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药学类专业分析化学项目化教学初探

2015-10-15 07:58魏荷琳曾邦国肖隆祥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药学方案

魏荷琳,曾邦国,肖隆祥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高职院校药学类专业分析化学项目化教学初探

魏荷琳,曾邦国,肖隆祥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分析化学为高职院校药学类专业基础课,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教学,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出现脱节。为改变这种局面,许多高职院校正积极探索项目化教学,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技能,真正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本文主要围绕分析化学项目化教学思路设计、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考核方案制定5方面对高职院校药学类专业分析化学项目化教学进行初探。

高职;药学类专业;分析化学;项目化教学

高职教育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1]。分析化学是高职院校药学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动手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分析化学教学一般包括两个方面:(1)分析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即理论基础;(2)分析化学实验规范化操作,即实验操作技能。传统教学模式一般将两者分开进行,长期以来该课程教学参照本科类院校的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或实训教学为辅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导致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实际岗位需求,操作能力差,用人单位还要花大量精力再次培训。因此,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2]。项目化教学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的一种教学方法,旨在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笔者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药学类专业分析化学项目化教学的必要性。

1 分析化学项目化教学设计思路

我校药学专业的分析化学是在学习了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基础上,并为以后学习药物分析做准备而开设的药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项目任务主要是从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部门,中心实验室及卫生监督部门药品检测、检验等工作中提炼出来的。

2 分析化学项目化教学目标制定

药品生产企业质量部承担着对药品生产从原辅料到生产中间品以及最终产品质量控制的责任。高职教育是培养与职业岗位对接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所以组织课程组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调研,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行业资深专家反复研讨,了解企业一线质量控制(QC)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并对质量部QC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提炼QC岗位的核心能力为化学分析能力、仪器分析能力和分析结果数据处理能力,以此制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3 分析化学项目化教学内容设计

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分析化学课程内容,我们将教学内容设计为A线项目和B线项目,A线项目为课堂教学内容,以8个典型的药物分析项目为载体,以企业实际生产操作情况为蓝本,架构每一个项目的教学内容,如子项目1“苯甲酸的质量分析”,此项目又分设4个任务,分别包括分析方案的制定、仪器和试剂准备、NaOH的标定和苯甲酸含量测定。B线项目为学生课外自主完成项目。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情况见表1。

表1 分析化学项目化教学内容

4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实施)

药品生产企业质量部的工作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制定(设计)分析方案;按照项目要求准备仪器和试剂,调校相关设备;标定项目用标准溶液;样品分析;出具样品分析结果报告。我们设计的每一个子项目都包含了以上步骤,现以“苯甲酸的质量分析”为例进行说明。

学生4~5人为一组,每组设组长一名,场景设定为某制药企业质量部,教师为质量部QC主管,学生为质量部QC人员。QC主管下达任务书:公司新购进一批药用苯甲酸原料,批号为20131002,共16袋,昨天生产车间送来了请验单,现在请各小组制定质量分析方案,并派专人负责取样。

4.1 设计分析方案

将此任务分6步来完成:(1)引导学生分组课前查阅资料,明确苯甲酸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原理,设计分析方案,按照分析方案画出分析操作流程图;(2)分组汇报分析方案;(3)各小组汇报完分析方案后进行组间互评;(4)教师点评总结;(5)各小组根据汇报情况修改分析方案;(6)各组制定一份分析方案。

4.2 准备仪器和试剂

在此任务中,学生按分析方案准备分析所用仪器和试剂;按照分析仪器操作规范要求,用电子天平粗称酚酞,加95%乙醇配制酚酞试剂;用电子天平粗称NaOH,加水配制0.1 mol/L NaOH待标定液。最后,每组根据仪器和试剂准备情况形成一份分析材料准备单。

4.3 标定NaOH

在此任务中,各组用分析天平精称邻苯二甲酸氢钾于锥形瓶中;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待标定液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体积消耗量;计算结果并记录。最后,每组形成滴定液浓度标定结果报告单。

4.4 苯甲酸的含量测定

在此任务中,各组用分析天平精称苯甲酸样品于锥形瓶中,以酚酞为指示剂,用上述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体积消耗量;计算结果并记录。

4.5 出具报告

根据以上每步记录的结果,形成检测结果报告,由组长签字后上交。

5 考核方案制定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基本没有考核,这种考核方式缺乏对学生技能水平的综合评价。所以,我们设计的项目化教学考核方案要实现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基于以上原则与目标,我们设计如下考核方案:过程性评价占学生总成绩的75%,终结性评价占学生总成绩的25%。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A线项目和B线项目评价,A线项目评价包括学生自评(10%)、组间互评(30%)和教师评价(60%)3部分,占整个考核权重的60%;B线项目评价包括教师评价(50%)和组内评价(50%)两部分,占整个考核权重的15%。

分析化学为高职院校药学类专业基础课,在药品鉴定、新药研制、体内药物分析、病因调查、临床检验中,无不需要应用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因此,这门课的教学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以后能否实现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基于“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法[3]的实施,实现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化,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实现了学用统一,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具备更高的操作技能以及熟悉一般的项目开发流程,从而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4]。本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围绕“动手、动脑、细心操作”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授课内容尽量贴近生产实际,项目设计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在掌握完成每一项任务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职业素质。

[1]孙兰凤,潘琦,张晓继.谈以能力为本的高职分析化学考试方式的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1,13(2):96-97.

[2]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46-50.

[3]郑惠虹.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9(23):132-134.

[4]黄晓英.高职医用化学项目化教学的探讨[J].化学教育,2010(10):33-34.

G420

B

1671-1246(2015)09-0063-03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药学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基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学开发与应用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探讨
无机及分析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