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业建设之我见

2015-10-14 15:52包宝成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现状问题

包宝成

摘 要:分析生态林业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以提高生态林业建设水平为抓手,促进生态林业建设的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现状;问题;策略

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基础,是自然与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的互相弥补。生态林业建设是按照“生态利用”的标准而进行的森林经营利用。它按照生态经济学的原理,科学利用原有自然条件与各类资源,在促进木材、家具、造纸等产业发展的同时,给人民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 我国生态林业建设情况分析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我国的森林资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持续的生态林业建设增加了人工林的面积,使林地覆盖率从1950年的5.12%增加到1998年的16.15%。

以京津地区的生态林业建设为例,截至目前,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已累计完成林业建设任务669.5万hm2。2010年与2000年相比,工程区植被盖度、植被高度以及植被地上生物量都有明显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有关专家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效益评估与监测结果显示,近10年间,京津整个工程区累计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固碳量净增长2 700万t,相当于多固定了9 920万t的二氧化碳;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和侵蚀面积呈逐年递减趋势,蓄水保土功能不断增强。工程区土壤侵蚀模数(水蚀)平均值由2001年的779 t/km2·a下降到2010年的242 t/km2·a,下降了68.90%;土壤侵蚀面积从2001年的1590.5万hm2下降到2010年的969万hm2,减少了39.10%;土壤风蚀总量由2001年的11.91亿t下降到2010年的8.46亿t,降低了29.00%;释尘总量由2001的0.31亿t下降到2010年的0.26亿t,减少了16.20%。同时,工程建设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明显增加。1999-2010年,工程区人均GDP从1999年的4 687.0元增加到2010年的27 192.7元,增长了5.8倍,年均增长17.30%。扣除物价影响因素,工程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9年的1 956.3元增长到2010年的4 084.8元。工程建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率近几年一直保持在23.00%~28.30%,工程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2012年工程林业建设任务为52.53万hm2,其中人工造林20.71万hm2,飞播造林5.43万hm2,封山(沙)育林26.39万hm2。

然而,森林覆盖率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森林质量的提高,既没有缓解全国范围内木材紧缺的现状,也没有解决我国生态恶化和环境破坏的问题。因此,恢复和保护天然林成为我国21世纪进程中的重要战略问题。1998年,我国提出天然林保护工程计划,意味着我国真正在行动上开始考虑森林的生态功能.然而,被动保护不是长远之计,科学地经营森林生态系统才是主动解决我国林业问题的办法。

2 当前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不足

2.1 对生态林业建设的思想观念不完善。目前很多领导和员工并没有意识到生态林业建设的本质,甚至想当然的认为生态林业建设工作就是植树造林,以为单纯的扩大植树面积就可以。

2.2 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畅。单位生态林业建设工作的整体性,能够提高建设效率。但各部门的生态林业建设往往相对独立运作,致使不能及时了解各类信息,各部门的信息沟通也不顺畅。这样,生态林业建设中不但没有强化部门联系、优化各部门分工,反而造成工作的无序性和随意性,对结果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3 业务流程不够完善。因为许多业务的多样性、临时性等特点,如雨季、干旱、病虫害等。许多单位当前往往有着各种应急方式并存的现象。业务的分割必然会造成内容的重叠设置,而且,无论是自然原因还是其它因素发生变化,生态林业建设工作和其它业务系统必须同时对接口进行修改,如果无法优化组合,势必会导致业务功能的重叠、脱轨、安全性降低。

2.4 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足。根据生态林业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看,其综合素质有的仍没有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管理思想和创新理念不够,理论基础不牢,掌握的知识陈旧,工作水平与效率较低等。工作中,部分人员利用漏洞违法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生态林业建设一项投资巨大且社会影响深远的工程,如果专业人员不能充分掌握相关技术,熟练操作,那更难做保障工作效率[1]。

3 提高生态林业建设水平的策略

3.1 建设理念

3.1 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林业建设的生命力所在,生态林业的建设、经营一定要和政府可持续发展战略合拍。在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基础上,建设可以造福当代人利益的生态林业,让林业资源可以有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可以符合群众对林业资源的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达到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共赢。生态林业建设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实施科学完善的规划部署,科学的按部就班的建设不但可以优化生态环境,还可以促进林业资源的生态林业。目前的生态林业基本是自然保护区、原生林、海岸线与风沙带地区的森林系统为主,同时包括库渠、居民区、道路、田野周边、水域两岸等地段的防护林。生态林业有着点、面、带、线相贯穿的网络状布局特点,是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的和谐生态环境,可以在整体上确保生态林业的科学规划,可以多方发挥出生态林业的自身作用,达到环境改善与经济增收的要求[2]。

3.2 生态林业的均衡适应性建设。生态林业是否能够适应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需要,是否能够适应地区森林资源的发展与利用。生态林业的建设要能够起到良好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需要按照经济的客观发展水平实施科学规划,符合所在地的现有经济条件与客观自然条件,达到有着完备作用和良好效益的生态林业链。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优化生态环境、增长林业资源,维护生态均衡,而这些内容都是随着环境条件是动态变化的,因此要在规划中科学考察其均衡性与适应性[3]。

3.3 生态林业的一体化和多功能化建设。生态林业本身以及与外部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协调发挥每个结构部分的作用。建设生态林业不但可以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现象,而且可以明显的产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形成了两性的前后内外、上下左右彼此促进的良性循环。生态林业不但是有着明显的经济目的的人工工程,而且是生态环境的改善工程。生态林业在环境保护和林业资源的生产使用上都明显强国不科学的人工生态系统与原有自然森林等。生态林业要有着完备的作用,完善的生态林业系统里要把各个产业融汇在一起,如把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渔业等算到生态林业的建设规划里去。在管理经营上,生态林业能够为群众提供木材纸张等相关产品;在污染治理与环境改善上,生态林业可以起到保持水土、低档风沙、改良空气等效果。因此,建设者要在环境承载能力的合理考查基础上,科学的统筹设计、多管齐下建设有着各种功能的生态森林。

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致力于环境的和谐,原有的粗放式发展正逐渐改变。环境的恶化,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我国新时期生态林业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林业建设工作涉及面广、触及点多、社会影响大,必须要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把它纳入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整体规划,把如何保障林业建设的顺利高效作为林业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来研究,因此,各单位的生态林业建设工作要进行协调, 做到以人为本、长远考虑、统筹兼顾、稳妥推进,促进我国生态林业建设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根和,石怀绶. 生态经济型林业结构组合与经营研究. 林业经济问题,2001(2):77.

[2] 蒋敏元.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100-103.

猜你喜欢
生态林业建设现状问题
基于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科技推广的作用研究
基于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科技推广的作用研究
建设现代高效生态林业工程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