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TB双重感染与HIV阴性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现状研究

2015-09-28 07:15张宝柱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3期
关键词:耐多药双重结核

张宝柱

HIV/TB双重感染与HIV阴性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现状研究

张宝柱

目的 探讨HIV/TB双重感染与艾滋病病毒(HIV)阴性结核病相关结核分枝杆菌的耐多药情况。方法 选取HIV/TB双重感染患者50例(HIV/TB双重感染组), 鉴定结核分枝杆菌菌种, 并行耐药检测,就多耐药率与同期HIV阴性结核病患者50例(HIV阴性结核病组)比较。结果 HIV/TB双重感染组检测耐药菌株共50株, 其中对S、H、E、R均敏感20株, 20株对≥1种药物耐药。与HIV阴性结核病组比较, HIV/TB双重感染组初始耐药率居较高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获得耐药率、总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TB双重感染组耐多药菌株9株, 总耐多药率为18%, HIV阴性结核病组耐多药菌株8株, 总耐多药率为1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初始耐多药率HIV/TB双重感染组为18%, 明是高于HIV阴性组的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TB双重感染的患者,初始多重耐药株呈增多显示, 需依据监测结果, 指导临床用药, 以获得理想预后。

HIV/TB双重感染;HIV阴性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

艾滋病(ADS)目前除对我国人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外,且已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近十年来, 在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明显上升, 多种机会感染率也呈增高趋势, 其中HIV和结核分枝杆菌(TB)联合感染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对双重感染耐药检测, 并对比HIV抗体阴性结核病结果, 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1]。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HIV/TB双重感染患者(HIV/TB双重感染组)50例, 男45例, 女5例, 年龄2~82岁, 平均年龄(38.2±14.1)岁。HIV阴性结核病患者(HIV阴性结核病组)50例, 43例, 女7例, 年龄3~92岁,平均年龄(45.2±14.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HIV抗体检测:所有患者抽血行HIV抗体检测,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行初筛检查, 阳性者血清向疾病控制中心转送, 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确认。②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和检测耐药:用罗氏改良培养基, 按《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操作, 鉴定菌种。耐药检测包括链霉素(SM, S)、异烟肼(INH, H)、乙胺丁醇(EMB, E)、利福平(RFP, R)。应用绝对浓度间接法, 含药培养基药物浓度S为10、100 μg/ml,H为1、10 μg/ml, E为5、50 μg/ml, R为50、250 μg/ml。对比HIV/TB双重感染组和HIV阴性结核病组耐多药情况。③质量控制:每批耐药法测定和菌型鉴定, 敏感对照均为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 即H37R5, 以对含培养基质量考核。④耐药分类:初始耐药:即往无抗结核药应用史, 或应用抗结核药物, 但<1个月出现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 含未发现的获得耐药和原发耐药。获得耐药:有抗结核药物应用史, >1个月出现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耐多药:至少对2种抗结核药物即H和R耐药者。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耐药情况比较 HIV/TB双重感染组检测耐药菌株共50株, 其中对S、H、E、R均敏感20株, 20株对≥1种药物耐药。与HIV阴性结核病组比较, HIV/TB双重感染组初始耐药率居较高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获得耐药率、总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耐药率对比[n, n(%)]

2.2 两组患者耐多药情况比较 HIV/TB双重感染组耐多药菌株9株, 总耐多药率为18%, HIV阴性结核病组耐多药菌株8株, 总耐多药率为16%,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初始耐多药率HIV/TB双重感染组为18%, 明显高于HIV阴性结核病组的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核病疫情在我国较为严重, HIV感染者中耐药结核率近年也呈显著增加趋势, 已引起相关部位关注。多项研究指出, 相较HIV阴性者, 结核病与HIV/AIDS合并发生者对抗结核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 其中RF和INH最为突出[2]。1992年Fischl MA研究示, HIV感染明显增加了获得性耐药感染几率。结核病与HIV/AIDS并发, 并非抗结核药物单一耐药增加, 也存在严重的耐多药情况。HIV/TB双重感染所呈现出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问题, 我国目前尚无系统报道,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 相较HIV阴性组, HIV/TB双重感染组初始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耐多药率居更高水平, 而两组总耐多药率无明显差异, 与国外报道有一致之处, 但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 可能与不同国家和地区, 结核病和艾滋病及耐多药结核病流行高峰期不同相关[3]。HIV/TB感染者有较高的初始耐多药率, 分析原因, 除与结核分枝杆菌在本地区耐多药居较高水平相关外,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在HIV感染者中也有一定易感性存在, 另外, 大部分艾滋病与肺结核合并发生的病例, 肺结核X线典型表现缺乏, 易漏诊或病发未治疗即出现死亡[4]。结合本次研究结果, 需加强HIV/TB双重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重视监测、管理耐药结核病, 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 HIV/TB双重感染的患者, 初始多重耐药株呈增多显示, 需依据监测结果, 指导临床用药, 以获得理想预后。

[1] 钟敏, 孙丽萍, 张淑萍, 等.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HIV/AIDS患者潜伏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研究.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7(4):329-332.

[2] 张峣, 于兰, 赵燕, 等.广西HIV感染者呼吸道非结核分枝杆菌定植情况和临床特点分析.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1, 5(1):8-13.

[3] 苏国生, 谢宁, 黎建源, 等.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探索研究.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11):1312-1313.

[4] 李涛, 王冬梅, 刘二勇, 等.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液体培养效果研究.中国防痨杂志, 2012, 34(12):795-79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111

474500 西峡县人民医院感染科

2015-06-10]

猜你喜欢
耐多药双重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McSpoligotyping基因分型在宜昌地区耐多药结核病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Ibalizumab治疗耐多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
化解“双重目标”之困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一度浪漫的结核
超声内镜在食管结核诊断中的9 例应用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