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乌骨鸡遗传资源调查报告

2015-10-14 08:31刘长岗
河南畜牧兽医 2015年23期
关键词:淅川乌骨鸡药用

刘长岗

(淅川县畜牧局,河南 淅川 474450)

淅川乌骨鸡遗传资源调查报告

刘长岗

(淅川县畜牧局,河南 淅川474450)

淅川乌骨鸡产于河南省淅川县,是河南省乃至全国少有的珍稀地方品种资源,具有乌嘴、乌腿、乌皮、乌骨、乌肉、胸肌腿肌发达、产绿壳蛋多的特征,集肉用、蛋用、药用为一体,2010年入编《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

1 品种的形成与发展

1.1产区自然条件

淅川县境内地形复杂,山川相间,河流纵横,最高海拔1 086 m,最低海拔120 m;处北亚热带与南温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秋较长,冬季较短;年平均气温15.8℃,无霜期230 d;年平均光照时间2 046.7 h,年平均降水量804.3 mm,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和油菜,占农作物总量90%以上;主要饲料作物为玉米、红薯和南瓜。这些适宜的条件对畜牧业发展很有利,非常适宜淅川乌骨鸡生存生长。

1.2品种的形成

淅川乌骨鸡历史悠久,距今远在150年以前。旧时主要以药用为主,民间用于治疗一些慢性或虚脱性疾病;产区山川相间,天然屏障好,疫病不易传播,气候温和,森林茂密,各种生物资源丰富,野果、昆虫、中草药种类比较多,为形成淅川乌骨鸡药用性能提供了物质基础;产区群众历来有以白色为美的习惯,民间有以白羽公鸡祭祀的习俗。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就形成了以白羽为主包括少量黄羽、黑羽和深浅不同的黄麻羽的淅川乌骨鸡群体。

1.3发展

近年来在淅川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和省、市、县畜牧部门的指导下,2008年12月注册成立淅川乌骨鸡保种企业—淅川盛源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从2009年开始,淅川盛源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依托河南农业大学专家和畜牧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从淅川乌骨鸡原产地偏远农户中挑选符合淅川乌骨鸡体貌特征的纯乌鸡养殖户,公司为其代孵鸡苗选配选育,2010年初步建立了60个血统淅川乌骨鸡保种核心群,并按照家系等量随机选配原则保种选育。目前已完成4个世代提纯复壮,存栏种鸡5 000套。同时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利用科技扶贫项目扶持农户饲养乌骨鸡,带动全县淅川乌骨鸡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存栏乌骨鸡20余万只,淅川乌骨鸡及产品被评为“南阳知名品牌”、“南阳农产品十大品牌”并获“神农奖”,盛源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成为“河南省家禽产业科技创新联盟”22个成员单位之一。

2 体型体貌

2.1外貌特征

淅川乌骨鸡体型小巧,头大小适中,颈部挺立,背略短,背区丰满,尾羽高跷,腿较长,善飞跃登高,乌嘴、乌腿、乌皮、乌骨、乌肉,胸肌腿肌发达。羽毛以白羽为主,有少量黄羽、黑羽和深浅不同的黄麻羽;冠为单冠,冠齿5~8个,喙乌色带钩,喙脊略黄发亮;耳叶绿色或暗红,少量白色,胫爪青色,胫距光滑,被覆小鳞片,4爪。公鸡:冠、髯、面部紫红色或暗红色,肉髯深而较薄,视觉灵敏;颈羽较长、蓬松、鞍羽较长而尖,腹羽短而钝圆、附着紧凑;主尾羽高跷下弯,状如镰刀,覆尾羽稍短、弯曲。母鸡:羽毛紧凑,冠、髯、面部乌色;颈羽较短,缺乏光泽;背羽较颈羽稍长,相对稀疏;腹羽短,附着紧凑;主覆尾羽结合紧凑,形成尖束状上翘。

2.2体尺和体质量(见表1)

3 生产性能

3.1产蛋性能

散养条件下:年产蛋100~120枚,一般在每年2月至3月开始产蛋,4月至7月中旬为盛产期。笼养条件下:据河南农大鸡场测定,21~29周龄母鸡产蛋率迅速上升,29周龄达到最大,29周龄后逐渐下降,32周龄后在20%~25%之间波动。绿壳蛋较多,少部分粉色,蛋清浓郁,部分呈页岩结构,蛋黄橘黄,表面光滑,味道醇香,原种蛋群部分绿壳蛋有片状色素沉淀,蛋壳钙质沉淀粗糙,长期闭锁近交导致的表征明显。据淅川盛源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对50枚鸡蛋测定,淅川乌骨鸡蛋重(47.4±2.8)g,蛋形指数1.29± 0.12,蛋壳厚度(0.34±0.33)mm,蛋壳色泽绿色、粉色,蛋壳强度(3.74±0.33)kg/cm2。

表1 成年淅川乌骨鸡体尺体质量 (cm、g)

3.2产肉性能

淅川乌骨鸡在2周龄前增重缓慢,2周龄后开始逐渐加速,10~12周龄增重最快,随后减慢(见表2)。胸肌腿肌发达,整体肌肉生长均匀度好,屠宰率高(见表3)。

表2 淅川乌骨鸡生长期不同阶段体质量 (g)

表3 成年淅川乌骨鸡胴体品质测定(350日龄为例) (g、%)

3.3营养性能

淅川乌骨鸡皮薄肉嫩,肉味鲜美,蛋白含量高,脂肪低,氨基酸种类齐全,富含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胆固醇含量特别低。据河南农大对淅川乌骨鸡胸肌腿肌品质测定,干物质为27.5%,粗蛋白为24.4%,粗脂肪为1.8%,粗灰分为1.18%。淅川乌骨鸡有一定的药用与滋补功能,有动物人参”的美誉。

4 繁殖性能

散养条件下,淅川乌骨鸡开产日龄为(172±8)日龄,体质量在1.25 kg以上,公母配比1∶15~1∶20,种蛋受精率约为93%,受精蛋孵化率约为88.98%,育雏期存活率90%左右,育成期存活率94%左右。在正常饲养和防疫条件下,雏鸡60日龄成活率在94%以上,160日龄育成率在90%以上,母鸡就巢率约7%。

5 品种资源的利用与展望

淅川乌骨鸡行动敏捷,觅食力强,喜群居,适应性强;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胸肌腿肌发达;遗传性能稳定,有一定的药用保健功能,产品绿色天然,极具开发价值。可利用淅川乌骨鸡胸肌腿肌发达、屠宰性能好的特性,开展杂交选育,培育优质肉用配套系;利用淅川乌骨鸡产绿壳蛋比例高的特性,选育绿壳蛋配套系,围绕淅川乌骨鸡药用和滋补保健功能,展开高效开发利用。但淅川乌骨鸡具有生长缓慢、体型小、抗逆性差、产蛋率不高的特性,需要加强保种和选育工作,提高产蛋量和产肉性能。

S831

B

1004-5090(2015)12-0013-02

2015-11-03)

猜你喜欢
淅川乌骨鸡药用
黑羽乌蒙乌骨鸡疾病发生规律及防制措施
淅川兰沟墓葬区M12 和M25 发掘现场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4个贵州乌骨鸡群体遗传关系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生态淅川”建设中的人大力量
锣鼓奏响和谐曲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淅川:教育事业在人大监督中结硕果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