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观察

2015-09-28 07:15卢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3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神经功能血流

卢哲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观察

卢哲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100例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病情稳定情况下尽早实施康复训练, 患者从发病到开始实施康复训练时间<3 d。对照组患者病情稳定后, 从发病到实施康复训练时间>3 d。采用全脑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0 d的脑血流情况进行测定, 测定患者的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 治疗30 d后, 观察组的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其脑血流, 尽早恢复脑功能, 效果显著。

脑梗死;康复训练;脑血流;早期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已经广泛应用, 但康复治疗时机的选择存在不同观点[1]。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脑梗死病例,观察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对此类患者改善神经功能和脑血流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100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病例(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2]), 上述患者中无脑出血所致梗死。所选病例在脑梗死发病前无精神疾病、无器质性脑疾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中男29例, 女21例, 平均年龄(63.1±5.1)岁;左侧肢体瘫痪33例, 右侧肢体瘫痪17例。对照组中男30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64.1±5.2)岁;左侧肢体瘫痪34例, 右侧肢体瘫痪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病情稳定情况下尽早实施康复训练, 患者从发病到开始实施康复训练时间<3 d。对照组患者患者病情稳定后, 从发病到实施康复训练时间>3 d。康复训练:在软瘫期, 患者被动体位时采用抗痉挛体位;在软瘫期采用Rood法为主的感觉性刺激干预, 通过紧张性颈反射及腰反射从而起到诱发患者肌张力的作用。还利用联合反应及共同运动诱发患者的肌张力。变换患者体位。在痉挛期, 采用正确的运动模式, 对患者痉挛情况进行抑制和干预, 在康复医师等指导下患者完成双桥运动或单桥运动训练, 同时对患者的下肢和上肢的控制能力进行训练。通过训练让患者独立完成坐位、卧位以及坐位和卧位相互转换, 在训练过程中尽量让患者的患侧负重。在改善期, 通过训练患者能够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对患者的手部、上肢的精细动作的训练要采用针对性的作业疗法进行训练。患者在康复治疗师的一对一指导下进行训练, 2次/d。每次训练内容为上述康复训练项目。

1.3 观察指标 采用全脑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0 d的脑血流情况进行测定, 测定患者的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采用中国第四届脑学管病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9.5±2.7)分, 对照组为(40.1±3.2)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为(19.4±2.8)分, 对照组为(25.9±4.1)分, 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情况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的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的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比较(±s, cm/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比较(±s, cm/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bP<0.05

?

3 讨论

脑梗死发生后脑组织的病理生理改变导致病灶区域周围的脑血流量显著减少, 进一步加重了脑组织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功能改变。及时有效的临床干预对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起着重要作用。诸多研究表明, 康复训练在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中起着重要作用[3-5]。康复治疗是建立在脑功能具有可塑性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功能训练能够促使脑组织中潜伏的神经功能通路重新建立和重组, 能够促进侧枝循环的开通和建立[6]。再者, 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缺血半暗带的脑血流增加, 从而减少缺血半暗带区域神经细胞死亡, 促进脑功能恢复[7]。对于康复训练的时机存在不同看法, 本文观察组患者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实施康复治疗。采用全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者脑血流改变情况, 此项检查能够观察到脑梗死患者的血流改变情况。结果显示, 观察组早期康复训练后, 观察组治疗30 d后的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血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早期康复训练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早期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其脑血流, 及早恢复脑功能, 效果显著。

[1] 宋英霞.脑梗塞康复治疗时机的临床观察.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0, 32(4):348.

[2] 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方案研究课题组.三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1365例临床研究.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 4(2):175-180.

[3] 朱晓军, 王彤, 陈旗, 等.规范化康复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转归的影响.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7, 8(6):254-259.

[4] 上官守琴, 杨志宏, 陈光辉, 等.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观察.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3,7(5):285-287.

[5] 简庆荣, 王秀玲, 林玲.探讨早期与晚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9):64-65.

[6] 张向东, 刘恒方, 杨清成, 等.脑梗死后运动功能的可塑性研究.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 9(6):6-8.

[7] 刘荣梅.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偏瘫恢复的影响.当代医学, 2010, 11(34):9-1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207

473000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2015-06-29]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神经功能血流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段血流胶囊治疗上环后月经过多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