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避灾移民搬迁政策执行的效应分析

2015-09-30 16:48何得桂董倩倩曾昌俭
西部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政策执行成效精准扶贫

何得桂+董倩倩+曾昌俭

摘要:贫困山区实施避灾移民搬迁政策是推进精准扶贫、摆脱贫困的有效路径。基于实证调查发现:在一系列制度安排和行政行为的有力推动下,作为挖“穷根”与拔“险根”为核心追求的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活动总体向好,从高寒偏远和深受灾害威胁村庄搬迁出来的群众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此同时,避灾移民搬迁不仅仅是简单地“搬家”和物理空间的变化,还是增强社会互动、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山区避灾移民搬迁政策在基层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群众满意,社会认可,国家支持和生态良好等若干预期成效。

关键词:避灾移民;移民搬迁;政策执行;社会互动;精准扶贫;成效

中图分类号:D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工程是一项区域性的重大移民工程,也是陕西省的发展工程和惠民工程。它于2011年5月6日正式启动实施,计划通过十年(2011-2020年)的时间对陕南地区(商洛、汉中、安康)28个县(区)中的60万户、240万人进行迁移,所规划的公共财政投资至少达1110亿元。因为地质灾害移民、洪涝灾害移民、生态移民、扶贫移民等多种类型的移民搬迁活动都有所涉及,它被统称为避灾移民搬迁。对于这项史无前例的移民工程,学术界给予了广泛关注并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1-2] 但是已有研究的关注点侧重于政策出台的背景和价值,[3]政策执行的困境,[4]移民社区治理,[5]移民生计发展[6]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政策安排[7]等方面,还相对地缺乏对这项大规模避灾移民搬迁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与分析。避灾移民搬迁政策在山区实践中到底取得怎样的成效,还有待考察和分析。本研究将从实证调查出发,从经济效益、生态成效和社会效应等三个维度对以陕南地区为代表的秦巴山区移民搬迁政策执行效果进行较为系统地评估,试图拓展既有研究的议题。

一、经济效益较为突出

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最为直接和明显的是其经济成效。“对多灾多难的陕南而言,它的实施可能足以与废除几千年来的农业税政策相提并论。[8]”这是因为,减少灾害事实上是等于在增加效益。到2013年底,已有20.0723万户,75.35万人搬进新房,累计完成投资374.87亿元。从高山偏远村庄迁移出来群众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搬迁户从“隔山为邻、十里同村”偏远危险的深山区搬到水、电、路、讯、视、网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医疗、教育、文化、出行办事等服务较为便捷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从原先居住的土坯房搬迁住进了外墙有民俗文化传承、室内家电一应齐全的砖瓦房或楼房,三市累计增加搬迁群众财产161亿元。

陕南三市2013年度共建设622个移民集中安置项目,完成126亿元的投资;其中:开工建设了526个集中安置项目,建成6.02万套移民安置房,占到年度所计划的6万套(户)的100.3%;安置了6.02万户移民搬迁家庭,占到2013规划任务的100.3%。其中:陕南移民集中安置率是91%,集中安置的户数为5.48万个,安置受地质威胁户1.17万户、洪涝灾害威胁户1.16万户,占安置总户数的38.7%;特困户免费入住安置房,安置特困户0.53万户、五保户0.22万户,占安置总户数的12.5%。三市城镇规划区安置移民4.56万户,城镇安置率为75.7%,超额15.7%。楼房化安置3.86万户,楼房化安置率为64.1%。统规统建安置4.43万户,统规统建率为73.6%,超额13.6%。抽查2013年度建设的373个集中安置点“小配套”建设情况,计划建设小配套项目1865个,完成1850个,占99.2%。核查2011-2012年100户以上集中安置点“大配套”建设情况,计划建设大配套项目1500个,完成1481个,占98.7%。抽查2012年度搬迁安置户3.14万户入住情况,已搬迁入住2.68万户,入住率为85.4%。抽查2012年度55个集中安置点搬迁群众入住后管理情况,54个完成社区建设,开展有序管理,占到了98%。

2011—2014年安康市累计搬迁了近37万人,占到总规划户数的42%,完成投资200多亿元。四年来陕西省直接投资近百亿元,拉动投资200多亿元,建设了853个集中安置社区,投资大、效果好,不仅群众受益,而且有力地拉动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将提高近15 个百分点。特别是四年来搬迁危居困难群众2.23万户、特困户1.16万户、受灾害威胁群众3.3万户,展现出了陕南移民搬迁的“民生工程”的特征。

2014年陕西省给汉中市下达移民搬迁任务2.2万户8.36万人。全市已建设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164个,集中安置移民1.99万户,集中安置率90.5%,城镇安置率84.6%,统规统建率90.2%,各项指标均高于全省考核指标。集中安置开工建房1.99万户,占到集中安置计划任务的100%,其中主体在建3608户,主体完工7175户,达到入住条件9123户;分散安置开工2094户,占分散安置计划任务的100%,主体已全部完工,按照省上时间节点已顺利完成了年度任务。

调研发现,不少已搬迁的农户反映,“搬下来好呀,地势平坦、开阔,不用像住山上那样爬坡了,出门散步方便安心,心情比过去好多了。”原来的土木结构房变成楼房以后,不少搬迁户将迁出村庄中的土地流转了出去,每亩能拿到600-800元的流转费,有的还可以到移民安置社区附件的农业园区或工业小区打工挣钱。目前“共流转耕地10万多亩、林地30多万亩,培育了一批农业经营大户和农业开发公司。”很显然,陕南移民搬迁加快了土地流转和产业发展,增加了他们的财产性收入。“搬迁搬出新天地,移民移出好日子”……这些贴在安置房门前的春联,道出了广大避灾扶贫移民的共同心声。目前,“陕南移民搬迁群众已有22万余群众接受就业培训,8万余人到产业园就业,不少山区群众通过搬迁改变了命运。”①为推动陕南移民搬迁对象做到“就业致富”,汉中市洋县出台了《关于促进移民搬迁就业致富优惠政策》,主要举措有“鼓励创业、产业扶持、技能培训”等。洋县陕南移民搬迁办2014年已累计向移民搬迁对象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同时发放8000余本的《技能证书》,免费介绍了2661人进行劳务输出,介绍1389人移民对象就近从事第二、三产业。安康市3年来已经争取中省直接投资42亿元,累计拉动投资超过150亿元,全市城镇化率由2010年34.6%提升到2013年41%,每年提升近两个百分点。②

以安康市为例,截止目前,全市累计搬迁安置了7.5万户28.6万人,约占十年搬迁总任务的34%,直接投资超过100亿元。如果从整个陕南地区来看,“据统计,4年来,陕南移民搬迁包括群众自筹资金、吸纳社会资本、整合各类项目资金等共投入469亿元,其中省级投入126亿元,市县配套41亿元。”实现了投资拉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案例1 “前几年,一到七八月份汛期的时候,我们那里晚上根本不敢睡觉,只要下大暴雨,就有可能发生山洪和泥石流,我住的房屋随时都有被冲毁的可能。”回忆起搬迁前的居住条件,董所学③就摇起头来。它原先居住于丹凤县武关镇罗子村的一条深山沟中,那里背靠山坡、前靠山沟,孩子上学不便、家人出行艰难;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三间瓦房,被2010年“7·23”那场特大洪灾彻底冲毁,他家在一夜之间变为“三无”户,被迫在武关镇的街道租房居住。在2011年上半年进行的陕南移民搬迁调查摸底中,董所学第一个报名参加并被确定为第一批的避灾移民搬迁对象。“今年(2013年)3月,我搬到了这里(东川移民集中安置点),包括建房和装修,总共花了14.6万元,其中政府补助了4万元。现在我们再也不用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啦。”(案例来源:作者在陕南地区访谈所得,2013年7月)

2012年10月,汉中市汉台区褒河河东店镇13栋6层高的移民搬迁安置楼竣工,小区完全按城市化要求建设,规划整齐,环境怡人,避灾移民户刘勇(化名)从褒河马潢沟二组搬到了这里。汶川地震后,老房无法居住,种地收成无保障,刘勇根据移民搬迁政策缴纳了7万元房款后,一家4口住进了建筑面积100㎡的2室2厅1厨1卫的搬迁房,房间结构布局合理,光线充足,干净卫生。目前刘勇以打工为主,收入水平显著提升,孩子和家人就学、就医也便利了很多。邓贵友原先住在褒河土地岭的光明村,家有4口人,移民搬迁后住进安置楼,不仅便利了进城务工,月收入增加2000~3000元,同时还可以兼顾照看离搬迁地不远的原自留地、责任田,打工、种地两不误。

与此同时,如果将移民搬迁户与没有进行移民搬迁的对象进行比较,也可以看出这项避灾移民搬迁安置政策的经济成效也是较为明显的。移民搬迁户的出行成本、财产遭受损失情况都比没有进行移民的农户要明显降低。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住所不再遭受地质灾害或洪涝灾害的威胁,移民搬迁户的生命安全有了较高的保障,这对于避灾移民搬迁对象而言也许是最大的经济成效。

可见,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的推进促进陕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推动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明显改善。

二、生态成效比较明显

不仅要改变陕南山区农民的居住条件,“保生态”也是陕南移民搬迁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生态建设与民生改善的统一,生态是基本的民生,民生是生态的保障,贯穿在陕南移民搬迁实践之中。避灾移民搬迁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调整。如何在生态保护和减缓农户贫困这一“两难”中实现双赢,关系到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护水源地,陕南进行了大规模移民搬迁,到2013年底,已有20余万户75.35万人搬进新房,累计完成投资374.87亿元。在实现“搬得出”的同时,这项移民工程还对迁出的区域加大宅基地退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大力开展陕南山地森林化生态建设,减轻人为对山林、生态的干预,使得陕南移民搬迁区域的水源涵养功能明显改善。

更为重要的在于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区域已成为一道较为可靠的生态屏障,同时构建起以生态山林、生态农业为优势种群的一个植物群落;除此之外,还塑造了一个以人为本的生物圈,既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也改造和提高了自然社会生态景观,增强水源涵养功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西乡县已对10150户实施整体搬迁,规模近4万人。在土地增减挂钩方面,西乡县“截至目前(2013年8月底),4个先期试点镇共拆除旧房2375间,拆旧面积558.21亩,净增用地指标500余亩,盘活了土地资源,保障了发展用地。”这无疑有助于土地的高效利用,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有助于对高于25度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更有助于自然植被的保护和发展,促进生态系统日趋向良性循环方面发展。

案例2 西乡县杨河镇高土坝移民安置社区,计划安置2600户9300人,是西乡最大的新型示范社区,规模大,标准高,设施齐全,功能齐备。为解决搬迁群众集中安置后的人口聚集,污水和垃圾处理问题,西乡县把移民搬迁安置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结合,统筹谋划,加快了社区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同时,对社区垃圾,采取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办法进行处理。并为社区配备了垃圾房、垃圾收集箱、户用垃圾分类收集桶等,确定清运保洁人员。对生活污水,采取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社区分为8个小区域,每个区域建有一个100立方米的三格式化粪池,费用小,效果好。社区之外的吊庄户,采用庭院式一体化微动力处理污水,简洁、实用。通过美化、靓化、绿化、净化等一系列措施,目前该社区日清运处理垃圾、污水分别达到950公斤和170立方米,彻底解决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乱堆乱倒、污水横流的“脏、乱、差”问题。(案例来源:作者在陕南地区访谈所得,2014年7月)

陕南地区的28个县(区)均处于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保护地的核心地带,上述通过陕南避灾移民搬迁政策的推行以及垃圾和污水的科学处理,确保了“一江清水送北京”目标的有力实现。调查数据显示:86.7%的移民干部认为:移民搬迁后,实现了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缓解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保护了自然植被,有效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总的来看,通过开展陕南移民搬迁,改变了农民的生活环境,有效减少了对当地生态的人为扰动,为天然林保护、山区生态功能恢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奠定了基础,保证了一江清水送北京。“迁出区自然生态环境也得到逐渐恢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得以改善,年均治理水土流失2500平方公里、植树造林110万亩,植被覆盖率比3年前提高了4.5个百分点,汉江出境水质达标。”[9]

三、社会效应较为显著

避灾扶贫搬迁从根本上改变的并不仅仅是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还显著地改变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及社会交往方式,使得陕南移民搬迁群众面貌发生明显改变,他们的生存生活理念得以更新和提升。有至少1/3的陕南避灾移民搬迁户在搬迁之前是居住在“三不通”地区,其生产生活条件十分简陋,物资也极其匮乏。实施移民搬迁以后,搬迁群众由以前的分散居住转变为了集中居住,他们的医疗、教育、居住、养老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地域上实现了由偏远乡村向较为繁荣的城镇迈进,从乡村到社区的嬗变,实现了迁移式扶贫与产业化发展的良性互动,推动了城镇化发展步伐;在产业就业方面,从搬迁之前主要依靠耕地生存和外出向就近务工和发展二、三产业进行了转变,2014年有4万多人在移民搬迁区域就地实现了非农就业,促进了产业优化布局。

推进陕南避灾移民搬迁,让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农民进入新社区、过上新生活、从事新产业、煅造新农民,推动了城乡统筹、加快城镇化步伐。强调统筹规划和集中安置,鼓励进城入镇,避免复制“农村”,其根本目的是让搬迁群众有尊严地享受到城镇居民一样的生活。譬如,商洛市把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探索形成了“以产定搬、以搬拓城、产城融合,让群众就近实现城镇化”的陕南移民搬迁模式。不仅表现在民生、城镇化、扶贫等方面,而是这项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拥有根本性、综合性、引领性的特征。它是对以往陷入“受灾——重建——再受灾——再重建”这种恶性循环的摆脱。这也是一项对农业农村形态进行改变的综合型工程。以集中安置为主的陕南避灾移民搬迁活动,既有利于林地、土地的流转,更好地推进退耕还林以及减轻农村面源污染的压力,也有助于提升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条件,进而促进生产要素及产业的聚集。

移民发展意识及发展能力得以增强。首先表现在搬迁对象的精神面貌得以明显地改观。搬迁之前由于长期居住在深山区,生存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无论是交通状况,还是信息接收等都相对封闭,生活条件普遍较差,搬迁到陕南移民安置社区以后,不论是居住环境,还是经济收入都有所改善;同时更易受到周边城镇群体的影响,从而逐步融入到城镇生活,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其次是山区农民的发展意识得到了程度较大地增强。在移民搬迁之前,不少的农户都处于大致相同的生活水平,没有很明显的差距,他们从年头忙到年尾也大都不过是解决温饱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一定程度上养成得过且过的惰性。迁移之后由于基本上脱离了土地,如果不抓经济收入就难以很好的生存。所处生活环境的倒逼,让移民改变了以往的发展惰性,更多树立起竞争意识。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会激活移民家庭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移民安置区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调研发现,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区域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教育和医疗。广大陕南山村群众离开大山,搬迁进入城镇或安置社区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让他们的子女可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争取能改变他们下一代命运。现在陕南移民安置对象的子女与集镇或城镇的孩子能够分享到优质教学资源以及共同享受现代化的教育,他们的命运将从此开始改变。与此同时,医疗服务水平也显著提高。很多移民反映,以前住在山上,如果家里老人或小孩生病了,一般都要赶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之外的医院进行就医,费事费力且容易出现事故。④现在住进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医疗设施和医疗人员有了保障,有病能够及时得到医治,也增强了卫生意识和健康意识。目前,迁移出来农户所获得的教育、医疗、出行办事等公共服务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推进了公共服务均等化。

避灾移民搬迁的社会效益还体现在:它在提升政府形象中提供了社会治理的新模式,促进解决“三留守”问题,减少犯罪分子对于山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等频发的刑事案件。通过集中安置使得跨区域的人口交流得以增强,可以减少因近亲结婚而产生的先天性智障的概率,这对于提高人口质量具有积极作用。过去的安康被号称有10万人的“痴聋傻哑”,大部分先天性智障是因为近亲结婚导致的,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增进了人口之间的交流,使近亲结婚成为一种历史,从而大幅度降低出现智障的概率,同时也减少了家庭和社会负担。不少搬迁户表示,“以前住在偏远高寒山区,年轻人连个对象都说不起,哪个姑娘愿意嫁到穷山沟?搬下来以后,年轻人结婚都扎堆儿”。

通过陕南避灾移民搬迁活动的开展,使得很多地方进一步明确了发展路子。例如,陕南地区的各县区将产业发展与移民搬迁活动相结合,初步实现避灾移民搬迁与现代农业园区、工业聚集区发展的良性互动。商洛市镇安县大型移民搬迁安置点和微小企业产业园同步建设,互相促进,取得的成效显著。紫阳、石泉、白河、汉阴、镇坪等县通过引入民间资本进行主导产业的发展,开辟出“农户搬迁进社区,土地流转建园区,村民就地当工人”的一条新路径;平利县、旬阳县等地积极引导林地、土地的流转,支持移民搬迁对象以林地土地入股的方式组建农业企业,建构了产业发展“农户+基地+企业”的体系;岚皋县、宁陕县等地将旅游景区开发与避灾移民搬迁结合起来,通过建设移民安置新型社区,同时配套旅游产业,以此促进产业和人口的聚集,实现搬得出、稳得下、能致富的模板;不少搬迁群众的生产方式由迁移前主要从事第一产业成功转换为搬迁之后主要在第二、三产业进行就业。

三年来,陕西省对1204个陕南移民集中安置点进行了21.15亿元的直接投资,完成3183个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较大规模的移民安置点大都建有社区服务中心,催生一大批与城市相近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新社区。汉台区规划十年投资7.8亿元,用地819亩,建设9个集中安置点,安置地灾、洪灾、扶贫、生态和工程移民4550户1.6万人,此举将使汉台区城镇化率提高11.3个百分点。

避灾移民搬迁催生了“就地城镇化模式”。通过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使更多的农民工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以经济自生、家庭和谐引领的“真实的城镇化”,推动解决陕南地区“三留守”等社会问题、提高陕南山区农民的幸福指数。目前,全省共计有37万多搬迁群众进城入镇。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大规模移民搬迁让陕南地区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伤亡率,分别下降了80%和70%;安康、商洛、汉中三市的城镇化率,分别提高了5.6%、5.2%以及4.4%。仅从安康来看,2011~2014年“共搬迁9.7万户36.92万人,建成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社区853个,相当于转移了一个中等县的人口”。[10]为保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安康等地把产业支撑摆在“就地城镇化”的重要位置,通过“集约土地发展产业、集中培训促进就业、集成政策鼓励创业”三管齐下,推行“园区景区带动群众兴业、资金互助鼓励家庭创业、以资代劳促进就近就业”的模式,支持在集中安置社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就业主导型产业,引进服装、纺纱、钟表机芯、牙刷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农产品加工、山林经济、三产服务以及庭院经济、家庭手工业等若干就业主导型的产业发展较迅猛,12万转移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同时使特困危居人群的搬迁住房问题得到解决。2011年在实施陕南避险扶贫移民搬迁政策中,发现一批缺智、缺钱、缺劳的特困危居人群没有任何搬迁能力,很多地方为化解上述难题进行了探索。岚皋县在2009年溢河镇高桥村免费住房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在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实施时正式创新性的提出了“交钥匙”工程,⑤并以此作为解决特困危居人群的搬迁住房问题。截止目前,全县共实施了四期“交钥匙”工程,实现特困户的移民搬迁达到985户。“交钥匙”工程不仅解决了危居特困户生命安全、筹资困难、建房稳固宅基地难寻、依靠土地发展产业、住房长效机制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它减轻了干部在防汛防滑、社会维稳上的压力,推进了城乡民生一体化建设进程,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树立了政府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借鉴了岚皋县的这一做法。

如果从政府部门与地方病防治的角度看,它还锻炼出了一大批善打硬仗的优秀基层干部以及推动陕南地区地方病防治的更好开展。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活动“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国务院和有关部委从资金、政策和土地供应等方面都给予了实实在在的帮助。”⑥通过移民搬迁的方式,很多民众走出了地方病病区,人口的相对集中居住,使得地方病防治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地方病发病率有所下降,相关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健康水平明显改善。

四、小结

在一系列制度安排和行政行为的有力推动下,陕南地区大规模避灾移民搬迁工程得以不断推进,初步探索出了“移民搬迁建社区、土地流转建园区、就地就业变工人、农民培训变居民”避灾移民搬迁安置的示范道路。在基层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群众满意,社会认可,国家支持,生态良好等若干预期成效。从政策成效来观察,作为挖“穷根”与拔“险根”为核心追求的陕南避灾移民搬迁活动总体向好,从高寒偏远和深受灾害威胁村庄搬迁出来的群众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他们不仅远离了泥石流、滑坡山洪等诸多危险,而且也从“隔山为邻,十里同村”的山区土房,通过迁移而住到了交通、水、电、通讯等都更为便利的城镇楼房,较为充分享受到生活、生产、生态改变的巨大变化。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不仅仅是简单地“搬家”,还是增强社会互动、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与没有进行移民搬迁的农户相比较,移民搬迁户的整体处境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换言之,从生存状况来讲,参加移民活动的农户比没有参加移民搬迁的农户要强一些。与此同时,陕南避灾移民搬迁活动的减少损失的作用也较为明显,这事实上等同于是在“增效”。总的来看,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产生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和生态成效。

注释:

①对于从《陕西日报》所引用的数据,笔者以为大体还是可信的,毕竟新闻机构

所要尊重的重要原则是客观性。

②详细内容可以参阅陈俊、邹涛:《搬到哪儿就能富在哪儿——我市依托陕南移

民搬迁强力推进避灾安居、产业富民综述》,《安康日报》2014年5月16日第

1版。

③依照学术惯例,对文中涉及的人名、地名进行了一定技术处理。下同。

④有不少陕南移民搬迁户表示,以前住在山上时,交通状况与就医十分不便,每

次下山的时间要40分钟到1个小时;如果遇到个突发疾病或紧急情况,下山时

“人倒车歪”的情况并不鲜见。

⑤这一工程的内涵就是实行由县级扶贫部门和镇政府筹集建房资金,统一规划、

统一设计、统一修建,配套好基础设施建设,产权归政府所有,(危居户无处

理权与继承权),在严格界定特困危居人群对象的前提下,将建成的30-50平

方米的房屋免费交由他们居住,直至致富后交出房屋转为新的符合条件的特困

户居住为止。同时配套制定了资金筹措、质量监管、申请入住、评议公示等办

法及房屋管理制度,建立了信息管理、入住退出等管理机制,既解决了特困危

居人群住房问题,也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⑥具体参见“省长娄勤俭在全省移民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4

月2日)”,《陕政通报》2014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何得桂.陕南地区大规模避灾移民搬迁的风险及其规避策略[J].农业现代化研

究,2013(4).

[2]何得桂,廖白平.机遇与挑战:西部地区开展避灾移民的SWOT态势分析——以陕

南为例[J].灾害学,2014(2).

[3]何得桂,李卓.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的价值与困境[J].科学经济社会,2013(3).

[4]张鹏洋,李卓,何得桂.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的资金来源问题及其破解[J].经济

师,2013(7).

[5]何得桂.西部山区避灾扶贫移民型社区管理创新研究——基于安康的实践[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3).

[6]鄢闻,何得桂.可持续生计视角下山区避灾型移民搬迁问题研究[J].前沿,2014(1).

[7]冯明放,冯亮.陕南移民搬迁应处理好十大关系[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15).

[8]孟登科.1.5个“三峡”,如何搬得动?[N].南方周末,2010-12-23(21).

[9]乔佳妮.世纪大移民,惠及两百余万群众——我省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回眸(上篇)

[N].陕西日报,2014-12-25(1).

[10]郭青.安康模式:让乡村因环境而美 让群众因生态而富[J].农村工作通讯,

2014(8).

作者简介:何得桂(1982-),男,福建尤溪人,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山区发展与基层治理。

董倩倩,女,山西运城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系学生,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与社会发展。

曾昌俭,男,陕西紫阳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系学生,研究方向为减贫与基层治理。

(责任编辑:李直)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资助项目“陕南避灾扶贫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研究”(2015Z023);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科技项目(软科学类)“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的成效评价及政策完善研究”(2015C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重点项目“西部地区扶贫生态移民政策执行状况调查及其效果提升机制研究——以安康为例”(2014330)。

猜你喜欢
政策执行成效精准扶贫
关于兰州市洒水抑尘工程的实施效果分析
基层公务员政策执行过程中伦理困境及对策
中国养老政策执行障碍的原因探究及对策分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