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室介入连台手术空气消毒方法的探讨

2015-09-28 07:15杨兰菊贾秀华康爱民古艳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3期
关键词:空气净化菌落手术室

杨兰菊 贾秀华 康爱民 古艳云

导管室介入连台手术空气消毒方法的探讨

杨兰菊 贾秀华 康爱民 古艳云

目的 比较空气净化屏消毒的3种不同使用方法对导管室介入连台手术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将手术时间大致相同的介入手术90台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30间次。第1组连台手术前打开空气净化屏即行手术, 持续开机消毒直到术毕;第2组连台手术前打开空气净化屏消毒30 min, 关掉后即行手术;第3组连台手术前打开空气洁净屏消毒30 min后即行手术, 并持续开机消毒至术毕, 监测三组不同时期空气的菌落数。结果 连台手术开始前仅第1组空气菌落数 (5.63±0.25)cfu/15 min 直径9 cm平皿超标, 且明显高于第2、3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连台手术开始后30 min第2组空气菌落数(3.4±0.15) cfu/15 min直径9 cm平皿高于第1、3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但均未超标;连台手术结束后仅第2组空气菌落数(5.3±0.16)cfu/15 min 直径9 cm平皿超标且明显高于第1、3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介入连台手术前运用空气净化屏消毒30 min后实施手术, 并在手术过程中持续开机消毒空气, 消毒杀菌效果最好, 是导管室介入连台手术空气消毒的理想方法。

导管室;介入;连台手术;空气消毒

空气虽然不适合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但是其有助于微生物的传播[1], 因此, 采用空气消毒对医院进行预防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随着介入手术的增加, 医院导管室手术台设置数量相对不足, 因此, 连台手术不断增多, 而进行手术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空气中细菌的影响, 导致手术后细菌感染等[3,4]。在2012年出版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文件即(WS/T367-2012), 明确规范了导管室的空气要求。为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 确保导管室环境达标, 保证患者安全,本科采用SADY空气净化屏进行空气消毒, 既节约了成本又加快了手术台次的周转。为探讨连台手术更好的消毒方法,本科2012年7月~2013年6月对空气净化屏的空气细菌消毒有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监督控制, 具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三间大小均为40 m3的手术室, 其中每间手术室都配备固定的设备和物品, 具体包括:监护仪、操作车、导管床、操作台、 抢救车, 嵌入式壁柜3个。手术间均选取净化屏SADY对手术室的空气进行消毒, 经过相关的空气鉴定要求, 其中三间手术室的空气净化器的数量、安装位置、净化器型号均相同, 对空气的消毒强度一致。随机的选择非感染的90例手术, 将其分为第1组、第2组、第3组, 每组30间次, 其中选取的90例手术进行的时间也大致相同, 手术室温度22~25 ℃, 湿度50%~70%, 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的每台人数≤5人。

1.2 消毒方法

1.2.1 控制导管室的空气质量 ①合理安排非感染手术;②加强管理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前要备好手术中所需物品,避免手术过程中由于需要一些物品频繁进出手术室带来空气细菌感染, 对参加手术的人数以及参观人数加以控制, 及时更换手术衣, 手术人员在手术前后要严格无菌操作;③进行手术的设备、仪器等在进入手术室时都要进行拆装保证消毒干净之后在入内, 在严格空气质量的条件下, 采样和培养过程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

1.2.2 第1组 在第1台手术结束后, 将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手术垃圾和其他杂物清除, 再用有效氯进行消毒, 对手术操作台以及地面进行打扫。在手术开始至结束过程中打开空气净化器。

1.2.3 第 2组 在第1台手术结束后, 根据相同的方法对手术室的使用物品消毒后立即打开净化器进行消毒, 30 min后关闭净化器即行手术。

1.2.4 第3 组 在第1台手术结束后, 根据相同的方法对手术室的使用物品进行消毒之后立即打开净化器进行消毒,30 min后即行手术, 并持续开机消毒至术毕。

1.2.5 采样方法 采样的方法分别就导管室的空气手术之前、手术进行30 min、手术结束时分别进行取样, 通过沉降暴露法, 对每间手术室的不同位置采取5次, 将普通营养琼脂(9 cm)平皿放置各采样点, 其中采取每个手术室的距离地面1 m高度及1 m墙距离的四个墙角和室内中央各设1个,采样时将器皿的盖子打开放在器皿旁边, 15 min盖上器皿进行送检。

1.2.6 培养方法 将送检平皿置于平均温度为(36±1)℃恒温箱内培养48 h, 计算细菌菌落数。

1.3 评价标准 室的空气质量控制在≤4 cfu(15 min, 直径9 cm平皿)。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其中三组导管室采样数据用方差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手术前, 第1组细菌数比较多且超标, 相比第2、3组都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手术开始30 min后的细菌数量都未超标, 且第2组的细菌数量高于1、3组;且第2组的细菌数超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三组手术间空气洁净屏消毒导管室空气质量的消毒效果比较(±s)

表1 三组手术间空气洁净屏消毒导管室空气质量的消毒效果比较(±s)

注:与第2、3组比较, aP<0.01; 与第1、3组比较, bP<0.01

?

3 讨论

空气净化屏是应用现代科技的净化消毒设备, 在室内空气染污控制方面, 作用非常明显, 能够保证无菌以及无尘空间。在空气净化方面, 效果明显, 能解决细菌在过滤器上繁殖而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 且能实现在有人状态下的连续动态的消毒要求。同时要每6个月保养和检修机器,每月更换初效过滤器, 每2年更换高效过滤器, 保证其消毒效果。

本研究对导管室介入连台手术采用空气净化屏消毒的3种不同使用方法, 同时对空气菌落在不同时段内的状况进行监控, 数据表明, 第1组虽然对导管内的物体进行了消毒处理, 但是在实际的连接手术台时菌落数超标;第2组在连接手术台对空气消毒处理30 min, 细菌菌落数较少;手术结束时, 监测结果显示空气菌落数增加, 但都未超标。 而第3组中在连接手术台前, 菌落数数手术进行的全程过程中都达到标准, 且菌落数最少, 是导管室连台手术空气消毒的一种理想使用方法。

在连手术台之前, 要对其进行湿式清扫以及消毒, 并且用空气净化屏对空气进行30 min消毒处理, 在进行手术且在手术期间保持空气净化屏的消毒状态直到手术完毕, 是导管室介入连台手术空气消毒的有效方法之一, 值得推广应用。能否在连台手术之间再叠加其他快速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减少连台手术间隔时间, 有效节约导管室手术等待时间, 有待进一步研究。

[1] 张诗海, 曾邦雄.85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2):89-90.

[2] 龙懿, 黎晓霜, 黄普三.重症监护病房不同空气消毒方法的效果分析.广西医学, 2006, 28(6):890.

[3] 杨金城, 李春梅.导管室医院感染的检测与管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9):1037-1038.

[4] Baddour LM, Bettmann MA, Bolger AF, et al.Nonvalvular cardiovascular devicerelated infections.Circulation, 2003(108):2015-203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213

252000 聊城市人民医院导管室

2015-07-03]

猜你喜欢
空气净化菌落手术室
TTC应用于固体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研究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菌落图像分割与计数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NASA植物研究帮助解决空气净化难题
空气净化衣
“菌落总数”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