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

2015-10-10 12:34张烜崔俊富陈金伟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因子分析城市竞争力

张烜 崔俊富 陈金伟

摘要:副省级城市是各地区的重点发展城市,在本辖区的发展中起到了模范领头作用,其发展有力地引领了、支撑了区域城市群的发展壮大,副省级城市的发展经验对其他地区的城市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本文使用因子分析方法评价副省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以期能为中国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城市 竞争力 因子分析

一、引言

城市是文明的聚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程度如何、发展水平高低,通过城市的发展情况就可以体现。中央为了提高地方发展的积极性,拓展重点城市的发展空间,于1994年确定重庆、广州、武汉等16个城市为副省级城市,重庆升级为省级行政单位之后,确定为15个副省级城市。这15个副省级城市均是各地区的重点发展城市,其发展有力地引领了、支撑了区域城市群的发展壮大。在城市的发展中,城市竞争力是经常用到的发展评价标准。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相互角逐或比较而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一种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复合变量,表现为多种发展指标组成的复合系统。为了全面地表现城市竞争力大小,本文选择“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化”四个维度。其中,“宜居”与“幸福”体现了环境、民生意识;“现代化”和“国际化”是对城市经济发展层次和开放性的要求。本文通过评价15个副省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来探索城市发展的重点和未来努力的方向,以期能为中国其他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二、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测度

(一)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

1、城市的宜居度

所谓宜居,简单而言就是适宜人居住。一个城市是否是宜居城市必须由居住于其中的居民来判断,因此宜居的概念必须从居民出发,宜居的城市必须是满足居民需要的城市。居民的需求满足选取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测度、城市环境选取人均绿地面积测度[1]。

2、城市的幸福度

幸福是人的主观心理感觉,幸福城市,简单来说,就是能让居住在这个城市中的人们体验到幸福感的城市。不同的城市的幸福特色可以有所不同,但给予居民幸福的方式只可能有一种,就是通过民生建设水平来体现[2]。在幸福城市,最广大人民群众应该可以分享经济建设的成就,其核心是让利于民,这就意味着对以健康、就业为代表的民生领域必须更加关注。本文选取医院建设情况、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衡量幸福水平[3] 。

3、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城市被认为是一个地区、一个区域现代化的引擎。城市现代化一般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转变过程,它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4]。它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最佳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为目的,具体表现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等核心领域。本文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科学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比重来测度现代化水平[5] 。

4、城市的国际化水平

不断推进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建设国际化城市也变成不少国家或地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点内容。国际化城市一般是指可以对地区经济、政治或文化的发展变化施加重大影响的城市。这种重大影响实际上是经济实力对外的延伸,只有具备了足以影响全局的经济实力对外延伸,才能够在地区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本文选取货运总量和单个合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来测度国际化[6]。

(二)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

当选取的指标较多时,如何对各个主体进行排序变得比较复杂,特别是权重的选择变得比较困难。因子分析是进行多指标排列的重要方法,是指从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出发,对相关性比较大的指标进行合并,最终形成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变量甚至一个变量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7]。数据经过因子分析可以得到因子的得分函数。将数据输入SPSS软件,进行运算,确定因子个数和因子得分。根据特征值来确定因子个数。SPSS输出的特征值大小不一,头两个因子的特征值累计占了总方差的75%,后面的特征值的贡献越来越少,因此确定为两个因子。继而,通过特征值确定两个因子的权重,综合算出每个城市的因子得分。从排名结果上来看,深圳市排名第1,后面依次为广州、沈阳、杭州、南京、大连、哈尔滨、济南、宁波、长春、西安、成都、青岛、厦门、武汉。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要强于中部和西部城市,中部城市居中,西部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在三个区域当中是最弱的,西安和成都分别排名第11位和第12位。广东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代表省份,其城市的发展状况要好于其他省份,深圳和广州分别列于前两位。

三、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的着力点

(一)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

宜居的城市必须以满足其居民的需要为城市发展的基本目的。深圳和广州能够分别排名第1名和第2名,与其城市的宜居性是密不可分的,深圳和广州的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人均绿地面积两个指标均分列15个副省级城市第1名和第2名。未来中国的宜居城市建设必须以人的需求为中心,提高城市的宜居程度。一方面通过建设良好的生活基础设施来保证市民的生理上、安全上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建设良好的社会基础设施来促进市民情感上、尊重上的需求满足。

(二)进一步建设幸福城市

幸福是人主观的心理感觉,深圳市在民生方面的建设成就同样非常抢眼,其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是所有副省级城市当中最高的。衡量一个地区的幸福程度,可以从民生的角度直接给予体现,提高城市的幸福程度也必须从民生来着手。一是加强教育。教育水平越高,市民的综合素质也越高,就越有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提升幸福感,以后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居民受教育水平。二是加强卫生。未来应该提高城市的卫生医疗服务水平,让市民享受更高层次医疗服务。三是提高就业。要大力发展吸纳就业比重较高,具有较高增长潜力的行业,提高城市就业程度[8]。

(三)进一步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深圳和广州之所以能够分别排名第1名和第2名,与其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也是密不可分的,深圳和广州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科学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比重两个指标分列15个副省级城市第1名和第2名。未来必须,一方面大力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核心工作,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应大力发展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高成长性为特征的新业态,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另一方面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促进研发设计、技术转移转化等科技产业做大做强,从而有效提高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优势,进而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9]。

(四)进一步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

未来一段时期,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多角度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发挥城市对外经济联系潜力,进一步增强对地区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力,进而逐步提高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一方面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完善城市的综合服务水平,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城市的法治、人文环境,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使这些生产要素主动汇集[10]。

参考文献:

[1]赵勇.国内“宜居城市”概念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7(10):75—79

[2]李方毅,郑垂勇.南京幸福城市建设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10):84—91

[3]赵培红.幸福城市愿景与实现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11(12):47—52

[4]张鸿雁.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本土化路径[J]. 城市问题,2012(12):2—11

[5]丁任重,吴波.城市现代化的特征与路径[J].城市问题,2012(6):24—29

[6]陈怡安,齐子翔.城市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3(1):46—50

[7]吴喜之.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8]邱夏,潘护林.幸福城市建设:挑战与对策[J].特区经济,2014(2):50—52

[9]姚士谋,汤茂林.中国城市现代化概念及指标体系[J].城市规划,1999(1):60—61

[10]姚蓉.西安城市国际化条件评析[J]. 人文地理,2000(1):73—75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三角城市群扩容与中部城市群崛起引发的利益冲突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08BJY014)、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大数据背景下机器学习算法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402040C)的阶段性成果﹞

(张烜,1993年生,青岛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宏观计量经济。崔俊富,1982年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宏观计量经济。陈金伟,1983年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宏观计量经济)

猜你喜欢
因子分析城市竞争力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