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5-09-29 15:24刘代辉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13期
关键词:培养方式自主学习语文教学

刘代辉

【内容摘要】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感并未随着新课标的改革而产生较大的改变。而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逐步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是新课标的要求,所以,在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培养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感依然是存在的,可以说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的帮助而忽略了自身的能力提高,这显然是不符合学生的发展,与现在的新课标的改革的目标也不相符,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已经是主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配角,而是起着主导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业自信心,学生很少被鼓励设置自己的学习目标,也很少有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的机会。据调查我国中学生的整体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策略应用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语文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也显得十分有必要。

对于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真正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才会激发学生的潜力,努力钻研,从而得到自身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人认为语文枯燥无味,是一门适合睡觉的课,这样的课堂显然无法提高学生的成绩,相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说起。所以要在教学课堂上逐步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趣味性,认识到语文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及时处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态度,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认识语文这门学科。

二、创建开放、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励学生自主创造的热情

学生的兴趣提升了,还需要创建开放、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励学生自主创造的热情。学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才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环境是影响课堂教学的最大的因素,课堂氛围肃穆、凝重的时候,学生采取的方式通常是不敢直面老师,一般都是低头,要么在做自己的事情,要不就是低头听讲,对于教师的各种要求总是各种不配合,学生和老师像是在两个不同的环境里,而老师有时候也难免会受学生的影响而无法更好地展开教学,显然这样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而在开放、和谐的课堂环境里,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轻松的氛围,学生的思维的散发达到最大程度,教学效果也是最好的,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三、教师要对学生作出积极的肯定

据调查,学生学习一是为了自身学习的需要,二是需要得到班上学生的认可,另外一个则是得到他人的认可。其中教师的认可是对学生学习的最大的鼓励,可以说学生最想得到的便是教师的肯定,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比较在意,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对学生采取批评的方式。教师认为,只有批评学生,学生才会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才会改正,这样才会得到提高。学生也许会因此失去学好语文的信心。所以,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注重学生自身情感、态度的转变。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与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他人分享进步的喜悦。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对学生的正确的做法、思考方式等多方面予以肯定,让学生对自身充满信心,从而更加有动力学习语文学科。

四、培养问题意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品质

提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难,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培养问题意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会回答问题的同时学会提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提问自我回答的探索模式,学生在这个模式的培养下,对自身如何学好语文会有一个清晰的直观的认识,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必备的思维品质。只有首先能够对所学内容提出质疑,然后才会有进一步的思考,最终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学基础》.

[2] 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

[3] 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培养方式自主学习语文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