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和密度对早稻温814产量的影响

2015-09-29 03:03金成兵朱花芳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成穗率早稻氮量

金成兵,朱花芳,王 蓉

(金华市种子管理站,浙江 金华 321000)

施氮量和密度对早稻温814产量的影响

金成兵,朱花芳,王蓉

(金华市种子管理站,浙江 金华 321000)

对早稻温814进行不同栽插密度和氮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温814在不同栽插密度和氮肥用量情况下,产量差异显著,以栽插22.5万穴.hm-2,施纯氮195 kg.hm-2时产量最高。

早稻;温814;施氮量;栽插密度;产量

文献著录格式:金成兵,朱花芳,王蓉.施氮量和密度对早稻温814产量的影响 [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2):1918-1919.

温814系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以G9946与甬籼57为亲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常规早稻新品种,201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浙审稻2013001)。该品种株型好,叶片挺直凹卷,分蘖强,穗较大,产量高,生育期适中,抗稻瘟病,加工米质较好。2011年参加国家区试,平均产量7.507 t.hm-2,比对照金优402增产3.11%;2012年续试,平均产量7.527 t. hm-2,比对照增产6.75%,是目前浙江省表现较优的早稻新品种。为探讨温814在金华地区种植的合理栽插密度和适宜的施氮量,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作者进行了本试验,以期为温814的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于2013年在婺城区琅琊镇新朱村进行,前作冬闲田。供试土壤 pH值 4.82,含有机质22.75 g.kg-1,碱解氮87.54 mg.kg-1,有效磷4.5 mg.kg-1,速效钾83 mg.kg-1。

1.2处理设计

试验设栽插密度和施氮量2个因子,采取裂区设计,以密度为主区,设30.0万和22.5万穴. hm-22个水平 (分别以D1和D2表示);施氮量为副区,设105,150和195 kg.hm-23个水平 (分别以N1,N2和N3表示)。主区面积60 m2,副区面积20 m2,共6个处理组合,重复3次。为防止区组间氮肥相互渗漏,主区间做田埂,并在田埂的两侧深埋黑色塑料膜使田埂相隔。为方便田间调查和便于田间行走,主区间留有50 cm的操作道。试验四周设1 m以上保护行。各小区除氮肥和栽插密度2因子外,其他栽培措施均相同。温814于3月27日播种,4月26日移栽。氮肥分3次施用,基肥在插秧前1 d施用 (占总氮量40%),第1次追肥在栽后7 d施用 (占总氮量30%),第2次在栽后14 d施用 (占总氮量30%)。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磷肥用量折合成P2O5为450 kg.hm-2,钾肥分基肥和穗肥2次施用。

1.3调查测定项目

生育期及田间管理措施。移栽时每小区定点10穴记载茎蘖动态,返青后每7 d观测记载1次;记载主要生育期及田间管理措施。

产量及经济性状。成熟期每小区取样调查产量结构,包括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各小区全部实割测定干谷重,折算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生长量

由表1可知,同一栽插密度,随着施氮量增加,单位面积的苗数和有效穗数增加。D1N1处理的成穗率最高,D2N1成穗率次之,表明栽插30.0万穴.hm-2,施纯N 105 kg.hm-2最有利于温814获得高成穗率;同一密度下,随施肥水平的提高,成穗率反而下降,表明施氮量的增加易使无效分蘖增多,后期分蘖死亡较多,造成成穗率降低。

2.2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由表2可知,D2N3的产量最高,为7.102 t. hm-2,D1N3的产量次之,为6.814 t.hm-2,D1N1的产量最低,为5.847 t.hm-2。施纯氮105 kg. hm-2时,产量最低,表现肥力不足[1]。同一密度水平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水平不断提高,不同密度处理下,均以施氮量195 kg.hm-2的产量最高。表明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温814的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处理间温814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栽插密度处理间温814的产量也存在显著差异,但栽插密度×施氮量的互作效应不显著。

表1 各处理组合的最高苗数和成穗率表现

表2 不同密度和施氮水平对温814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由表2还可知,同一栽插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随之增加。实粒数的增加是增施氮肥后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2]。同一施氮水平下,随着栽插密度的提高,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随之递减,产量也随之下降。施氮量为195 kg.hm-2时,栽插密度增加,产量下降较多。

3 小结与讨论

科学合理的氮肥运筹和适宜的种植密度是获取水稻高产的2个重要栽培措施[3]。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造成温814产量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在其产量构成因子上。氮肥施用量对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的影响较大[4]。温814偏向于穗数型,有一定的耐肥性,在低密度和高施氮量的情况下,有利于获得较多的有效穗,从而获得高产。在金华地区种植温814应适当稀植,栽插密度为22.5万穴.hm-2,氮肥施用量为195 kg.hm-2,这样有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

[1] 喻足衡.优质早稻温12栽培试验 [J].江西农业科技,2011(5):25.

[2] 王爱梅.氮肥施用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J].现代农业科技,2008(3):133.

[3] 廖琦,程学江.不同施氮量和抛栽密度对超级稻Y两优302产量影响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通讯,2011 (7):37.

[4] 金林灿,王飞军,施贤波,等.早稻新品种甬籼975氮肥施用量的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8):67-68,74.

(责任编辑:张才德)

S 511

B

0528-9017(2015)12-1918-02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1204

2015-09-10

金成兵 (1964-),男,浙江东阳人,高级农艺师,从事种子管理工作。E-mail:zjh jcb110@sina.com。

猜你喜欢
成穗率早稻氮量
早稻迎丰收
不同施氮量下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点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氮肥施用对不同燕麦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小麦氮肥用量试验
小麦氮肥用量试验
水稻应用生物碳硅肥效果研究
绿先机复混肥对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