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赞严复:译者更懂另一位译者

2015-09-23 01:47刘竹溪编辑徐臻
博客天下 2015年12期
关键词:天演论严复李克强

文 刘竹溪 编辑 徐臻

随李读经

李克强赞严复:译者更懂另一位译者

文 刘竹溪 编辑 徐臻

1897年和1980年的译者都面临开眼看世界的需要,他们也是最早引入新思潮新观点的人

4月24日,李克强在福州考察期间专程走访位于三坊七巷的严复故居,并说“每个中国人都要记住严复”。

李克强此行考察的是刚刚挂牌的福建自贸区。严复出生的福州,自古是中外经贸交流与人员往来的重镇。1844年清政府被迫同意开放南方五座港口城市,福州正是其中之一。

严复的曾孙、福建省严复研究会副会长严以振告诉中新社:“严复开放的胸怀受到‘往外走’的海洋文化深刻影响。”如今,福建无论是作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还是建设118.04平方公里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都在以面向大海之势,向外谋求发展。

清朝时与西方通商,令福州人更早接触广阔的世界。伴随洋务运动的活跃,严复早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福州船政学堂,接受欧洲籍老师的教育,后又赴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在那里接受西方社会学观点。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中国人开始认真审视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利用学兼中西的知识背景,严复此时从一位海军学院教职人员转型为翻译家,自1897年起将英国人托马斯・赫胥黎的《演化论与伦理学》的一部分译出,以《天演论》之名连载。

这部书出版后大受欢迎,十年内就发行超过30个版本。读者中既有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维新派干将,也有鲁迅这样将在若干年后崛起的文学大师。一时,以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取名,成为一种时尚—胡适的名字,即来源于此。

李克强在严复故居讲,插队时就读过《天演论》。

那是文革后期的1974年到1978年。当时中国正值结束动乱,开始改革的关键时刻,邓小平曾在出访美国和日本后发出“再不改革开放我们就要被开除‘球籍’”的感叹。此后三十余年,中国的发展历程也印证《天演论》中的观点:只有不断变革,适应环境,国家才能生存。

李克强担任总理后,《天演论》的观点仍能对他有所启发。他极力推崇的“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很像企业之间的“物竞天择”,他多次鼓励互联网企业在市场上活跃竞争,终究凭借自身的创造力胜出,也有“天演”的意思。

李克强曾经在1980年翻译了丹宁勋爵的《法律的正当程序》。严复不是中国最早的译者,但对翻译有自己独有的观点,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可谓现代翻译者们的祖师爷。李克强也对这位老前辈的翻译水平赞赏有加,“确实做到了信、达、雅”。

八部译著

严复一生译著不多,但横跨多个领域,有生物学、社会学、法学、逻辑学等。包括:《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穆勒名学》、《社会通诠》、《法意》、《名学浅说》。

1897年的译者和1980年的译者都面临着开眼看世界的需要,他们也都是历经了过去缓慢的发展滞后,最早引入世界上新思潮新观点的人。这点上,李克强点赞严复,可谓穿越时空的懂和爱。

选择翻译什么书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思想状态,严复除了《天演论》外,还有孟德斯鸠的《法意(论法的精神)》、约翰・穆勒《群己权界论(论自由)》,以及亚当・斯密的《原富(国富论)》等。严复和李克强都是在法学和经济学领域同时用力的人。

严复译著《群己权界论》中讨论的“自由”,要从政治制度上进行变革—“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和。”这些大胆之言在当时无疑是一种振聋发聩。

严复翻译的《国富论》(《原富》)堪称现代经济学开山之作,书中首次提出市场的“无形之手”来调控经济的观点。2013年,刚当选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告诉全世界,“简政放权”是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核心,他直接引用“无形之手”的比喻:“那就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严复曾认为,为了生存,那些舍本逐末的文化不要也罢。但晚年目睹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转而认为弱肉强食的价值观只有“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他依然赞同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但也更加强调“四子五经,固是最富矿藏,惟须改用新式机器发掘淘炼而已。”

李克强把严复的这种改变归纳为“(严复)同时又葆有一颗纯正的‘中国心’。”与同时代知识分子一样,严复始终关注的问题是“中国如何接纳西方的先进思想,以求自立于世界?”.

猜你喜欢
天演论严复李克强
李克强在甘肃考察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严复“惟适之安”视域中的民主与科学
李克强在江西考察
《天演论》初版时间再探——以新近发现的“味经书屋本”为中心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严复修改试卷
变译之更改策略研究:以严译《天演论》为例
《易经》里的《天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