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茨小说中的悲剧女性形象探究

2015-09-29 13:32王新建
文艺评论 2015年12期
关键词:欧茨男权悲剧

王新建

欧茨小说中的悲剧女性形象探究

王新建

一、欧茨小说中的悲剧女性形象

(一)《他们》中的悲剧女性形象。作为欧茨较为早期的代表作,《他们》中充斥着暴力,同时也展现了女性的悲剧。洛雷塔的恋情不被哥哥祝福,恋人被哥哥枪杀,她向警察温德尔寻求帮助却遭到强奸,怀孕后被逼嫁给温德尔。①从一开始就预示了女性的悲惨结局,男性是暴力的代名词,而女性却受到暴力的摧残。争吵、愤怒伴随着洛雷塔的婚后生活,暴力与性交织着,生活的全部仿佛就是为了打架斗殴,一家人对于金钱充满着渴望却只能在骚乱中通过暴力来获取。女主角莫琳是洛雷塔的女儿,她不愿屈从于母亲的命运,渴望安稳平静的生活。但莫琳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的氛围里,在暴力中长大的莫琳缺乏安全感又恐惧暴力,于是堕落到从金钱中寻求安慰。为了金钱,莫琳出卖了肉体却从来没有感觉到羞耻;为了金钱,莫琳拆散别人的家庭却没有感觉到愧疚。但莫琳并没有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在这个以男性为主的社会中,女性受到了压抑和摧残,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洛雷塔和莫琳,两代女人的生活都被男性所操控,无论是丈夫还是自己的兄长都是这个男性社会的象征,女性在这个社会并没有多少生存空间,只能在这个不断受到暴力摧残的社会中苟延残喘。

(二)《人间乐园》中的悲剧女性形象。欧茨在小说《人间乐园》中主要塑造了克莱拉这个女性形象,作为一个贫困农业工人的女儿,克莱拉从小就受到小伙伴的排斥和侮辱,被人骂作“白人垃圾”。②为了得到自己认为幸福安稳的生活,克莱拉采取了和莫琳一样的方法,伤害了一个家庭后她有了一个收入颇丰的丈夫,却没有想到她对另外一个陌生无辜的女性和三个孩子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而当克莱拉婚后变为有钱的夫人时,并没有对同样过着贫困生活的人感到同情,对于见到的穷孩子会毫无愧疚地喊他们“白色垃圾”。当在社会中的角色发生改变后,克莱拉很快地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并不会对她曾经生活过的阶层怀有怜悯。但克莱拉的悲剧在于她以为自己通过某种手段获得自己渴望的生活,但实际上已经变成了需要男性施舍的附庸,自己的独立人格早已经失去了。克莱拉追求的生活是男权社会下给女性规定的生活,这实际上是对女性的束缚,但女性却没有打破束缚而选择了屈从,这就是女性的悲剧。为了客观理性的描写出女性的生存状态,欧茨一直与自己要刻画的人物保持距离,尽量以平和冷静的心态去书写《人间乐园》中克莱拉的悲欢离合。从《人间乐园》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个男性社会对于女性的摧残和折磨,同时也无情地揭露了女性自身的弱点。

(三)《如愿以偿》中的悲剧女性形象。《如愿以偿》中女大学生杜丽为了嫁个好丈夫而勾引老师马克教授,教授夫人芭芭拉百般容忍但也感到内心沉重,最后无法承受的压力让她选择了自杀,杜丽成功地成为了教授夫人。芭芭拉作为一个获得过普利策文学奖的女诗人,没有对丈夫的出轨做出反对而选择退让,在无法摆脱困境的时候还选择为丈夫的行为找借口。芭芭拉甚至在得知杜丽怀孕的时候默默顺从丈夫的嘱托送杜丽去堕胎,这种一步一步压抑自己的最终结果使她通过自杀来成全自己的丈夫和杜丽。③然而对于芭芭拉的“无私奉献”,我们并不会去赞美,甚至会感觉到其自身存在问题而导致了自己的悲剧。欧茨刻画的芭芭拉这个女性的悲剧是深刻的,文化传统的影响连敢于打破束缚热爱自由的诗人也不能摆脱。芭芭拉用各种方法来讨丈夫的欢心,这何尝不是男权社会下女性的真实写照?女性没有与男性同等的地位,女性常常以男性的价值观来要求自己并因此而生活在痛苦和折磨之中。而杜丽难道就会得到幸福了吗?婚后的杜丽被家庭束缚,屈从于丈夫的要求而丧失了自己的人格,成为一个家庭奴隶。生活围绕家庭围绕丈夫旋转的杜丽也并不幸福,可以说,男权社会下女性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四)《狐火》中的悲剧女性形象。《狐火》一直毁誉参半,有人说这部小说并无特色,也有人说这部小说构思绝妙。欧茨在《狐火》中描写了五个女中学生为了对抗男性暴力而成立了一个“狐火”少女帮,最后却被社会的巨大压力吞没的故事。④小说的悲剧是50年代的美国,二战过后大批军人的退伍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女性重新变成了家庭的附庸。同时意识形态的斗争使得美国社会趋于保守,女性的角色被定义为男性的从属,应该站在男性的背后默默为家庭作出奉献。在这个背景下,欧茨在《狐火》中描写的女性不甘于被男性欺负和摧残,用于抗争,希望可以打破男权社会的束缚而得到自己渴望的幸福生活。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她们勇于斗争的精神必然给备受压迫的女性以启示。当然,《狐火》中描写出众多女性在社会中受到的压力与摧残,甚至最后的失败也暗示着社会中男性势力的庞大以及女性生活的悲惨。

二、欧茨小说中女性悲剧的根源

(一)男权社会的压迫与文化传统的束缚。欧茨小说中女性悲剧的外部根源在于男权社会的压迫和文化传统对于女性的束缚。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女性通常站在男性的身后,是家庭的附庸而没有自己的追求。男权社会的压力是强大的,女性幼年就生活在动荡不安和不幸之中,安全感缺乏导致女性去寻找暴力的化身——男性,来获得内心的幸福,人际关系的冷漠常常使女性被暴力包围,追求女性的幸福在男权社会中被看作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当《狐火》中女性不甘心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选择起来反抗,但强大的男权社会会给女性带来巨大的压力,最终导致了女性斗争的失败。欧茨深刻揭示了男权社会下女性生活中受到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压迫,女性并没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而沦为男性和家庭的附庸,这是导致女性悲剧的外部原因。女性悲剧的外部原因是有着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但现代女性主义意识的萌发和发展使得女性开始追求自身的价值,这也是欧茨在作品中所倡导的。

(二)女性特征与自身问题。女性作为与男性不同的群体而有着自己的特征,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女性与男性都存在着极大的不同。⑤生理上,男性身材强壮而愿意用暴力去解决问题,而女性身材娇弱多会成为暴力的客体;心理上,男性性格较为坚毅,也会为生活的事忙碌而感到充实,很少会感觉到寂寞和孤独,女性心理上较为敏感且容易感觉到空虚正是因为敏感的天性,女性更容易受到情感上的痛苦与折磨。一直以来,社会都是由男性来主导,坚毅独立的性格巩固了男性的统治权而女性外表的娇弱更容易被固化为母亲或者妻子的形象,这使得女性不得不沦为家庭的奴隶。即使现代女性取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但成功地女性在社会上遇到的困难还是巨大的,同时自身心理上的束缚也是巨大的,这也是导致女性悲剧的重要原因。欧茨小说中深刻刻画了女性的生存状态,在强调外部压迫的同时更是另辟蹊径,着重描写了女性自身的种种问题在男权社会的压迫下主人公可以顽强地生活下去,但是自我意识上女性却给自己上了枷锁,不敢去打破自身心理上的束缚,最后给自己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折磨和痛苦。正是因为女性自身问题的存在,使得女性在外部男权社会的压迫下选择屈从,在暴力的摧残下选择沉默,把幸福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男性身上,这也是女性悲剧的内部根源。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454000)】

①杨立《欧茨小说〈他们〉中的女性意识》,《理论界》,2008年第4期。

②杨华《论欧茨小说女性塑造的独特视角》,《求索》,2005年第5期。

③朱蓝星《女性悲剧的反思——奥茨小说〈如愿以偿〉浅析》,《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11期。

④王静《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悲剧小说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⑤王阿芳、王新杰《悲哀的夏娃——欧茨小说中的悲剧性女性探析》,《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基金重点项目“欧茨近期小说研究”(编号:2014CWX021)国家社科基金2009年度青年项目“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研究”(编号:KGSK0903)】

猜你喜欢
欧茨男权悲剧
伟大的悲剧
Myth and Mechas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欧茨的成长、记忆与思考
——评欧茨的成长回忆录《逝去的风景》
体育运动中的性别与性:反抗男权制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浅析《金瓶梅》中男权社会的畸形状态
论《光明天使》中的二元对立
论欧茨小说《他们》中的心理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