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急性肠梗阻急诊治疗方案的选择

2015-09-28 07:15刘国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3期
关键词:机械性肠梗阻支架

刘国林

机械性急性肠梗阻急诊治疗方案的选择

刘国林

目的 对自扩张支架(SEMS)在机械性急性肠梗阻急诊治疗中起到的成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机械性急性肠梗阻患者76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38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给予自扩张支架治疗手法。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滞留时间、医疗费用及平均好转时间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疾病症状平均好转时间(41.23±12.51)h, 平均滞留时间(82.31±23.51)h,平均急诊费用(4231.24±234.56)元, 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保护性造口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扩张支架治疗手段能够有效缓解疾病临床症状,减少滞留时间, 手术效果较常规疗法有显著优势。

急诊治疗;机械性急性肠梗阻;自扩张支架

急性肠梗阻的状况较差, 常伴随电解质及水紊乱, 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手术, 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几率都较高。相关报道表明使用自扩张肠道金属支架于术前进行进行减压工作[1,2], 能够有效减轻肠梗阻症状, 从而使患者能够择期进行切除肿瘤手术, 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此次试验通过对比常规治疗组及自扩张支架疗法组的手术及急诊情况, 探究自扩张支架对于机械性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机械性急性肠梗阻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 女30例;年龄46~81岁, 平均年龄(64.31±11.89)岁;肠梗阻原因:61例结直肠癌, 12例缺血肠炎, 3例小肠部位肿瘤。入选标准:出现排气排便停止、腹胀、呕吐、腹痛。腹部CT存在左半结肠之下肿块或肠道狭窄。排除伴随出现肠坏死、消化道穿孔、腹膜炎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3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实验组患者均先放置自扩张支架从而缓解梗阻症状, 具体操作为通过内镜观察狭窄部位之后, 由X线引指放入导丝穿过狭窄部位。通过造影对狭窄长度及消化道远端情况进行观察, 之后在此放入导丝, 由X线引导下放置支架。4例患者在置入在扩展支架后中止治疗, 其余34例患者选择择期进行手术。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守疗法, 具体措施有控制感染、胃肠减压、维持酸碱、电解质、营养平衡。38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缺血肠炎, 3例患者症状减轻, 剩余34例患者选择择期进行手术。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滞留时间、医疗费用、平均好转时间、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疾病症状平均好转时间(41.23±12.51)h, 平均滞留时间(82.31±23.51)h, 平均急诊费用(4231.24±234.56)元;对照组患者疾病症状平均好转时间(121.37±25.37)h, 平均滞留时间(161.23±27.52)h, 平均急诊费用(7214.56± 512.46)元, 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保护性造口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及造口对比[n(%)]

3 讨论

结直肠癌患者中10%~25%的首发症状为急性机械性肠梗阻, 而急诊所遇到的机械性急性肠梗阻病因也多为结直肠癌。针对该种疾病基本外科的治疗原则是将肿瘤切除从而解除梗阻, 但由于肠梗阻多为闭袢性、机械性, 容易导致中毒感染休克、肠穿孔坏死以及代谢紊乱等。临床治疗难度较大,致死率及并发症发生几率较高。主要的病理机制是肠腔内部压力过高致使严重肠道水肿, 从而导致全身环境紊乱及肠源感染。若能够及时消解肠腔内部的高压力, 缓解肠道的水肿情况, 不仅能够缓解患者身体的不适, 还能够为之后的治疗创造条件。因此急诊中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案选择十分重要。

术前对机械性急性肠梗阻患者通过放置支架进行解压,能够使患者择期再进行手术。除此之外对于存在一般状况差、凝血障碍、晚期肿瘤等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结肠支架能够作为姑息治疗的措施。另外, 长期接受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手术出血风险巨大, 置入支架的操作时间少、创伤小, 适用于这类人群。置入结肠支架使得将近80%的患者避免了结肠造口致使的死亡。

通过对患者置入自扩张支架对症状缓解, 让患者能够择期进行手术。而在置入支架时, 需要注意患者基础治疗, 患者由于疾病营养状态较差通常存在低蛋白血, 肠壁十分薄弱或发生穿孔[3]。肠梗阻致使肠道黏膜破损和肠壁水肿或导致局部炎症的发生, 术后及术中将排出大量粪水患者体液大量丢失, 水、电解质紊乱。因此术前的支持治疗及术后的补液、抗炎治疗十分重要[4]。

综上所述, 自扩张支架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减少滞留时间, 并将急诊手术变成安全性更高的择期手术, 手术效果也显著提升。自扩张支架在机械性急性肠梗阻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十分优异,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 孙宏.老年人急性机械性肠梗阻67例临床分析.临床误诊误治, 2005, 18(7):500-501.

[2] 王学明, 赵鹏, 郭子浩, 等.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方案选择.中国医刊, 2012, 47(10):201-202.

[3] 吴小娥, 徐铭宝, 莫晨, 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急性结肠假性梗阻10例.武警医学, 2013, 24(5):425-426.

[4] 张仲博, 许元鸿, 龙锦, 等.阑尾炎术后继发性腹内疝致急性肠梗阻的分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3, 28(8):640-64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058

459003 济源市人民医院

2015-05-05]

猜你喜欢
机械性肠梗阻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
大承气汤配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