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5-10-15 04:47郭丽
高教探索 2015年8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学校

郭丽

摘要: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遭遇许多困境,这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有很大关系。地方高校应健全校园文化体系,合理设置实践课程,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动态对接,加强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服务,不断完善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地方高校;就业能力;人才培养;特色课程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屡屡遭遇“最难就业季”,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现实。许多知名一本院校的本科生甚至硕博士生均面临找工作的难题。而作为以二三本院校为主,学校知名度不高的诸多地方高校来说,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直接关乎学校发展大计。提高学生综合就业能力,使学生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席位,地方高校必须转变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塑造以学生就业需要为前提,打造应用型地方特色人才培养机制,这对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

大学生就业能力可以这样来理解,即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就业机会并保持这种机会[1],以及在职场中能应对环境变化并获得晋升机会的个人资本和能力。地方高校大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在毕业时已具备了担任某一专业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就业时能否充分展现个人才华,成功获取心仪的职位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体现。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仅仅用高或低加以评判,而应综合分析其优势与不足,总体来说具有以下表现。

第一,具备较高的职业技术能力。地方高校比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与研究型大学有所不同,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接受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外,更有专业技能课与实践课的学习,其中专业技能课与实践课以训练学生应用技能为主,通过见习、实习、实训等过程培养学生熟练的专业技能,学生在毕业时已具备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能够胜任相应的工作任务,比较符合用人单位要求,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

第二,就业意愿适中,就业态度端正,自我定位合理。地方高校生源以本省、本地区为主,学生就业时也更愿意在本地范围内择业,对职业期待比较贴近实际,对薪资待遇期望适中,能将个人能力与工作进行比较合理的匹配,愿意在基层进行探索和尝试。他们往往不会对自己做出超乎寻常的能力评估,就业态度端正,作风朴实,勤勉踏实。这些素质很受用人单位青睐,也就相对容易就业。

第三,综合就业能力偏低。地方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偏低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表现为只注重职业技能训练,而比较忽视职业精神、职业品质的养成。学生虽然能够胜任工作,但专业面狭窄,人文知识薄弱,社会适应能力低,综合就业能力不高。许多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一专多能”的用人需求,比较看重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这使得地方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被挑剔”、“被淘汰”,与综合类大学或省会、一线城市的高校大学生相比就业竞争力不强。

第四,缺乏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勇于开拓、善于创新是大学生赢得机遇、获得成功的宝贵钥匙。而由于地方高校受历史、传统、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方面趋于保守,教学方式固化,教学内容更新慢,培养出的学生则比较墨守成规,对外界新事物、新观念、新动态的感知能力不足,创新开拓精神欠缺,在就业过程中不能表现出敏锐的洞察力与创新意识,显得能力不强。

第五,学习能力不足。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并保持就业机会,就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以适应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学习能力是比较欠缺的,入职后对提高个人能力的意识往往比较匮乏,缺乏继续深造的动力,工作状态一成不变。在这种状态下即使能够获得就业机会,也很难保持就业机会,所以很多学生在“就业—失业—再就业”的循环中奔波,严重影响就业质量。

二、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在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的不足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即掌握了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工作的专门人才。为此,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下了很大功夫,力图为学生就业做好充分的职前准备,但从实际效果及学生就业情况来看还是不容乐观。学生普遍反映学校名气小,不够吸引用人单位,实践经验缺乏,工作上手困难,自主创业缺乏支持等等。由此,地方高校必须认真分析人才培养方式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 校园文化体系不健全

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经年沉积下来的价值观念、思想体系、学术氛围、校园风气等“软实力”[2],它是高校与高校之间“质”的不同。校园文化体系可以说是高校的“隐性课程”,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日常行为、价值观念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软实力”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发展特色,对学校在社会环境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作用重大,而这种影响力与学生的就业率呈一定的相关性。地方高校在塑造校园文化方面与一流院校或一线城市的高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首先表现为对校园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一味比硬件,拼经济实力,与兄弟院校形成“同质化”发展轨迹。校内的课程设置、讲座、报告、社团活动、文艺表演、社会服务项目等大同小异,没有生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体系。其次就是文化交流活动贫乏,很少开展较大规模的人文讲座、论坛活动,难以加强学校文化底蕴,社会影响力有限。由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不够健全,对学生的正向影响力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势必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发挥。

(二) 实践课程设置有待完善,缺乏就业心理辅导

地方高校课程设置一般可分为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与实践课。其中专业技能课与实践课直接与学生的应用能力有关。尽管地方高校比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设置了相关的实践课程,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实践课类型比较单一,多数是见习加实习的模式,缺乏更为灵活多样的实践课类型,难以突破传统范式。其次,实践课时数不足,课时量比例小,只占到总课时量的百分之十左右,难以让学生获得能力上的飞越。再次,实践课教师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对学生的指导效果也不尽相同。由于地方高校缺乏专职的实践教学师资,一般都由理论课教师兼任,因而对学生的实践指导缺乏针对性,与实际应用有一定差距。此外,地方高校缺乏就业心理辅导课程,学生在就业时无法很好的调适心理因素的影响,在人际沟通、适应能力及自我表现方面存在很多不足,这势必影响学生的就业结果。

(三) 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动态及社会发展需要脱节

地方高校与当地政府、企业、厂矿、事业单位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没有形成稳定的协作关系,互动趋于表面化、随机化。地方高校与当地政府缺少对话,对于本地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不全面,对地方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的认识及参与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人才培养策略往往不能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应变,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能在实际应用中及时加以锻炼巩固,一旦走上工作岗位,会发现自己所学知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适应,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最终造成学生素质与地方需要存在一定距离,造成学生入职门槛高,工作上手困难,适应周期长。

(四) 创业教育及就业指导服务欠缺

由于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就业时竞争力较低,这使许多学生萌发了自主创业的想法,所以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是比较突出的。很多学生上学期间尝试在校园内部开展小型的创业项目,有一定的收获。但许多学生反映自己的创业目标不明确,创业思路不清晰,有问题不知道该向哪里寻求帮助。这反映出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是不足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很少接受创业教育,不懂得创业所需的各种因素,缺乏创业理论与导向支持。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或讲座,学生空有创业理想,缺少创业眼光及创业素养。而地方高校在就业指导服务方面也存在不足。虽然每所地方高校都设有“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但作用发挥有限,往往是坐等用人单位上门,而很少主动与地方各类用人单位接触,对学生的指导比较空泛,很难发挥实效。这使得学生在就业时凭感觉、靠运气,很难将自身能力与专长跟职业进行合理恰当的分析,造成就业难,创业更难的现状。

三、地方高校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特色人才培养策略(一)课程设置彰显区域特色,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对接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地点一般以本地区范围为主,他们在择业方面的要求比较贴近实际,用人单位则较多考虑的是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专业对口程度。由此,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决不能庸俗化、雷同化,应紧抓地域特色,设置一些能体现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课程,如,陕西关中地区可设置民俗文化教育课程、特色旅游服务课程、种植养殖课程等。此外,地方高校应深入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探索与区域发展动态相适应的课程模式。[3]如,我国2013年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对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次机遇,也是一个宏伟蓝图,地方高校应以此为契机,将人才培养置于国家发展战略中,把学生的就业需要与未来区域发展动态对接,通过设置相关课程,使学生在毕业时不仅掌握了必须的知识与技能,并且具有宽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能胜任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能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中调适自我,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拥有与众不同的竞争力。

(二) 贯穿职业规划教育与创业教育

很多大四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对于如何投入职场毫无头绪,而许多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创业梦想很难付诸行动。虽然学校会有一定的职业教育或创业课程及讲座,但这类教育往往设置在毕业前夕,内容肤浅、草草了事、效果寥寥。可以说地方高校在职业规划教育及创业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十分有限。地方高校应弥补这一缺失,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创业教育贯穿到整个大学学习期间,在大一大二开设职业认知课程,使学生对各种职业有全面的认识,对自己可能从事的职业有深入的了解。大三大四可开设职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连续性的课程学习帮助学生较早树立职业思想,形成一定的职业理想,关注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塑造,积极开发学生潜能,利用适当的时机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试,使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4],对个人职业能力有清楚全面的了解,为进入职场做好准备。而关于创业课程也可尽早开设,例如大学生创业常识、成功创业案例解析、创业政策学习、创业项目测评、创业能力评估等等。通过相关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对创业有全面的了解,能冷静分析创业的各种因素,为自己将来可能出现的创业行为做好心理、能力、知识方面的准备。总之,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地方高校应加大职业规划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力度,从开课时间、比例、内容方面倾向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素质,为学生参与社会竞争赢得机遇。

(三) 根据学生就业意愿分层次培养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意愿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参加国家或地方政府组织的招聘考试,如公务员、教师、村官、志愿服务计划、人才振兴计划等;二是参加国家企事业单位用人考试,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三是进入民营大型公司、企业任职;四是自主创业。总体来看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地点以本地区为主,少数学生会跨省跨地区就业。根据学生不同的就业意向,地方高校在大三大四期间就应进行摸底,了解相关情况,根据学生意愿进行分类指导,侧重培养学生就业时可能涉及到的知识、技能、个人素质等。如,大多数学生都会将参加“国考”作为就业首选,那么学校在大三大四期间就可开设针对“国考”的各类辅导、讲座,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又如,一部分学生可能愿意回原籍进入基层单位工作,那么学校就可开设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紧密结合的课程,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并对学生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学校除了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外,可帮助学生进行创业可行性分析,对于确实有前景的创业项目应从政策、经济、技术、人员方面给予实质性的帮助,以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当然,学校在分层次培养时应灵活多样,开放进行,允许学生多重选择,多种尝试,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就业能力。

(四) 将职业技能训练与情绪智力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就业能力

学生的就业能力往往被单纯的理解为职业技能的高低。职业技能是学校实践训练的结果,与实践课程紧密相关,这是地方高校普遍比较重视的,但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其情绪智力紧密联系。情绪能力高的学生善于知觉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能够理解和分析他人情绪,擅长调控和管理个人情绪。[5]这样的学生其人际交往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通常比较强。因此,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应该是职业技能与情绪智力结合的双重结构。一方面,地方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实践课教学,使学生毕业时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胜任工作,尽快上手。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情绪智力培养,开设心理课程与心理辅导活动,使学生能够驾驭自己的情绪智力,在就业过程中摆正心态,自如应对,面临困境时善于分析,自主解决,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样一来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就会比较强,无论在面对就业、择业、创业抑或失业时都能积极面对。

(五)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品牌价值,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地方高校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应当从学校自身做起,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品牌价值,扩大学校知名度,这无形中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一所高校的文化底蕴、学术氛围、校园风气是“无形资产”,是学校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内驱力。当学校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时,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会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焦点。因此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能只从学生入手,也要加大学校文化建设力度,将良好的校园文化映射在学生身上,产生社会效应。当然,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持续进行,不要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效果就终止或放弃,应当从细微处入手,更新发展观念,与当地社会服务活动相结合,开放办学,使优质的校园文化不断渗透辐射到周边环境中,逐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虽然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学校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为立足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加强就业教育与心理辅导,使毕业生不仅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同时拥有较高的个人素养,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继明.就业力视角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2(8):43-46.

[2] 鞠国帅.大庆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44-147.

[3] 李彬.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7(8):64-68.

[4] 张少平.基于就业视阈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3(2):63-65.

[5] 周志平.情绪智力研究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07(5):58-60.2015年第8期高 教 探 索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大学生学校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学校推介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