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洗胃胃管的插入方法及护理对策探讨

2015-09-28 07:15雷小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3期
关键词:药物中毒胃管插管

雷小丽

小儿洗胃胃管的插入方法及护理对策探讨

雷小丽

目的 分析探讨急诊患儿洗胃过程中胃管的插入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 36例急诊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的方法, 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的方法。对比两组患儿在出现胃管堵塞以及抽出内容物率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抽出胃内容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管堵塞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诊患儿, 在进行洗胃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胃管插入方法, 并配合给予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避免患儿出现胃管堵塞的情况, 显著提高胃内容物抽出几率, 最终有效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小儿;洗胃;胃管;插入方法;护理对策

洗胃属于医院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急救护理方法, 主要为将患者胃内容物以及相关的刺激物有效清除, 防止出现毒物吸收的情况, 有效做好对患者实施胃部手术的准备工作。小儿往往因为药物误服或者毒物误服的情况后最终于医院进行急诊治疗。对此需要研究有效方法对患儿实施洗胃, 避免患儿出现药物吸收的情况或者毒物吸收的情况, 最终获得显著的洗胃效果[1]。为了研究有效方法提高临床洗胃效果, 本文主要针对本院收治的急诊患儿, 除研究有效方法实施洗胃之外, 配合选择有效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最终获得显著效果, 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诊患儿36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8例。对照组中男8例, 女10例;年龄1~11岁, 平均年龄(2.58±2.81)岁;心血管药物中毒4例, 避孕药中毒2例, 镇定药物中毒1例,干燥剂中毒1例, 普通药物中毒10例。观察组中男8例, 女10例;年龄1~7岁, 平均年龄(2.52±1.26)岁;降血糖药物中毒1例, 干燥剂中毒2例, 降压药中毒2例, 心血管药物中毒2例, 普通药物中毒11例。两组急诊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对患儿进行洗胃的过程中, 根据患儿年龄大小, 选择8~18号不同型号的胃管进行洗胃。包括顶孔1个及侧孔4个, 左侧以及右侧各包括小孔2个, 呈现交叉分布的特点。在准备对患儿实施插胃管之前, 需要有效完成2个长度的测量。主要包括患儿前额正中发际同患儿剑突之间的距离[2];患儿发际同患儿脐部之间的距离。首先根据第1个长度插入患儿胃内部, 之后有效进行试抽, 如果难以将胃液抽出, 根据第2个长度将其有效插入, 将胃液有效抽出后,对患儿实施彻底洗胃。

1.3 观察指标 针对患儿完成洗胃插管后, 需要将胃内容物有效抽出, 观察患儿是否表现出胃内容物的情况以及胃管堵塞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抽出胃内容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管堵塞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诊患儿抽出胃内容物率以及胃管堵塞率比较 [n(%)]

3 讨论

针对急诊患儿在进行洗胃的过程中选择有效方法进行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提高抽出胃内容物率, 避免患儿出现胃管堵塞的情况。

3.1 在准备实施插管前, 有效做好相关抢救物品的准备工作。在对患儿准备实施插管时, 将患儿的上半身有效抬高,控制角度为30~50°, 避免出现误吸的现象。于患儿一侧面颊部将胃管进行有效固定, 避免出现脱出的情况[3]。

3.2 在洗胃的过程中, 要求患儿选择左侧卧位, 利用洗胃液(37~39℃ )对患儿进行洗胃, 每次注入洗胃液的剂量为30~40 ml,针对注入速度进行有效控制, 禁止过快, 有效进行等量回抽,多次进行抽洗, 直至患儿的胃液表现澄清。

3.3 针对患儿在洗胃过程中, 需要密切关注胃管是否表现出脱出的情况, 针对患儿的面色以及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认真关注, 一经表现出异常的情况, 需要将患儿的洗胃立即停止[4]。

3.4 完成洗胃后, 需要将胃管有效拔出, 防止对患儿造成长时间咽部刺激, 最终导致患儿表现出呕吐、恶心症状[5]。

3.5 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 要求工作人员需要专业技术娴熟, 确保动作轻柔, 禁止动作粗暴。在表现出阻力的过程中,严禁硬插, 避免出现组织损伤的现象。

针对药物中毒患儿在进行急诊抢救的过程中, 洗胃属于较为关键的一项操作。在洗胃的过程中, 选择合理的插胃管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准备对患儿实施插管前, 针对患儿以及患儿家属需要认真讲解洗胃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 最终获得患儿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

综上所述, 在对患儿实施插管的过程中, 需要有效确保动作轻柔, 避免对患儿造成严重刺激, 有效缓解患儿的痛苦感, 成功完成洗胃, 将毒物有效清除, 显著提高急诊患儿的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作用。

[1] 陈淑芳, 梁妙玲.成人硅胶洗胃管应用于小儿洗胃的体会.实用护理杂志, 2013, 19(1):13-14.

[2] 李颖, 赵丽丽, 周艳, 等.小儿洗胃插管深度的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 11(10):134-135.

[3] 姚红伶, 徐振富.小儿胃管插入长度的研究.护理研究, 2012,16(11):665.

[4] 王青.小儿洗胃方法的探讨.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 24(12):487-488.

[5] 高菊.小儿急诊洗胃的护理研究进展.全科护理, 2010, 8(10):911-912.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儿童急诊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166

2015-06-24]

猜你喜欢
药物中毒胃管插管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采用急诊床边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胃管位置判断方法改良在临床胃管留置中的应用与分析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探究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药物中毒的护理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