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医傣药传承何去何从?

2015-10-17 05:11文熹微
创造 2015年6期
关键词:傣医芒市傣族

文熹微

傣医傣药传承何去何从?

文熹微

长期以来,大量的傣医药传统秘方散落民间,没有进行系统地挖掘、整理,面临失传的危险。

傣族是云南省独有民族,人口逾百万,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以及西部的德宏州。傣族大多数居住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这里四季不分明,物种繁多,森林茂盛,毒蛇野兽经常出没,山岚瘴气也较多。在特殊的生活环境中和漫长的岁月里,傣族人民积累和总结了许多与疾病斗争的丰富经验和宝贵的医药知识。同时,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吸收了祖国医药学、古印度医学、东南亚医学的理论和知识,并用本民族的文字记载下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傣族医疗体系,它从产生到今天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逐渐形成了以“四塔”、“五蕴”为理论核心的傣医学,在中华民族的医药宝典中熠熠生辉。

特有祖传秘方

傣医傣药,是我国4大少数民族医药(藏医藏药、蒙医蒙药、维吾尔医药、傣医傣药)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傣医傣药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傣族传统医学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把傣医药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开发列入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框架,通过广大民族医药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傣医药在抢救、挖掘、整理、研究、继承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挖掘、收集了一批民间单验秘方,筛选了一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的有效方药,整理出版了一批传统医药书籍,培养了一批造诣较高的傣医药科研人员和傣医临床医师,取得了一批临床研究成果,先后开发出了活血圣药血竭、肝病良药珠子肝泰、排石肾茶及我国唯一解药——“雅解”等名药。

至今,共有“雅解片”、肾茶袋泡茶、珠子肝泰胶囊等傣药产品获得国家批准文号,其中有两个产品、一个傣药材被收入《中国药典》一书中。

傣医傣药在治疗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在继承总结傣医的熏蒸、睡药、洗药、坐药、推拿按摩、皮肤康复美容、药膳茶酒等十大传统疗法的基础上,与现代有关科技相结合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创新。将一些疗法用于解除疲劳、减肥消脂、健康美容保健等方面,显示出了傣医医疗保健合一的优势。其中,睡药疗法已经入选非遗名录。

芒市风平镇芒别村的腾波岩伦擅长治疗接骨,他介绍说,家里几代人都会做接骨疗法,草药主要是自己采摘,加工,并加以自己独特的配方。

虽然不认识汉字,腾波岩伦的治疗方法还是和现代的医学治疗结合起来,来这里看病的需要带着医院的检查报告,通过报告,腾波岩伦可以确定治疗的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

每天都有十多位患者来看病,由于收费较低,来找他看病的大多是贫困的群众。在芒市,类似腾波岩伦的执业傣医为数不少,由于诊所毗邻村寨,收费低廉,口碑较好,吸引了远近的村民来看病。

“傣医傣药在群众中有比较深的基础,普遍受到欢迎。”芒市卫生局李润德介绍,傣医执业医生主要集中在芒市和盈江等地,由于他们都有一定的祖传秘方,能够解决一些病症,深受群众欢迎。

面对传承难题

傣医药历史悠久,然而长期以来,大量的傣医药传统秘方散落民间,没有进行系统地挖掘、整理,使得许多傣医药秘方面临失传的危险。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傣医傣药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发扬光大的问题。

在芒市风平镇芒赛村,当地最大的傣医傣药诊所双岩傣医傣药堂,只见一大排药柜上小药箱多达500多个,每个药箱上都分别标注汉语、傣语的中药名称。在双岩家的院场里晒满了中草药,房前屋后也种了多种中草药。

双岩家已有三代人从事傣医傣药的传承和治疗。他自小对傣医傣药感兴趣,现在又从事着傣医的工作,很希望将傣医傣药发扬光大,但傣医傣药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是野生药材稀缺。“目前荒山很少,采药越来越难,自己种的话也没有地点。”双岩介绍,为了解决药材的问题,他在采药时只取其茎,保留住根,以便长期使用。

其次由于条件限制,傣医傣药无法成立傣医院。双岩说:“虽然我这里是当地规模最大的诊所,但还达不到开傣医院的条件。”一方面原因是缺少开傣医院的资格,另一方面则是聘请医生开支较大,傣医傣药在规模上不占优势。

千百年来,傣医的经验流传在民间,文稿手稿多有遗失不全。同时,傣医药的理论是用本民族的文字记载下来的,要学习傣医学理论,首先必须要了解傣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学习傣族语言和文字,傣语主要在佛寺或家中学习,而目前的学校教育又以汉语为主,这样使得本民族的语言越来越弱化。

此外,傣医傣药主要在亲属之间传承,现在愿意学习的年轻人较少,在传承方面人才后继乏人。

傣医在扩大规模方面不具有优势,由于傣族医生的汉语水平较低,而傣医傣药主要用傣文来记录传承,有的没有相应的汉语药名,开处方时只能同时运用汉语和傣语。此外,由于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一些傣医傣药的传承人不具备相应的医疗资格,傣医难以得到发扬光大。

规范引导开辟空间

国家从2008起开始重视民族医药的发展。目前国家出台了相关文件,允许对有一技之长的人颁发傣医执业医生证,一年一验证,通过规范来引导傣医傣药的发展。

一、国家层面在出台支持政策的同时,云南省州市政府应重点扶持一些较为有发展前景的傣医药企业,给予这些企业宽松的政策。

二、逐步形成高、中级多层次的云南省民族医药人才教育体系,一是继续发挥少数民族地区几所中等专业卫生学校的作用,探索培养民族医药中专层次的适用型人才;二是选定傣医药科研、临床基础较好的院校,进行高层次、高学历的定位、定向培养。

三、建议尝试实行学校教育结合“师带徒”的模式,经过一至两年的学校基础教育之后,到民间与名老傣医学习医术两到三年,以两种方式相结合,既受到现代方式的医学教育,又有傣医药的精髓。

四、整理翻译、注释傣医药文书,收集编写老傣医的经验、秘方及民间验方,这些工作可以使傣药的影响范围扩大,便于在非傣族之间的传播,使得普通非傣族人也能求助于傣医学。

五、合理使用人才,对傣医专业的学生建议给予就业政策倾斜,增加编制,择优选拔学生到有关医院、科研所工作。同时编撰傣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提高傣医待遇和社会地位,使得更多人愿意投身傣医药事业,而不会在学成之后转换方向。

六、建议尝试实行“引进”和“送培”相结合,以加强和加快傣医药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七、在西双版纳开设傣语小学,从娃娃培养识傣文、用傣文的人才,利于以后傣医药及相关人才的培养。

八、构建完整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基地是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载体,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我们坚信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创新,走出一条产、学、研相结合,既有传统内含,又有民族特色的德宏傣药产业发展新路子。这无疑为傣医傣药的传承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相信傣医傣药的发展路子将会越走越宽,傣族医药事业的发展一定能上更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傣医芒市傣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芒市总工会:为60名在档困难职工免费体检
帕布巴升座庆典在芒市举行
甘蔗新品种在芒市旱地引种试验的表现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名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乳癖67例
名傣医林艳芳临床诊治蛇串疮经验
名傣医林艳芳临床诊治咳嗽经验
名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肠梗阻经验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