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六零后”体育休闲研究

2015-10-08 20:26张怀成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老龄体育项目武汉市

张怀成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2

摘 要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以武汉市“60后”中老年为研究对象,从他们的体育休闲现状入手,依据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参与的体育项目以及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分析“60后”中老年体育健康、休闲娱乐缺失的原因,并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等三个层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促进城市“60后”中老年体育健身休闲“新常态”的开展。

关键词 60后 体育休闲 新常态

在我国“60后”一代是一个相对特殊的中老年群体,他们是“计划生育”政策的首批执行者,他们是“改革”浪潮的先驱者,他们多为独生子女父母,他们的子女逐渐成为了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成家立业、结婚生子,随着时间的流失“60后”这代已渐渐老去。据武汉市老龄办统计,截止2014年,武汉市65岁以上老龄人口有150多万,60岁老龄人年增长量突破10万[1]。以此类推,“60后”进入老龄化时武汉老龄人口将突破300万,到那时,“60后”将成为老龄人口主力军。他们的健康、快乐直接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和社会的和谐程度。无论是从国家政策方针,还是传统的孝道,这批中老年人都应该得到社会以及其子女的重点关注。

一、武汉市“60后”一代体育休闲现状

作者对武汉市13个行政区各个行业的1000名“60后”历时2个月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其中男性500人、女性500人,调查结果显示:

(一)体育人口情况

国内学者对体育人口的界定标准主要有:每周参加体育健身活动频率不少于3次(含3次);每次活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具有自身体质和所从事的体育项目相适应的的中等或以上负荷强度者[2]。调查数据显示同时符合这三个标准的共有28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8.2%。其中女性体育人口比例最高,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被调查“60后”女性已经或即将离开工作岗位,受城市广场舞和公园文化的影响,她们有充裕时间参与体育休闲。另外就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体育人口比例较高,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他们的工作时间相对固定、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场地设施相对便利以及经济条件容许等。其中体育人口最低的是有1-3岁孙子(女)的“60后”,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家务缠身,无暇顾及体育健身休闲活动。

(二)参与体育休闲的特征

1.项目和场地特征

调查显示:武汉市“60后”体育休闲项目相对集中,首先集中在室内项目,如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隔网无身体接触项目,参与者居多,属于热点项目;其次就是广场舞,其中包括民族舞和现代舞,多为已退休女性;再就是网球、高尔夫相对高消费的室外项目,参与者多为民营企业家或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群;足球、篮球身体对抗较激烈的项目参与者寥寥无几,由于强度太大、损伤风险较高原因所致。

2.时间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60后”参与体育休闲的时间不固定,但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所谓不固定体现在每周什么时间参与不确定、每周几次不确定、每次时长不确定,主要原因是有的出差在外忙于工作,工作之余还要忙于应酬等。但绝大多数人参与体育休闲安排在早晨和晚上这是固定的,主要原因是上下午要忙于工作、已退休的女性上午或下午忙于家务。调查还表明:“60后”参与体育休闲以1~2次/周的最多,占50.4%,锻炼持续时间2~3小时/次最多,占45.2%。这表明武汉市“60后”一代的体育休闲还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有一定的热情和积极性,但往往身不由己,一旦有机会锻炼就会超负荷,然后再应酬喝酒、打牌熬夜,这一部分人群应该值得注意。

3.形式特征

调查显示:“60后”一代参与体育休闲多为自发性圈内活动,同事、朋友圈居多,社区片圈其次,每个圈内几乎都有1到2个体育项目特长者兼组织者。这种形式有利有弊,利在于体育休闲项目相对专业、方便灵活、持久稳定、感情交流便利。弊端在于朋友同事圈难免带有应酬色彩,无法保证运动健身纯粹性。

(三)从事体育休闲的认知特征

1.体育休闲知识

调查发现:由于目前城市媒体发达和自身受教育水平,武汉市“60后”一代的体育知识较为全面,绝大多数都有自己关注的体育项目,所谓的体育“屌丝”。但是对实际参与体育项目还缺乏运动处方概念,如体育项目的选择、运动时间把握、运动负荷的调节等,全凭个人喜好和崇拜而盲目参与,这大大的限制了参与度。对于身体机能处于下降期的“60后”一代,加强科学运动处方知识的普及,科学锻炼是很有必要的。

2.体育消费

体育消费内容主要有实物型、参与型和精神型消费组成,实物型消费就是购买相关体育用品; 参与消费指技能指导培训、场馆使用等;精神型消费包括电视网路媒体费、赛事门票等。据调查,武汉市“60后”一代体育消费水平偏低,人均年消费在100元左右,主要消费在体育用品上,其次是技能培训和场馆使用的参与消费上。从消费类型和消费水平来看,他们对体育休闲有一定兴趣,但实际投入不够。

3.体育休闲的价值取向

调查表明:武汉市“60后”一代参与体育休闲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增进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娱乐生活和社交手段,这充分体现了“60后”这一特殊人群的特殊状况:工作与生活界限相对模糊。

二、武汉市“60后”一代参与体育休闲存在问题

从武汉市“60后”一代体育休闲现状可以看出这类群体参与体育休闲还存在不少问题:第一,体育人口水平相对偏低,同时存在行业差异;第二,体育休闲知识相对缺失,如运动处方的把握,项目技能的掌握等;第三,体育休闲的项目相对单一,且倾向于室内项目;第四,体育消费偏低,且消费与收获不成正比;第五;体育休闲的价值取向相对不纯粹,常常带有社交手段涵义,工作生活界限模糊。

三、对武汉市“60后”一代参与体育休闲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层面,政府相关组织机构要密切关心“60后”这一群体。因为这一群体几乎都是生活在“4+2+N”模式家庭中,四个老人,两个年轻人,“N”个小孩,年轻人忙于工作,“N”个小孩需要照顾,四个老人既要工作又要家务。要想保证这一群体的身心健康,只有鼓励他们多参加体育休闲活动,政府相关机构要多组织这一年龄段的大的体育休闲活动,同时有专项资金支持。

(二)社会层面,社会要要加强营造体育健身氛围,特别是相关业余健身俱乐部要主动吸纳这一群体,同时帮助摒弃不良生活方式。

(三)个人层面,这一群体中的个人要加强体育休闲锻炼意识,制定健康的生活方式,修正体育休闲的价值取向,积极主动参与体育休闲活动;作为这一群体的子女要多关心与支持,主动承担家务,为他们参与体育休闲解决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 王雪.武汉65岁以上人口首破百万.武汉晚报.2015.2.3.

[2] 江波.安徽省城市老年妇女体育参与的现状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3):361-363.

猜你喜欢
老龄体育项目武汉市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