语用学中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来分析研究人物的性格特点,使我们更加理解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处理我们的人际关系。

一、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

语用学是语言学下一种新型的研究方向,也叫实用语言学,研究在特定语境下如何理解及运用语言。在语用学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部分就是礼貌语言的表达和运用。很多语言学分支都是研究书面语,而语用是变化的、活动的、瞬时的,因此我们需要给予语用更多关注来有效地解决平时的交际问题,让人们在愉悦、礼貌的氛围中完成交流。

我们在言语交际方面有众多的策略手段,其中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合作原则。①交流是两人或多人共同完成的一项事务,只有几方通力协作才能圆满达成共识。然而,我们发现很多时候会出现交流有分歧的情况,或者是某方故意不遵循合作原则,这个时候只靠合作原则显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于是,我们提出了礼貌原则等别的手段。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是Leech的礼貌原则与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

(一)Leech的礼貌原则②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将语用原则分为“人际修辞”(interpersonal rhetoric)和“篇章修辞”(textual rhetoric)两大类,他的“修辞”指的是交际中有效的运用语言,它由交际双方所遵循的原则和准则组成,准则是原则所包含的较具体的范畴。而礼貌原则则属于人际修辞的范畴。Leech提出了制约人际言语交际的6条礼貌准则:

1.策略准则(tact maxim):让他人的损失最小化,尽量加大他人的利益。

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自己的利益减到最小,尽量加大自己的损失。

3.赞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避免贬降他人,尽量赞誉他人。

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减少赞誉自己,尽量贬降自己。

5.赞同准则(agreement maxim):尽量避免与他人产生不同意见,尽量提出与他人相同的意见。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尽量降低对他人的反感,增强对他人的同情。

Leech的礼貌原则为我们提供了区分礼貌行为与不礼貌行为的标准。在解释人们交际行为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礼貌原则和Grice的合作原则结合起来,比如有的时候故意违反量的准则、质的准则或相关准则,拐弯抹角地表达,不直抒其意。这些都是受礼貌原则的指使,为了维护他人面子,避免做出对他人不礼貌的行为,让真实的意图以会话含义形式传达给对方。Leech认为,礼貌原则可以拯救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的6条准则实际上就是要求说话人、听话人双方在交谈时,要说赞赏、赞同和同情他人的话,以保持双方友好、合作的关系。

(二)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理论

Brown和Levinson认为,人们的交际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相互给予面子,面子交际学便是由此产生的。如果双方在保留面子上能达成共识,那么往往可以顺利进行合作。当自己的面子受到威胁时,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保护自己的面子,从而不自觉地就会威胁他人的面子。因此,为了进行不伤害各方面子的交往,大家往往会选用礼貌语言。

此外,Brown和Levinson还进一步把面子分为正面子(positive face)和负面子(negative face),正面子是指人们渴望得到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肯定,负面子指人们有选择不被别人干预、妨碍的自由,不必因迁就别人而使自己失掉面子。除了分为正面子和负面子,还可以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是指人们普遍喜欢让别人赞同和喜爱;消极面子是指人们不喜欢别人把想法强加在自己身上,能在不被别人干涉和阻碍的环境下进行行为。Brown和Levinson还认为,很多言语行为细细分析都是威胁面子的,如果我们要讲究礼貌就必须减少这些有威胁性的交际行为给面子带来的伤害。在社会交往中,我们既要注意留给对方积极面子,又需要充分照顾对方的消极面子,以免一不小心使局面变得难堪,从而使关系恶化。因此,为减少在言语交际中对面子的威胁,交际者应适当采取礼貌策略,包括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礼貌策略。积极策略针对积极面子,要求实现双方的平等、熟悉,消极面子要求照顾听话者的消极面子,克制双方的社会距离。

二、《甄嬛传》话语分析

一般小说中,作者会在描写人物的时候注入能够加强表现人物性格的对话语言,通过这些语言,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关注人物,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对小说形成更为形象的感知。可以说,正是这些语言的存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正是由这些语言,传达出了跌宕起伏的情感波澜。在人物对话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双方会遵循合作原则,使交流顺利进行。然而,在一些特殊场合,为了使交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发展,或为实现人物的某些目的,不得不打破合作原则,使用“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来维护双方面子,构建一个和谐的氛围。

(一)表达亲密之情

甄嬛、沈眉庄、安陵容刚刚进宫,3人常常在一起聊天。有一次陵容和眉庄来甄嬛这里做客:

甄嬛点点头,让浣碧下去,对陵容说:“待会儿让她跟你回去。你有什么不够的,尽来告诉我和眉姐姐。”

眉庄点头说:“有我们的自然也有你的,放心。今日新得了些赏赐,有几匹缎子正合你穿,等下差人送去你明瑟居。”

陵容很是感激:“姐姐们的情谊陵容只有心领了。”

甄嬛接口说:“这有什么呢?你我姐妹在这宫中互相照顾是应当的。”

她们3人互相凝视一笑,彼此心意俱是了然,6只手紧紧交握在一起。

3人进宫之前就认识,本就比别人亲近些,又俱是新人,难免惺惺相惜,在深似海的宫门中相依相伴,自然情同姐妹。相比较而言,眉庄和甄嬛比陵容稍大些,家境好些,因此对小妹妹安陵容照顾有加,吃穿用度都为她考虑。而眉庄和甄嬛自小一起长大,情谊非同一般,嬉笑怒骂是家常便饭,在一起时常常不分你我。从她们3人以及随身丫鬟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个时候她们互相之间不只是礼貌,更是充盈着愉悦的气氛。当然,作为出身大家闺秀的姑娘们,她们知书达理,哪怕是和非常亲近的人,说话也要注意语气措辞,讲究礼貌,语句高雅,调皮而谨慎。浣碧是甄嬛的贴身丫鬟,和几位小主的关系也很是亲密,因此她也敢略略开点儿小玩笑,用一张甜嘴哄着小主们开心,她的话体现了下人对主人的礼貌。眉庄的打趣意在夸赞甄嬛调教有方,甄嬛的谦虚之语,以及二人对安陵容的关心,都体现的是姐妹间的礼貌。她们的话语处处体现出关心,处处在维护对方的面子,其乐融融。她们在运用礼貌原则的同时也在运用合作原则,二者是统一的。这源于3人同心同德,礼貌和真心融为一体,这样的对话体现出的是发自真心的礼貌。③

(二)委婉地拒绝

眉庄落水的当晚,所有人都来看望眉庄。华妃本想让皇帝去她那里过夜,特地准备了东阿阿胶桂圆羹。此时甄嬛也在场:

华妃:“皇上明日还要早朝,也不宜太过操劳。臣妾出来的时候让人煮了东阿阿胶桂圆羹,想来现在已经好了,皇上先用些再去歇息吧!”

皇上:“还是你心细,朕也饿了,你也一起去用些吧!华妃宫里的吃食在宫里是拔尖的。”

华妃:“皇上这样说,臣妾真是惭愧。菀贵人也同去吧!”

甄嬛:“臣妾哪里有这样的好口福,不如请皇上把臣妾那一份给用了吧!臣妾想在这里照顾眉姐姐。”

皇上:“好吧,你自己也当心身子。”

华妃之所以推眉庄落水,本就是意欲争宠。恰好这晚眉庄不省人事,皇帝也疲乏,便想借此机会亲近皇帝。她没有直接说出让皇帝去她的宫中,而是借喝粥来做引子,巧妙地把皇帝引到自己那里,在众人眼里显得不那么直白,又能顺利实现自己的目的,是礼貌原则的一种运用。不巧甄嬛在侧,出于礼貌,只好假模假样地邀请甄嬛同往。皇帝平日对华妃恩宠有加,华妃如此细心,自然心花怒放,但甄嬛也是自己中意的妃子,于情于理,也不能丢下甄嬛一个人,于是为了做做场面工作,也邀请了甄嬛。甄嬛对他们的心意自然是知道的,自己傻乎乎地跟了去只会闹个没趣,所以哪怕心中对华妃有诸多不满,也必须放下,慷慨大方地给他们留出空间。况且这边自己的好姐妹眉庄还在昏迷,她必须好好照顾。且这样一桩大事也必须尽快查清,给眉庄一个交代,给作恶的人一个惩罚。因此,在这样的一个语境中,甄嬛也是运用了礼貌原则,借用“没有口福”来推脱了二人的“好意”。在这段对话中,3个人本就无意邀请、无意同往,只是虚构了一个热情的场面,根源就在于礼貌。华妃其实根本不想让甄嬛过去,只是象征性地邀请,给甄嬛面子。皇帝一方面是给甄嬛面子,一方面也确实有些放心不下她。甄嬛在这样的情形下只能推脱,虽然违背了合作原则,没有按华妃的表面意思同去,但这样的回答既可以不直接驳二人的好意,也显得不那么僵硬。

(三)运用辞格含蓄地表达不满

众新封的小主去见皇后,从皇后宫中出来以后,甄嬛、沈眉庄和安陵容碰到了傲慢的梁才人,发生了一些不愉快:

只见素日怯弱的陵容从身后闪出,走到梁才人面前微笑说:“听闻梁姐姐出身书香门第?妹妹真是好生敬仰!”

梁才人傲然道:“我家中是浔阳出名的书香世家,岂是你小小县丞之女可比?真真是俗不可耐!”

陵容不愠不恼,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不卑不亢地说:“妹妹本来对姐姐慕名已久,可惜百闻不如一见。妹妹真是怀疑关于姐姐家世的传闻是讹传呢。”

梁才人犹自不解,絮絮地说:“你若不信可去浔阳一带打听……”我和陵容眉庄实在忍不住笑出声来,连身后的内监宫女都捂着嘴偷笑。世上竟有这样蠢笨的人,还能被封为才人,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梁才人见我们笑得如此失态,才解过味来。顿时怒色大现,伸掌向陵容脸上掴去。

安陵容向来是给人娇小柔弱的感觉,但这一次她没有选择隐忍,而是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但是知书达理的她不像梁才人那么露骨、粗俗,而是巧妙地隐藏起自己的意图,通过似褒实贬的方法,让梁才人吃了一亏。梁才人平日里听惯了别人的奉承,因此在安陵容说出“恭维”的语句时,不假思索地认为安陵容也在说自己好,没有立刻听出弦外之音。梁才人自诩出身高贵,但她的行为完全体现不出一个大家闺秀应有的修养。安陵容说她“好生敬仰”“百闻不如一见”,其实是说现实与传闻不符,真实的梁才人着实让人敬仰不起来。这里隐晦地运用了反语,④表面上是顺承着梁才人的意思,符合合作原则,但事实上是说之前的听闻都是讹传,梁才人的行为让人大跌眼镜。此时,再加之语气、表情等非语言因素,大家都可以听得出安陵容话语里的深层含义。如果此时安陵容也像之前唯唯诺诺,或是和梁才人大吵一架,非但搞得大家都不愉快,也达不到教训梁才人的目的。只有通过这种和平而礼貌的方式,在矛盾针锋相对中采用迂回战术,不正面顶撞,不卑不亢,面带微笑,既能含蓄地传达出自己的不满和讽刺,又不造成激烈的场面,这就是礼貌原则的体现。⑤

在《甄嬛传》的人物对白语言中,随处可以发现礼貌原则的运用。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在皇权威严的震慑下,在血雨腥风的后宫争斗中,每一个人都要小心翼翼,礼貌地对话,做好面子功夫,共同营造一个祥和温馨的场面。不论是关系亲密的好伙伴,还是箭在弦上的敌人,不论是上下级还是同为嫔妃的关系,每个人都娴熟地运用语言技术,礼貌相待,笑脸盈盈。或是委婉地拒绝,或是指桑骂槐,间接地、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给足别人面子,也给自己留有余地。整部电视剧都能很好地体现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

注 释:

①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②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③陈小宇.《后宫甄嬛传》人物对话言外之意的语用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

④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13-233.

⑤陈丽梅.“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研究[D].复旦大学,2012.

参考文献:

〔1〕王欣怡.浅酌《甄嬛传》台词修辞的运用[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14):189-190.

〔2〕宫媛.结合语境因素分析言外之意[J].语言与翻译,2007,(3):21-24.

〔3〕张彩丽.论电视剧《甄嬛传》对诗词曲赋的运用[J].电影评介,2012,(22).

〔4〕刘琴.《后宫·甄嬛传》:类型剧的修辞传播[J].艺苑,2012,(6).

〔5〕王晶.红楼梦称谓语在礼貌原则中的透视研究.语言文字 科教文汇(上旬科),2009,(1).

猜你喜欢
安陵甄嬛传面子
攻 城
攻城
友谊的小船为何而翻
“Face Culture” in China and America
某贪官的面子
唐雎不辱使命
面子
《甄嬛传》在美遭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