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覆盖对不同类型盐碱地红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15-09-29 03:03张加强骆霞虹金关荣陈常理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红麻盐渍盐碱地

张加强,骆霞虹,金关荣,陈常理

(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浙江杭州 311202)

地表覆盖对不同类型盐碱地红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加强,骆霞虹,金关荣*,陈常理

(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浙江杭州 311202)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地表覆盖对不同类型盐碱地红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覆盖为红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境,减少返盐造成的死苗,促进红麻的生长发育,增加株高和茎粗,从而提高盐碱地红麻的产量。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可采用不同的覆盖措施。对于涂地型盐碱地可采用植物秸秆覆盖,而干旱型盐碱地则可采用保墒效果好的塑料地膜覆盖。

地表覆盖;不同类型盐碱地;红麻;生长;产量

文献著录格式:张加强,骆霞虹,金关荣,等.地表覆盖对不同类型盐碱地红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2):1936-1939.

盐渍土是重要的土地资源,我国尚有80%左右的盐渍土尚未得到开发利用,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1]。滨海盐渍土由沿海地区的海相沉积物发育而成,由于海相沉积物受高矿化海水的不断浸渍,近海沉积的土体内富含大量易溶性盐类,一旦出水成陆后,盐分开始重新分配,并向地表聚集[2]。土壤含盐量较高及季节性土壤返盐是沿海滩涂植物立苗和生长的限制因子。有关研究表明,滨海盐渍土的根本问题是含有盐分的水在土体中运动,具有 “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特点[3]。因此,解决土壤盐渍化的关键是控制地下水位上升或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如果采用适当的农艺措施,通过调节土壤水盐运动,可使作物的耐盐范围扩大。

地表覆盖是改善盐碱地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有关盐碱地地表覆盖的研究多集中在小麦、棉花、大豆等大宗作物上[4-11]。红麻是一种耐盐能力较强的作物,而关于不同覆盖物对不同类型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和红麻生长的影响则鲜有报道[12-14]。2012-2014年,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外十七工段 (涂地型盐碱地)和江苏省大丰市大丰林场盐碱地基地 (干旱型盐碱地),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地表覆盖麦草秸秆、碎麻骨秸秆、地表塑料薄膜等条件下,不同覆盖措施对不同类型盐碱地土壤生态环境及红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合理改良利用盐碱地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涂地型盐碱地试验地设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外十七工段进行,该地是20世纪90年代钱塘江边围垦的海涂地,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总的气候特征为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冷空气易进难出,灾害性天气较多;光、温、水的地域差异明显;年均气温16.1℃,年均地面温度18.3℃,年降雨量1 402.5mm,年无霜期248 d,年日照时数2 006.9 h,年蒸发量1 223.7 mm。风向随季节转换,11月到次年2月以北、西北风偏多;2月起以北、东北风渐盛,3-6月和8月以东风为主,7月多西南风,9-10月多北风。土壤为潮闭土,土壤可溶总盐为0.9~7.9 g.kg-1,pH值8.3~9.2,有机质6.154~110.64 g.kg-1,全氮2.76~6.46 g.kg-1,速效磷3.922~18.293 mg.kg-1,速效钾16.790~119.325 mg.kg-1。田间试验重复2年,2012年播种日期为5月28日,9月26日收获。2013年播种日期为5月10日,9月24日收获。

干旱型盐碱地试验设在江苏省大丰市大丰林场滩涂基地进行,该地属于沿海滩涂地,处于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区。受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双重影响,春季回暖迟,气温低,秋季降温迟,明显偏暖,年降水量900 mm,降雨集中在7-9月。试验前茬作物为大麦,土壤可溶总盐0.5~34.9 g. kg-1,pH值8.2~9.2,有机质7.2~15.9 g. kg-1,全氮0.4~0.8 g.kg-1,速效磷12.66~24.91 mg.kg-1,速效钾69~210.33 mg.kg-1。田间试验重复2年,2013年播种日期6月为2日,9月27日收获。2014年播种日期为5月9日,10 月13日收获。

供试品种为红麻H368杂交组合。

1.2方法

试验于2012-2014年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外十七工段 (涂地型盐碱地)和江苏省大丰市大丰林场盐碱地研究基地 (干旱型盐碱地)进行,田间试验重复2年,采取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四周设保护行。小区面积13.34 m2,采用直行条播,每小区2条。翻耕试验区,深沟起垄栽培。每区设3个覆盖处理:对照,无覆盖;覆农用塑料薄膜;覆盖稻草;覆盖碎麻骨。其他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生产。

纤维收获期时调查有效株数及笨麻株数,每小区选取有代表性的20株进行考种,主要考查株高、茎粗、鲜皮厚,称量鲜叶重及干骨重,对鲜皮进行晒干并称其干重。

采用Excel 2003和DPSv 7.0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文中数据均为各重复的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在涂地型盐碱地上的效果

由表1可知,盐碱土壤环境对红麻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红麻表现出植株矮小、营养生长缓慢等问题,红麻植株在不同覆盖措施下盐碱地种植时的经济性状表现有很大差异。2012年试验中,相比对照,地表覆盖 (包括碎麻骨,麻地膜,稻草覆盖)后红麻的经济性状均有所提高。其中,碎麻骨覆盖的株高、茎粗、收获总株数均最大,干皮产量也是碎麻骨覆盖处理的最高,干皮产量比对照增产1.8%。而麻地膜覆盖和稻草覆盖干皮产量较对照低,是由于收获总株数较少所致。2013年试验中,相比对照,地表覆盖 (包括碎麻骨,麻地膜,稻草覆盖)后红麻的株高和干皮产量均有所提高。其中,干皮产量最高的是稻草覆盖,比对照增产37.0%,塑膜覆盖、碎麻骨覆盖、麻地膜覆盖分别比对照增产24.3%,25.4%和12.6%。说明地表覆盖对在涂地型盐碱地的红麻产量具有明显增产效果。涂地型盐碱地因地下水位高,通气性强的覆盖植物秸秆效果最好。

表1 不同覆盖处理在涂地型盐碱地的红麻生长及产量

2.2在干旱型盐碱地上的效果

由表2可知,旱地型盐碱地由于塑料地膜保墒、抑盐效果好。

考查结果表明,其收获时红麻的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均优于对照和稻草覆盖。在2013年试验中,塑膜覆盖的干皮产量分别比对照和稻草覆盖增产17.2%和6.4%;在2014年试验中,塑膜覆盖的干皮产量分别比对照和稻草覆盖增产 1.4% 和10.8%。

3 讨论

红麻是一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高产纤维作物,但耐盐能力较盐生植物相距甚远,发展盐碱地植麻,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控制或减轻盐害,降低红麻根区的盐分含量,为红麻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经过近年的盐碱地植麻试验,总结以下经验。

合理翻耕,开深沟起高畦。盐碱地土壤结构差、板结,严重影响红麻根系的下扎。前茬作物收获后,秋冬耕晒垡,耕深由15 cm增至30 cm以上,可疏松土壤,创造红麻根系生长的良好环境,协调根冠关系,培养根健株壮的红麻。滨海盐渍土的根本问题是含有盐分的水在土体中运动,具有“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特点。开深沟起高畦,做好盐碱地内涝排除措施,对降低地下水位,减缓土壤返盐强度,提高红麻出苗率有显著作用,是防止土壤盐碱化的重要措施。

表2 不同覆盖处理在旱地型盐碱地的红麻生长及产量

选择红麻杂交种。红麻不同基因型间的耐盐性有差异,红麻杂交种的耐盐能力要强于常规种[15-17]。因此,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抗耐盐碱的品种,如红优2号,H368,H328杂交组合等。

地表覆盖或碎麻秆还田。红麻在种子萌发期和出苗期对盐害较为敏感,促苗发育是盐碱地植麻的关键。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害。地表覆盖是改良利用盐渍土的有效措施之一。覆盖对土壤水盐运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来实现的。地膜覆盖由于薄膜气密性较好,具有很好的保温保湿作用,对干旱型盐碱地效果最好。因为地膜覆盖地面以后,虽然地面温度升高,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但由于地膜下空间比较小,空气很快达到过饱和状态,促使水汽凝结到膜上,并回流到土壤当中,因而对土壤起到淋洗作用,可有效抑制土壤返盐。地膜覆盖可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量,改善土壤水分条件,抑制土壤返盐。不同离子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是不同的,覆盖地膜以后,对土壤表层盐分中各离子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对氯离子与钙离子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利用红麻、水稻、大麦等植物秸秆覆盖可以起到保墒、抑盐、培肥地力的作用[18]。与露地栽培的对照相比,各类覆盖皆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尤其是对涂地型盐碱地效果最优,盐碱地连续秸秆还田同时还可避免作物秸秆浪费、培肥地力。

合理密植。受盐害影响,盐碱地一般植株覆盖面较小,浪费光能与土地资源。适当缩小行距,增加群体,纵横空间并重利用,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可提高土地与光能的利用率,增加生物学产量。红麻产量的高低由单位面积的收获株数和单株麻皮重量构成,红麻的株数和单株重量更为重要。因此,要加大种植密度,以群体优势创高产[13]。合理密度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一般轻度和中度盐碱地,采取中等密度,而重度盐碱地宜适当提高密度。

4 小结

基于上述研究可知,地表覆盖为红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境 (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减少了返盐造成的死苗,促进红麻的生长发育,增加株高和茎粗,从而提高盐碱地红麻的产量。其中,地表覆盖地膜效果最好。同时覆盖措施施工简单,成本低,是改良利用盐碱土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可采用不同的覆盖措施。对于涂地型盐碱地可采用植物秸秆覆盖,而干旱型盐碱地则可采用保墒效果好的塑料地膜覆盖。

[1] 孙博,解建仓,汪妮,等.秸秆覆盖对盐渍化土壤水盐影响的试验研究 [J].水土保持通报,2011,31(3):48-51.

[2] 俞仁培,陈德明.我国盐渍土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J].土壤通报,1999,30(4):158-159.

[3] 林学政,陈靠山,何培青,等.种植盐地碱蓬改良滨海盐渍土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J].生态学报,2006,26 (3):801-807.

[4] 董合忠,辛承松,李维江,等.山东滨海盐渍棉田盐分和养分特征及对棉花出苗的影响 [J].棉花学报,2009,21 (4):290-295.

[5] Wang R S,Kang Y H,Wan SQ,et al.Influence of different amounts of irrigation water on salt leaching and cotton growth under drip irrigation in an arid and saline area[J].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12,110(7):109-117.

[6] Li S X.,Wang Z H,Li S Q,et al.Effect of plastic sheet mulch,wheat straw mulch,and maize growth on water loss by evaporation in dryland areas of China[J].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13,116(1):39-49.

[7] Yaghi T,Arslan A,Naoum F.Cucumber(Cucum is sativus,L.)water use efficiency(WUE)under plastic mulch and drip irrigation[J].Agricultural W ater Management,2013,128:149-157.

[8] Balwinder-Singh,Humphreys E,Eberbach P L,et al. Growth,yield and water productivity of zero till wheat as affected by rice straw mulch and irrigation schedule[J].Field Crops Research,2011,121(2):209-225.

[9] Dong H Z,Li W J,Tang W,et al.Early plastic mulching increases stand establishment and lint yield of cotton in saline fields [J].Field Crops Research,2009,111(3):269-275.

[10] Mukherjee A,Kundu M,Sarkar S.Role of irrigation and mulch on yield,evapotranspiration rate and water use pattern of tomato(Lycopersicon esculen tum L.)[J].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10,98(1):182-189.

[11] 孙博,解建仓,汪妮,等.不同秸秆覆盖量对盐渍土蒸发、水盐变化的影响 [J].水土保持学报,2012,26(1):246-250.

[12] 金关荣,胡光全,朱强,等.新围海涂种植红麻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J].中国麻作,1997,19(2):24-28.

[13] 俞少华,胡兆金,傅福道,等.围垦海涂造纸红麻栽培技术研究 [J].中国麻作,1996,18(2):24-27.

[14] 谢小丁,邵秋玲.滨海盐碱地造纸用红麻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J].湖北农业科学,2007,46(5):711-712.

[15] 张新,董娜,刘明久,等.豫北盐碱地引种红麻杂交种试验初报 [J].生态学杂志,2014,33(1):59-64.

[16] 张加强,潘凤英,廖小芳,等.红麻杂交种幼苗生长对盐胁迫的响应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30(5):552-557.

[17] 张加强,潘凤英,窦俊焕,等.红麻杂交种的根系生长对盐胁迫的抗性优势表现 [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6(5):6-12.

[18] 吕彪,秦嘉海,赵芸晨.麦秸覆盖对盐渍土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土壤,2005,37(1):52-55.

(责任编辑:张瑞麟)

S 564

B

0528-9017(2015)12-1936-03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1208

2015-08-04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CARS19S05)

张加强 (1981-),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麻类、花卉的育种、栽培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E-mail:zhangqiang414 @126.com。

金关荣。E-mail:jingr0@163.com。

猜你喜欢
红麻盐渍盐碱地
盐渍土二次相变温度变化规律
盐渍池深度对渍菜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的影响
流式细胞术测定玫瑰茄及红麻的基因组大小
脱硫石膏对滨海盐渍土理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中轻度镉污染耕地中不同品种红麻生长特性和栽培方式研究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盐碱地枸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不同红麻品种修复中轻度镉污染农田试验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