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比较

2015-10-14 07:06潘立明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心脏内科吉林白山134300
关键词:敏感性造影心电图

潘立明(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心脏内科,吉林 白山 134300)

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比较

潘立明
(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心脏内科,吉林 白山 134300)

目的 研究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方法,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病症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检查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的敏感性为70%,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法的敏感性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法的特异性100%高于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检出50例,双支病变检出48例,而动态心电图单支病变检出42例,双支病变检出3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动态心电图诊断方法,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更符合临床诊断结果,但是动态心电图具有无创性、重复性强与操作简便的特点。因此,冠心病患者在诊断的过程中可将冠状动脉造影作为主要的诊断方法,动态心电图作为辅助检查方法。

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

在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是最为常见的病症,该种病症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而形成动脉腔变窄,进而就会造成动脉血流减少的一种病症,该病症常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最近几年在临床诊断技术与临床治疗方法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影像学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中,促使多种影像学的诊断方法于冠心病诊断中。当前应用冠心病诊断的影像学方法主要包括磁共振、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与超声心动图。本文将我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45~88岁,平均年龄(59.6±8.4)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法,每两种方法检查的时间间隔平均为(7.9±1.3)天。患者使用康泰公司生产的动态心电图24 h全天监测,患者检查前3天停止服用改变心电图ST段药物。在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时候,在患者C型臂X线摄片机辅助线,采用桡动脉的方法实行左右变换的方法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的时候患者需要实行多体位拍摄。

1.3 判断标准

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临床诊断心肌缺血的表现为:患者ST段水平型与下斜段下降超过0.5 mV,升高超过0.2 mV,这种状态在临床中持续的时间至少保持2 min。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表现为冠状动脉任一主干或者分支内径狭窄程度超过5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经过SPSS 17.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检查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的敏感性为70%,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法的敏感性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法的特异性100%高于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并且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检出50例,双支病变检出48例,而动态心电图单支病变检出42例,双支病变检出3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种检查方法比较(n,%)

3 讨 论

实践了解到,我国冠心病的发生概率正逐步升高,已经发展成为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针对此种情况予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普遍将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总结为临床最具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但是这种检查方法的费用非常高,是有创性检查,重复性非常差[2]。与此同时检查操作较为复杂,在患者检查的过程中还需要具备临床经验的医生参与。相比较其他的检查方法,普及率相对较低,部分患者难以接受该种检查方法。动态心电图是临床检查冠心病的最为常见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无创性、安全、操作简便,可以将患者一天的心电变化记录下来。但是有报道指出,患者冠状动脉血流下降超过40%动态心电图才可以监测到ST段的异常。并且冠状动脉与患者体位、饮食与精神状态等因素相关。现如今,临床中仍然将动态心电图作为冠心病诊断检查的惯用方法。在本次研究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的敏感性为70%,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法的敏感性为100%;与此同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法的特异性为100%高于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的80%;从这就可以发现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优于动态心电图。这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就说明着两种方法在诊断冠心病中存在一定差异,可利用价值存在差异[3]。

综上所述,相比较动态心电图诊断方法,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更符合临床诊断结果,但是动态心电图具有无创性、重复性强与操作简便的特点。因此,冠心病患者在诊断的过程中可将冠状动脉造影作为主要的诊断方法,动态心电图作为辅助检查方法。

[1] 罗小平,郑春华,范剑峰,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无症状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3,10(05):89-90.

[2] 李 博,彭立军.心电图、磁共振成像、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06):74-75.

[3] 张玉平,李 屏,梁金峰,等.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5(03):86-87.

R541.4

B

ISSN.2095-6681.2015.05.015.02

猜你喜欢
敏感性造影心电图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74》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