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校公体学生对乒乓球课的兴趣与方法途径

2015-10-08 07:44曾捷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提高兴趣方法

曾捷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2

摘 要 乒乓球运动在大学校园中开展的如火如荼,然而在大学校园中要上好乒乓球选修课程,就要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有目的的选择教学内容、通过正确的讲解示范技术动作并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乒乓球选修课程的兴趣。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校公体乒乓球选修课进行研究,同时对学校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方法,愿能为我校的公体乒乓球课程更好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提高 公体学生 乒乓球课 兴趣 方法

一、前言

如今全民健身已全面,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尤其是作为我国的“国球”——乒乓球,更是赢得了广大市民的青睐。于此同时各大高校也不例外,参与到乒乓球运动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但伴随着乒乓球运动在大学校园中不断升温,相应的一些问题也接踵而至,例如高校的乒乓球教学方式、乒乓球馆的管理等等。本研究主要从我校公体乒乓球课程着手,找出在我校公体乒乓球课程中影响学生兴趣的一些问题与因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为我校公体乒乓球课程的更好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华东师范大学公体乒乓球课本科生和在职乒乓球教师。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乒乓球场馆设施基本情况

我校的乒乓房有2个,共有球桌47张,按照我校的实际情况而言,体育馆乒乓房的球桌数量能基本满足我校学生日常的活动及其教师的乒乓球教学。

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另外两个问题:首先在拥有35张球桌的乒乓馆内只有4张供人休息的长凳,长凳置于球馆的两侧,不便于中间球台打球者的休息。乒乓馆的空气质量较差,通风效果不明显;乒乓馆的回声较大,有时甚至听不清老师上课讲的内容。

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者打球者的情绪与打球的心态,同时也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乒乓球的兴趣,对于乒乓馆的硬件设施基本能够满足学生需求,学生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在部分细节方面还有待加强。

(二)参加乒乓球公体课学生的调查

我校的公体乒乓球课程是通过网上选课,打乱自然班后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学生选课时的初衷与想法也不同,从而在日常的乒乓球课程上所表现出来的情况也是不同的。大多数的学生都喜爱乒乓球运动,希望能够学习到一项体育技能,只有少数同学抱着拿学分等思想选择了乒乓球课程。

调查研究表明,在我校公体学生选修乒乓球课程的动机的调查中显示,身体锻炼的占56.99%,兴趣爱好的占55.95%,这也是我校公体学生参加乒乓球课程的最主要的目的与动机。见表1。

(三)乒乓球教学方法的基本情况

1.课堂多媒体教学的调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通过讲解技术要领和亲身示范来完成某一动作的教授,但很少在一堂课中给学生进行“陪练”,并且乒乓球技术动作复杂、多变、技术性强,很多动作都是在瞬间完成的,所以很难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且正确的动作概念。

如今多媒体技术能生动、形象、直观的将乒乓球技术展现给学生,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对于乒乓球技术的掌握。通过多媒体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完整的运动表象,能使学生将乒乓球技术牢记在脑中,同时也减少了教师繁琐的技术讲解与示范,提高了课堂有效时间的利用率,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加快了学生学习乒乓球技术的进程。

2.教学中“多球”的运用

乒乓球运动技术性强、球路变化复杂的运动,要学好乒乓球某一项技术,必须对该动作反复的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从而我们不得不运用“多球”的练习方法来对某一技术动作进行巩固和强化,这种方法类似与生理学上的“条件刺激”。在调查研究中仅有3.36%的学生接触过“多球”练习,96.38%的学生并未接触过该练习。

在我校的公体乒乓球课程中仅有绝少数的同学接触了“多球”的练习,教师的“多球”教学方法开展的并不普及。多球练习能加强学生连續击球的意识,加强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练习时的兴奋性,也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学生练习乒乓球的兴趣。

3.分组教学的情况

我校的公体乒乓球课程是不同院系的学生组成的,课堂上大多教师都是先进行集合,讲解完技术动作后由学生自由组合进行练习,给了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的确增加了学生练习乒乓球的兴趣,然而经过研究调查,有61.13%的学生希望能与不同的学生作为搭档进行练习与交流,同时也希望教师能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练习。

异质搭配时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也满足了当代社会对学生素质上的要求,因为这样可以使培养学生交往的意识,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4.课堂教学竞赛的研究调查

高校公体乒乓球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乒乓球技术,同时让学生学会将已有的技术运用到个人的实战中去。为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适当的组织一些教学比赛以缓解单调练习后学生产生的厌倦心理。对我校公体乒乓球课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许多同学表示希望教师能在课堂上组织乒乓球教学比赛,见图1。

图1中我们可以清晰的得知学生对于课堂组织教学比赛的欲望是很强烈的,通过比赛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比赛,通过团体比赛增加学生的团队精神,也有助于之前提到的异质搭配作用的发挥。在比赛的同时可以让某部分同学担任裁判 ,这样在学习乒乓球技术的同时也能学习到相应的裁判知识。

教学竞赛不仅在活跃学生情绪,还能阶段性的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成果,同时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求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连续不断的练习内驱力。

(四)学生课内外结合的情况

我校每周公体乒乓课仅为一节,仅靠每周一节的乒乓球课是很难掌握其技术动作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66%的學生业余时间经常参加乒乓运动,65.28%的学生偶尔参加,还有30.05%的学生并不参加;在另外一项调查中显示47.66%的学生在上完乒乓球课后立即离开的乒乓馆,仅41.45%的学生偶尔在课后留下来继续打球,从上述的数据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在课内外的结合不紧密,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巩固。

所以根据以上的情况,学校可以建立相对完善的乒乓球俱乐部模式,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内外有机的结合。

四、结论

(一)我校乒乓球场地能满足学生和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但打球的环境有待提高。

(二)我校公体乒乓球的教学手法还是比较单一、传统,无法很好的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欲望。

(三)我校学生业余时间参加乒乓球运动的人数较多,但大多呈无序状态,无法将课内、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的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建议

(一)学校应对乒乓房布设更具人性化,适当增加球馆内的休息区域,营造一个良好锻炼的场所。

(二)在教学方法手段上可以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多球”教学法等一系列能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的教学手法,在增加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更有效的增加学生的技术水平。

(三)尽可能的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些乒乓球教学比赛,激发学生运动的热情,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技能,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坦.论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02.

[2] 吴志超.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3] 张惠中.乒乓球多球训练的特点[J].沈阳体育学报.1997(3).

[4] 黄国坚.关于多球训练方法的探论[J].体育科技.1999(1).

[5] 张大春等.影响高校乒乓球运动发展因素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1).

[6] 楚海月,练志宁.乒乓球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猜你喜欢
提高兴趣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