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

2015-10-14 07:06李文瑾任亚静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华清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北京100190
关键词:苯磺酸依那普利氨氯地平

李文瑾,牛 锦,任亚静(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华清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北京 100190)

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

李文瑾,牛 锦,任亚静
(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华清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北京 100190)

目的 通过临床患者疗效对比研究,探讨药物联合使用在高血压治疗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符合标准高血压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分别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依那普利以及两种药物的联合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的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于临床治疗高血压有一定意义。

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依那普利

高血压主要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疾病特征。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其中90%左右为原发性,且成因目前尚无定论[1]。除了头晕、头痛等高血压对人体造成的常见影响外,严重的高血压患者还可以出现心、脑等严重的机体损伤。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且目前治疗率及控制率很低。合理使用降压药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2]。选取我院部分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降压药使用的对比疗效观察,所得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符合标准高血压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B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C组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依那普利,各50例,基本资料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基本资料情况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诊断标准,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等。患者均无其他器官严重疾病。均对苯磺酸氨氯地平、依那普利无过敏及禁忌证。三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次,1次/d,晨服。B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5 mg/次,2次/d。C组患者采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剂量不变。三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内容包括三组患者四周治疗时间的内不良反应事件,以及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血压情况,以此分析患者的疗效。

1.4 疗效标准

参照《200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显效:收缩压下降≥30 mmHg,舒张压下降≥20 mmHg或正常;有效:收缩压下降<30 mmHg,舒张压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无效:血压无下降或舒张压下降<10 mm Hg。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对比

A、B、C三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2%、7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A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12例(24%),B组9例(18%),C组4例(8%)。三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明显少于其他两组。三组患者无人出现由于不良反应结束治疗情况。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n,%)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疾病之一。长期高血压可因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从而引发冠心病。血压升高以致突破脑血流调节时,将出现脑水肿情况,临床可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恶心、呕吐等。高血压也是导致中风的一大原因,可造成较高的死亡率。高血压治疗应坚持有效治疗与终生治疗,尽量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4-5]。加大宣传教育,纠正“高血压患者尽量不用药”的错误观念。同时,由于原发性高血压不明发病原因,治疗也应坚持终身治疗。坚持个体化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可采用联合用药。

近年来,不同降压机制药物的组合受到广大医生与患者的关注。抗高血压的联合应用目的在于增加降压疗效,增加对靶器官的保护,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联合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并采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治疗的目的。同时,联合用药中单药使用剂量比较低,可避免单药剂量大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另外可以整合联合用药中每一单药疗效的优势,最终获得良好的联合治疗效应。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降压药。可缓解冠状动脉痉挛,扩张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扩展血管平滑肌,能较为理想的缓解心绞痛和抗高血压。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心悸、面红、腹痛、恶心、失眠。少见的不良反应有瘙痒、皮疹、无力、肌肉痉挛和消化不良。

依那普利是特异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而降压,或抑制外源性血管紧张素Ⅱ产生的升压反应。临床上可以与利尿药合用。眩晕、头痛、低血压、恶心等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当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或同时使用保钾利尿药应经常监测血钾,以免血钾升高;而与排钾利尿剂合用则可减轻高钾血症。一项临床观察中,对老年肾性高血压经联合用药治疗的效果,结果发现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该研究结果也提示了联合用药的显著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本次临床试验中,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优于其他两组的62%和72%,不良反应发生率8%,低于其他两组的18%和24%。本观察结果显示两药联合的临床优势,证明该种治疗方法有临床意义。

[1] 赵瑞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中国当代医药,2010,3:26-28.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525-1540.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0(1): 20.

[4] 周海波,岳炳芬.高血压病联合用药的选择.中国实用医药,2010,5(19):129-130.

[5] 陈 慧,杨柳青,吴晓盈.长效钙拮抗剂与转换酶抑制剂单独和联合使用在降压和不良反应方面的比较.高血压杂志,2005,13(6):326-327.

R544.1

B

ISSN.2095-6681.2015.05.088.02

猜你喜欢
苯磺酸依那普利氨氯地平
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与工艺研究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桃红四物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
苯磺贝他斯汀片中基因毒性杂质苯磺酸乙酯与苯磺酸异丙酯的含量测定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