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咯血临床治疗分析

2015-09-28 07:15朱早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3期
关键词:后叶素血凝垂体

朱早君

120例咯血临床治疗分析

朱早君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血凝酶治疗咯血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咯血患者, 按照奇偶数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 研究组则予以垂体后叶素联合血凝酶进行治疗,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凝酶和垂体后叶素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可以提高机体凝血及止血效果, 由此减少出血, 增强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咯血;垂体后叶素;血凝酶

咯血指喉部以下呼吸器官(即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 且通过咳嗽动作由口腔排出的过程[1]。不仅呼吸系统疾病会发生咯血, 循环系统疾病、外伤以及其他系统疾病或全身性因素也会出现咯血症状。尤其是大咯血往往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临床患者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120例咯血患者, 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血凝酶进行治疗, 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120例咯血患者, 按照奇偶数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咯血量1次≥100 ml或24 h总量≥300 ml[2]。患者均通过胸部X线、胸部CT、痰液抗酸杆菌、支气管镜等方法进行检查确诊, 均采用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四项检查, 均排除出血性疾病、中重度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妊娠。研究组患者男51例, 女9例, 年龄26~70岁, 平均年龄(50.6±6.5)岁;肺结核患者41例, 支气管扩张患者1例, 支气管肺癌患者8例。对照组患者男52例, 女8例, 年龄25~69岁, 平均年龄(51.3±5.9)岁;肺结核患者40例, 支气管扩张患者2例, 支气管肺癌患者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均需绝对卧床休息, 饮食注意温凉性, 确保大小便通畅, 及时缓解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患者咯血时需处于患侧卧位, 避免其出现窒息现象,观察患者每天具体咯血次数、咯血量以及血液颜色。对患者实施祛痰、吸氧、抗感染或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垂体后叶素12 U加入生理盐水250 ml进行静脉滴注, 1次/d, 持续治疗3 d;研究组患者则应用血凝酶1 kU, 经肌内注射治疗, 并联合垂体后叶素12 U加入生理盐水250 ml进行静脉滴注, 1次/d, 持续应用3 d。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面色苍白、胸闷、恶心、呕吐、腹痛、大便次数增加等情况,合理调整垂体后叶素输入速度。

1.3 疗效判定标准[3]痊愈:患者药物治疗24 h后咯血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3 d内咯血完全停止;显效:患者药物治疗后咯血明显减少, 血丝痰呈现暗红色, <10 ml/d, 1周内咯血完全停止;有效:患者咯血明显减少, 咯血量<50 ml/d, 10 d内咯血完全停止;无效:药物治疗后咯血有一定程度减少,但3 d后依然存在反复中等量咯血症状, 以其他方法进行止血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52, P<0.05)。见表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过敏反应、心绞痛等严重并发症。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咯血量少主要表现为痰中带血, 当咯血量多时有可能发生大口涌出现象, 一次出血量有可能出现数百甚至上千毫升,若未及时进行止血处理极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在呼吸内科中是一种急危重症, 出血位置有95%源自支气管动脉[4], 在内科救治时主要采取止血、止咳、镇静、抗感染及原发病处理[5]。目前临床中治疗咯血通常予以止血药物的保守治疗方式, 垂体后叶素则为临床中控制咯血较为常用的一种药物。

垂体后叶素是一种血管紧张素, 收缩小动脉, 肺循环血量降低具有明显止血作用, 具有“内科止血手术刀”称赞[6]。但对血管平滑肌收缩产生控制作用过程中也会使得迷走神经受到兴奋效果, 导致患者产生心悸、血压上升等不良症状[7]。

血凝酶是巴西蝮蛇毒液所提纯得到的一种血液凝固酶,其成分为类凝血酶、类凝血激酶。Ca2+存在情况下可以对因子Ⅴ、Ⅶ和Ⅻ形成活化作用, 促使血管破损处的凝血酶形成,且可以刺激血小板的凝集作用, 提高血小板血栓形成速度,存在凝血及止血双重效果[8]。

综上所述, 血凝酶和垂体后叶素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可以提高机体凝血及止血效果, 由此减少出血, 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哲.18例大咯血的急诊抢救治疗效果观察.当代医学, 2011,17(20):247.

[2] 史柳嫣, 辛伟.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甲强龙治疗大咯血43例临床观察.当代医学, 2010, 16(22):99.

[3] 李 强, 贾学军.大咯血急诊手术的临床治疗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28):176-177.

[4] 于大平, 段勇.肺结核合并大略血的急诊外科治疗.中国医刊,2011, 46(6):102-103.

[5] 夏良林, 林存智, 刘欣, 等.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结核略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1,5(1):80-83.

[6] 许军利, 郭皖营, 陈其亮, 等.难治性肺结核的外科治疗.中国医刊, 2012, 47(7):138-139.

[7] 赖桂萍, 詹小涛, 吴新略, 等.氯丙嗪联合山莨菪碱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大咯血31例疗效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2, 6(20):163-164.

[8] 王敬, 黄学锐, 初乃惠, 等.肺下叶结核168例临床分析.中国临床医生, 2011, 39(8):36-3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124

455000 安钢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内三科

2015-05-15]

猜你喜欢
后叶素血凝垂体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泮托拉唑和血凝酶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对止血时间影响分析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原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
6例蛇毒血凝酶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报道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MR检查方法及其表现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2种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的评价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