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2015-10-08 20:21许晓成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9期

许晓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研究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法。主要结果和结论:对兴趣的特点、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兴趣的培养及对培养学生兴趣的原则等作了较详细的论述。结论认为,兴趣是中学生学习和事业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也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源泉。建议:在体育教学中要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生理、心理特点的教材内容,采用各种有趣、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兴趣 信息 体育教学

多年来的体育教学,使笔者认识到在目前的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但是学生的体育兴趣从何而来,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更多的是通过锻炼气氛的改善和锻炼内容的转换来实现的,这很必要但却还不够。笔者认为应从更深的层面和广泛的视角去审视它。本文认为真正的体育教学,并非是从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开始的,而是从情感体验开始的,从培养兴趣入手的。下面就此粗略谈一谈,共同商讨一下。

一、兴趣的特点

兴趣是一种带有意识特点的心理驱动力。单纯从兴趣出发的心理层次在体育教学中,它具有多样性、普遍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一)多样性

中小学生的兴趣极为丰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成为学习体育的直接动因。

(二)普遍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兴趣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均有体现,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

2.兴趣心理的影响不仅在课内,而且涉及到课外与校外。

(三)不稳定性

兴趣心理易激发也易转移,它会随时空变化而变化。如果教法单一,讲解缺乏感染力,示范不优美,学生的兴趣便会稍纵即逝。

二、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

(一)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学生一旦有了这种需要,就会产生渴望学习或者参与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能否充分满足学生这种需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二)学生对技术的掌握程度研究表明,学生掌握技术越好水平越高。越能体验出该技术的兴趣与魅力,从而对该项技术产生兴趣。(三)学生的情感体验实践证明,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有了积极地情感体验,特别是通过挫折和失败后获得成功的体验,会产生强烈的兴趣,并能做到“以苦为乐”。(四)课的类型新授课、复习课、考核课等,不同类型的体育课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不同的影响。(五)授课方式主要体现在“教”和“学”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如能得到协调的发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愉快教学法

贯彻愉快教学法的兴趣是教师。教师要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组织得法的体育游戏,和蔼可亲的态度来感染学生,建立起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之情,充分信任,尊重学生,用“乐教”影响学生“乐学”,防止由于体育活动的苦、累、脏、及其他因素造成学生怕学的消极心理。

(二)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课堂教学组织应遵循两个原则:信息差原则和寓教于乐原则。

1.信息差是人们掌握信息的差距。学生是抱着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的目的来上体育课的,师生信息差越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大。

2.体育教学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劳动过程。

(三)科学运用“无错原则”

在教学中创设平等和谐与相对宽松的环境,教师要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赏识学生、承认学生在求知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体育学习中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是正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而是重在帮助学生弄清存在问题的原因,充分调动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兴趣与成功是相辅相成的。兴趣可促使学习取得成功,而成功又可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讨论。1.要有明确、集中、恰当的教学目标。一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备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好,上课时必须让学生明白这堂课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2. 进行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如何进行教学,采取什么途径,运用什么方法,各环节之间怎样衔接,场地器材怎样布局等,应有一个清晰的教学设计思路。3.要重视信息反馈,作好评价总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体验到有所得益,有所提高的喜悦。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

(一)外在培养与内在培养相结合

外在培养是通过外部推动力、吸引力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如学生运动成绩的提高,同学、老师的肯定、体育考核达标等。内在培养是通过内部力量来引发兴趣的。

(二)集体培养与个体培养相结合

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集体和个体两种形式。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大都通过集体的形式进行。人在集体中的行为与个人单独行动时的表现不同,他受集体的影响和约束。

总之,“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需要激发和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锻炼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有利于运动技术的掌握与提高;有利于增强教师与学生以及同学间的感情,使其相互了解和帮助,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使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也随之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