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应该加息

2015-10-08 02:39阿维纳什·佩尔绍德
中国经济信息 2015年18期
关键词:经济体货币政策汇率

阿维纳什·佩尔绍德

市场普遍预期(或者曾经普遍预期)美联储今年年底将启动加息,直至新兴市场爆发激烈抛售,并蔓延至全球股市。有人呼吁美国及其他地区的央行推迟计划已久的加息,然而央行必须坚定立场。

有人认为美联储应暂不加息,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既然没有通胀迹象,就没有必要加息。而且考虑到经济复苏一直很脆弱,加息是没道理的。过去一段时间股市上涨的时候,就有人主张加息应谨慎。如今股市摇摇欲坠,这种主张的吸引力只会变强。

然而,如果货币政策要推动金融稳定及持续经济增长的更大目标的话,它就不能将自身局限于只对最新的通胀数据做出反应。过度依赖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是世界为何仍未逃出八年前开始的金融危机魔爪的原因之一。

如今市场恐慌的根源与近期的政策选择相关。股市大跌背后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研究机构高德纳(Gartner)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消费首次出现萎缩。许多西方科技公司的销售预测都随之下调。

中国经济放缓的根源在于中国以外其他地区做出的决策。过去五年,所有大的发达经济体央行都启动了大规模量化宽松计划,利用新发货币购买金融资产。因为这些政策会对汇率造成影响,它们本质上是“以邻为壑”的政策。增长在不同国家轮换出现,首先是美国,然后是欧洲和日本,一国的收益建立在另一国的损失之上。这种零和博弈无法推动持久的全球经济复苏。中国是最新的输家。最近人民币贬值让人们注意到,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出口驱动型经济一直背负着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5%的重压艰难前行。

除去汇率不谈,长期的宽松货币政策已导致资源错误配置。错配程度在未来的许多年都将无法衡量,但在信贷增长最为迅猛的领域,存在强烈的资源错配迹象。

宽松货币政策本应刺激对国内生产性活动的投资。相反,企业和银行却囤积现金。大部分额外信贷为国内的房地产购置提供了资金,或者被用于向新兴市场的企业和政府放贷。据世界银行的说法,截至2014年的5年中,新兴经济体的企业和政府一共售出了1.5万亿美元的新发债券,几乎是2002年到2007年间水平的3倍。尽管今天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股市的疲弱上,但发生在遥远地区的债券市场(发达国家投资者在这里投入了现金)上的动荡,将成为人们更为持久的心病。

在阴云之中还有两道曙光。首先,因为国际信贷流的高度集中,今天的危机可能会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类似。那场危机尽管惨烈,还具有传染性,但与2007年开始的全球性系统危机相比,仍是一场地区性危机。第二,尽管遭到许多抗议,但新兴市场很早之前就判断国际金融体系存在固有的不稳定性并建立起了帮助自身抵御风暴的储备。

不过,脆弱和失灵的国际金融系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且,只要理应管理好货币政策国际溢出效应的机构还缺乏合法性、可信度和资金,这种情况就还将持续。如果发达经济体继续依赖接近零的利率来刺激增长,它们只会让困境变得更糟。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体货币政策汇率
中国石材业的多个第一正在被其它新兴经济体国家所替代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应对空间有多大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