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e抗原含量的关系

2015-09-28 07:15冀敏郭新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3期
关键词:探针肝炎乙型肝炎

冀敏 郭新菊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e抗原含量的关系

冀敏 郭新菊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与e抗原含量的关系。方法 37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均采取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水解探针Taqman法予以检测, 分析血清HBV-DNA含量与e抗原相关性。结果 HBeAg(+)、E系统双阳、HBeAg(-)中HBV-DNA、HBeAg含量进行两两对比,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度慢性乙型肝炎HBV-DNA含量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和HBeAg具有一定相关性, 病情加重, HBV-DNA含量下降。

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乙型肝炎e抗原

临床中慢性HBV感染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时并无明显症状, 使得慢性肝炎逐渐发展成肝硬化、肝癌。通常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显示HBeAg为病毒复制较为活跃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HBeAg(+)转换为抗-HBe(+)时, 说明病毒出现免疫清除及病变静息症状[1]。有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HBeAg出现转阴情况后, 血清依然能够检测到HBV-DNA, 存在病毒血症及活动性肝炎症状。而且还有大量e系统双阳性情况者。本文选取37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e抗原含量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4年6月37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通过检查均与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内相关诊断标准相符, 其中男298例, 女81例, 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37.6±6.7)岁;血清HBV-DNA均为阳性, 疾病程度分类轻度159例, 中度183例, 重度37例。

1.2 方法 HBV-DNA水平通常采取PCR方法检测。PCR定量检测含有HBV-DNA水平时实施水解探针Taqman方法。Taqman探针具有一个荧光发光分子及淬火分子, 应用激光对探针进行完整刺激, 发光分子形成的荧光均可以被淬灭分子进行吸收, 样晶并未呈现荧光性, 当PCR提高时, 因链条延长, Taq酶分子可以根据其5, -3, 核酸外切酶情况实施有效分解, 且可以与模板一起构造成具有较特殊性能的荧光探针,因此荧光发光分子被从探针上切除, 所有可以与荧光淬灭分子进行分离, 经激光激发可以形成波长存在特定性能的一种荧光, 此荧光可因PCR增加而造成动态性能明显上升, 定量PCR仪可在整个过程中进行动态检测, 并可以拷贝每个类别所呈现的模板DNA总量, <103copy/ml为阴性, e抗原>0.28 PEIU/m l为阳性[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HBeAg(+)、E系统双阳、HBeAg(-)中HBV-DNA、HBeAg含量进行两两对比,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度慢性乙型肝炎HBV-DNA含量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和HBeAg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 而e抗原转阴并无法确定病毒复制是否全部停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量和病变程度存在负相关性。见表1, 表2。

表1 HBeAg与HBV-DNA水平关系分析(±s)

表1 HBeAg与HBV-DNA水平关系分析(±s)

注:与HBeAg(+)比较, a P<0.05;与HBeAg(-)比较, b P<0.05

指标HBeAg(PEIU/m l)HBV-DNA(copy/m l)HBeAg(+)1312.54±125.4 6.19±2.34 E系统双阳 5.2±1.5ab 5.03±1.04ab HBeAg(-) 0.02±0.01a 4.13±1.08a

表2 血清HBV-DNA水平与肝损害程度相关性分析(±s)

表2 血清HBV-DNA水平与肝损害程度相关性分析(±s)

注:与轻度慢性肝炎比较, a P<0.05

肝损害程度 例数HBV-DNA(copy/m l)轻度慢性肝炎159 6.37±2.16中度慢性肝炎183 5.31±1.28重度慢性肝炎37 4.22±1.09a

3 讨论

HBeAg是HBV核心区具有的一部分基因, 复制HBVDNA时, 前C基因和C基因可以一起形成-P25前体多肽链,在进行转膜及消化作用下可以使得头尾两处被剪掉, 由此形成HBeAg。由于导致HBeAg形成的前体多肽链P25源自HBV进行复制的过程存在的前基因RNA, 因此外周血内具有的HBeAg是HBV在进行复制时所形成的一种副产物。所以一般情况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形成HBeAg则表明病毒具有较为明显的复制能力[3]。

E系统双阳性患者HBeAg含量通常较低, 其HBV-DNA也相对下降, 此现象有可能是因为抗原抗体正在发生转换,二者均存在, 或抗原抗体未发生牢固引发解离, 此情况下病毒复制非完全停止, 但是病毒复制速度明显下降, 病变活动较为缓慢, 其传染性明显减弱。通常认为, 当HBeAg转阴或抗-HBe转阳时则说明病毒复制能力下降或病变逐渐恢复,但是有的HBeAg阴性患者依然会出现HBV-DNA, 还有的HBV-DNA定量明显高于HBeAg阳性值, 存在高强度复制现象。引发此情况原因有可能为:抗-HBe阳性时, 出现病毒复制功能下降情况, 但HBV未全部清除;与病毒变异存在关系;HBV肝细胞内基因组出现整合现象;HBV侵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且将其用作潜伏地, 使得外周血清HBV下降[4]。

综上所述, HBV-DNA和HBeAg水平具有相关性, e抗原转阴并无法对病毒复制停止情况进行确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含量与病变程度具有明显负相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和HBeAg具有一定相关性, 病情加重,HBV-DNA含量下降。

[1] 郑专, 杨俊杰.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载量与HBsAg以及AST含量的关系研究.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 21(10):2474.

[2] 樊燕.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大蛋白与乙肝病毒DNA的关系.山东医药, 2015, 55(1):41-42.

[3] 徐丛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 大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7(8):673-675.

[4] 郑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与e抗原含量的关系.当代医学, 2012, 18(14):100-10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022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2015-05-11]

猜你喜欢
探针肝炎乙型肝炎
《世界肝炎日》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基于FANUC数控系统的马波斯探针标定原理及应用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Les consommateurs peuvent-ils rendre des produits sortis de leur emballage ?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