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陶瓷发展历史探析

2015-10-17 11:53
红河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建水县紫陶建水

孔 明

(红河学院美术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建水陶瓷发展历史探析

孔 明

(红河学院美术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建水陶瓷业历史发展悠久,文化沉淀深厚,至今有3500多年的工艺传承,特别是在清末民初形成的建水紫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陶瓷业中独树一帜。该篇从古窑遗址、时代划分、建水紫陶诞生的文化背景、建水紫陶的发展历程四个方面较为详细地梳理了建水陶瓷业的整个发展历史,以期为建水紫陶的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建水陶瓷;发展;历史

建水陶瓷业历史发展悠久,文化沉淀深厚,至今有3500多年的工艺传承,其在历史上生产的陶瓷器曾一度突破区位条件的限制,远销到美国、加拿大、巴拿马、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缅甸、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宋、元时期建水地区生产的青花瓷器曾被视为中国“国瓷”的一部分,而后于清代末期至民国初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水紫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成为我国当代四大名陶之一。

一 古窑遗址

建水县的古窑遗址主要分布在县城东门、北门和碗窑村,以碗窑村古窑遗址群最为有名,在这个仅1.5平方公里的古镇共有大小古窑遗址数百个,整个村子片区遍布着大量宋、元、明、清时期的各种青釉、青花、粗陶等器物残骸和残片。这里保存着时期最早的烧制无釉厚壁粗陶器的土窑遗址,这种窑当地俗称“鸡罩窑”,窑面积不大,上呈圆形状凸起,高约3米,直径2米,这种土窑在碗窑村分布广,数量多。其次是龙窑,或称蛇窑和蜈蚣窑,这种古窑主要分布于碗窑村后山,依山势而建,从下至上,坡度约为10°~20°之间,窑室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现在碗窑村后山仍分布有十余条大小龙窑遗址,短者十余米,长者则达七十余米。据碗窑村圆通寺《奉本府清军府明文》碑文载:“碗窑名虽一窑,内分上下,烧造器皿,两不相同。上窑烧造者:缸、盆、瓶、瓮;下窑烧造者:碗、碟、盅、盘。” 1980年由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家与建水工艺美术陶厂对碗窑村遗址进行的联合考查得出了“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的结论。目前建水碗窑村古窑遗址已成为滇南地区古窑址中烧造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烧造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以及保存最为完整的民窑窑口。

二 时代划分

建水地区的陶瓷业发展按其时代划分主要经历了原始土陶时期,汉唐灰陶时期、宋代青瓷时期、元代青花时期、明代粗陶时期,清代细陶时期,当代紫陶时期。

(一)原始土陶时期

建水地区的原始制陶艺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3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1989年6月云南省博物馆古人类研究室、建水文化局、红河州文管所等单位联合对建水燕子洞新石器遗址——水洞口遗址进行了发掘,对出土的部分古陶器和陶饰品残片(陶片7件、陶坠1件)进行鉴定后得出这些陶片和陶坠为距今约35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产物。

(二)汉唐灰陶时期

汉唐时期建水地区生产的陶器主要以泥质灰陶、夹砂灰陶为主。这种陶器与我国中原地区生产的陶器属于同一类型。1982年考古队从建水县普雄龙岔河谷西汉古墓中发掘出的大量古陶器残片以及在建水县碗窑村一户窑工家中发现的一件完整的厚壁粗陶器来看,在距今2000年前西汉时期的建水就有了古老的制陶业。

(三)宋代青瓷时期

宋代建水地区主要以生产青、白釉瓷器为主。从建水北郊古窑遗址、碗窑村古窑遗址群等出土的品种来看,青釉瓷器数量多,主要包括青釉瓷、青釉印花瓷、青釉褐彩瓷等,其次是白釉瓷,还有极少数的黄釉瓷和酱釉瓷器等。这一时期建水地区的陶瓷业已初具规模。

(四)元代青花时期

元代是建水陶瓷业蓬勃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以生产青花瓷器为主。这一时期建水地区的青花原料钴土(建水本地称碗花石)和少部分瓷器据史料记载甚至远销到著名的中国瓷都景德镇。从元代中期始,建水青花瓷业进入了百花争艳的鼎盛时期,成为云南省最大的陶瓷生产地和销售中心,仅次于江西景德镇,产品甚至远销到我国中原各省和东南亚地区,被视为我国“国瓷”的一部分,在历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目前,从洪家窑遗址群、张家窑遗址群、老潘家窑遗址群不断发掘出的各种大量的青花瓷器和1998年从苏家坡古墓葬中出土的曾震惊国内考古界的1000余件青花瓷器来看,其品种之多,工艺之精在国内该时期的陶瓷业中也属罕见。

(五)明代粗陶时期

元末明初建水陶瓷业在坚持发展了一段时期之后,于明中期开始逐步由兴盛逐步转向衰落,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战乱、销路问题和景德镇瓷器大量销往云南等因素的强烈冲击和影响,建水地区仅剩下碗窑村少部分民窑仍在维持烧制,从碗窑村遗址群中发掘出来的陶器和残片来看,这一时期器型的制作工艺和造型都趋于简单,以碗、盆、盘、缸、瓮、瓶、罐和火葬罐等釉质粗陶和无釉粗陶为主。

(六)清代细陶时期

清代细陶从明代无釉粗陶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十九世纪初鸦片贸易在清王朝统治下的旧中国全面蔓延,滇南地区大量民众开始吸食鸦片,这一时期建水碗窑村一些陶工为了求生存,开始尝试模仿鸦片烟枪上的金属烟斗烧制出一种直径约在8-9厘米,厚度3-5厘米,中空,外形酷似圆饼状的粗质陶斗,这种陶斗烧制出来后,窑工们用火山石、鹅卵石、玉石、玛瑙等工具进行反复多次手工打磨,使陶斗表面呈现出一种如玉石般光滑的镜面效果,由于手感极佳,加之市场价格比起铜质烟斗和玉质烟斗来说要低廉得多,销路甚好,于是碗窑村窑工们放弃生产粗陶,开始大量生产陶斗,建水地区的制陶业再度兴起。清道光年间,一些建水地区的书画艺术家开始逐步在陶斗上进行图案、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他们把我国中原地区传统的书法、绘画、诗赋、古语、图案等作为其承载的主体制作于陶斗之上,内容主要有梅兰竹菊、花鸟山水、名词诗赋等”。至清咸丰年间,陶斗上形成的无釉磨光工艺和书画装饰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建水地区生产的各种陶器上,细陶由此产生。

三 建水紫陶诞生的文化背景

古城建水在历史上曾因其文化和经济的繁荣而享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称,有着深厚的文化沉淀。明·《滇略》记载:临安之繁华富甲于滇中,谚曰“金临安,银大理”。早在公元1271年建水就创立了庙学。《元史·张道立传》中述“元二十二年,迁临安广西道军民宣抚使,复创庙学于建水路”。庙学的创立让中原的儒家思想和文化在这个中国的南疆边陲古城开始传播,至明洪武年间,在元代庙学的基础上,设立了临安府学。明正德《云南通志》记载,当时的文学名士山西布政使韩宜可和山西右参政王奎曾在建水文庙内讲学达十五六年,于是“文教始兴”,如今的建水文庙内仍留存着二贤士祠堂。明嘉庆二年(公元1523)和嘉庆五年(公元1526)建水(临安)又建成了“崇文书院”和“景贤书院”。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80-1620)又设立了“建水州儒学”,清康熙五十五年又增建了焕文书院(公元1716),清道光十六年增设崇正书院(公元1836)。在这样一种文化的孕育下,建水地区产生出了众多人才,如明正德年间进士刘道源,隆庆年间出使琉球国的进士箫允修,万历年间的进士包见捷,清雍正年间的进士陈存庵,康熙年间的进士张汉,乾隆年间的进士尹壮图等,这些明清时期的文人才子把中原地区的汉文化推向了高峰,逐步形成了以中原儒家文化为主、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融合的独特的“金临安文化”。

就艺术品而言,它与文化的发展是保持一致的,它既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因此汉文化下的“建水紫陶”自然而然就烙上了汉文化特征。

四 建水紫陶的发展历程

建水紫陶的整个发展历程,按时间和工艺发展进程,可以基本界定为四个历史时期:第一:粗陶时期;第二:粗陶到细陶的转型阶段;第三:建水紫陶工艺形成及发展时期;第四:当代建水紫陶。

(一)粗陶时期

宋元时期,建水地区的陶瓷产业主要以生产青瓷和青花产品为主,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一直持续到了明代晚期才逐渐被“粗陶产品”所取代。青花产品的没落与建水地区粗陶产品的出现,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受到了景德镇瓷器大量流入云南的影响。二是明末时期建水地区连续发生战乱的影响。跟据史料记载,公元1381年,朱元璋平定云南后加强了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建设。这一时期的儒家文化和中原地区大量工艺品开始涌入云南。其中,对云南陶瓷业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江西景德镇瓷器的大量流入。由于景德镇的瓷器在无论是在造型和工艺方面,还是在质量和品种方面都比云南瓷器优越,因此在景德镇瓷器大量流入云南后,建水地区生产的陶瓷产品在销路上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到了明代末期,建水地区更陷入了更朝换代的战乱之中。《建水州志》中有记载:“明流贼猖獗入寇……临安官、绅士、民协力拒贼……其时肝脑涂地,尸横遍野”。由于朝代的更迭,加之持续不断的战乱影响,使得建水青花产品往外的销路被阻断,销售额急剧下滑,导致了建水地区多家窑厂相继倒闭,这一时期窑工们生活极为艰难,为了维持生计,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几家窑厂开始改烧价格低廉的缸、盆、瓮、火葬罐等粗陶产品。

(二)粗陶到细陶的转型阶段

建水紫陶从粗陶到细陶的整个转型过程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从清嘉庆末年至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816—1948)。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转型初期、转型中期、工艺成熟期。

1、转型初期

转型初期从清嘉庆末年至清道光丙午年(公元1816-1846),时间跨度约三十年。这个时期是建水紫陶由粗陶转变为细陶的第一个关键阶段,建水紫陶独特的“无釉磨光工艺”在这个时期形成,建水地区的陶瓷业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复苏。

十九世纪初期,由于战乱等因素的影响曾一度中断的建水陶瓷业获得了另外一个发展的机会,从清嘉庆年间鸦片就开始源源不断地由中原地区渗入内地,至清代嘉庆末年鸦片烟馆已遍布整个建水城区,全城有大小烟馆十数家,从装修富丽堂皇大烟馆,到低级的小烟馆,都急需增加烟具,这一时期碗窑村有几家陶厂开始尝试模仿鸦片烟枪上的金属烟斗烧制出一种直径约在8-9厘米,厚度3-5厘米,中空,外形酷似圆饼状的粗质陶斗,最初几年烧制出来的陶斗由于质量粗糙,虽然价格低廉,但销路一直不好。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47 ),有一部分陶工开始尝试着使用当地一种较为特殊的质地较硬的河石给陶斗毛坯进行手工打磨,经过河石打磨后的陶斗表面变得细腻光滑,又兼价格低廉,因此销量开始逐步增加,而后,随着市场需求量的逐步增大,陶斗的销量扶摇直上,于是碗窑村大部分窑厂开始成规模生产陶斗,建水地区的制陶业开始复苏。

2、转型中期

转型中期从清道光丁末年到清光绪丁亥年(公元1847-1887),整个过程大约经历了四十年,这个时期是建水紫陶由粗陶转变为细陶的第二个关键阶段,建水紫陶独有的“彩泥刻填纹绘工艺”形成于这个时期,建水地区的制陶业在这个时期得以迅速发展。

清道光年中后期,一部分陶工开始尝试着在陶斗表面进行装饰,他们把中原地区一些民间广为流传的图案如蝙蝠、寿桃、回纹、云纹、瓦当纹、八仙纹等,在陶斗还是湿泥坯阶段,使用阴刻的方法将这些图案刻制于斗面之上,再填上不同的彩泥,待陶斗阴干后,入窑烧制,出窑后的陶斗再经打磨的工序后,变得极具把玩性和观赏性。到了清道光末年陶斗上形成的“无釉磨光工艺”和“彩泥刻填工艺”已经初步形成。

该时期建水地区有几位著名的文人书画家开始逐步介入到陶斗装饰中,最早的有茂南、屏之、嵩樵、王永清等人,他们以“刻刀为笔,泥坯为纸”把中国传统国画和书法尝试着绘制于陶斗之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探索,这一尝试获得了成功,陶斗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内涵因此而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市场需求也随之骤增,建水地区整个制陶业在陶斗生产的带动下逐步蓬勃发展起来。

3、工艺成熟期

工艺成熟期从清光绪十四年到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888-1948),整个过程大约经历了六十年。这个时期是建水紫陶由粗陶转变为细陶的第三个关键阶段,建水紫陶独有的无釉磨光工艺和彩泥刻填纹绘工艺在这个时期发展至成熟。特别是在彩泥刻填纹绘工艺基础上形成的“残帖”和“文人画”装饰艺术使建水紫陶在清末民初时期名声大震,这个时期建水地区的制陶业在陶斗产业的带动下空前繁荣,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时期。

清光绪中后期至民国初期,随着陶斗产量和市场价格的不断上升,建水地区一些著名书画家开始介入到陶斗的装饰设计上。首先是“残帖”装饰艺术的创始人,位列建水三王之首的代表人物王永清(1854—1924);字定一,号老农,清岁贡生,此人在陶斗装饰工艺中因引入清代中原地区盛行一时的“八破画”装饰风格,并于陶斗上独创“残贴”而闻名于建水。其次是“文人画”装饰艺术的代表人物王受之(生卒不详,清末民初时期建水地区制陶名家),他以陶斗上擅绘仕女画而闻名于建水,在“建水三王”中位列第二,其英年早逝,留世作品极少。再次是著名书法家王式稷(生卒不详,民初时期建水地区制陶名家),其用书法装饰的陶斗,因取法古人遗风,深受建水地区文人墨客之喜好和称赞,位列建水三王之末,王式稷是继王永清和王受之后把建水紫陶的饰陶工艺推向又一个巅峰的主要人物。民国初期建水地区又涌现出一批著名“文人画”装饰名家,如萧茂元、王克敏、沈河清、刘光庭、李月桥、马吉生等人。这个时期,建水紫陶还出现了两位陶艺巨匠张好(1869-1928)和向逢春(1895-1964)。特别是向氏在制陶方面能集采土配料,制泥镶填、书法绘画、烧制磨光等工艺技术于一身。张好和向逢春在元代青釉汽锅和明代黄釉汽锅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研究仿制出一种无釉陶汽锅,于陶锅上配以文人书画作为装饰,这就是后来闻名中外的“紫陶汽锅”。1927年,时值32岁,风华正茂的向逢春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他不仅在昆明首次举办的勤业展览会上获得陶瓷类一等奖,还在1933年选送自己制作的紫陶汽锅一件,参加了“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这一时期除了向氏之外,建水碗窑村还出现了丁吉三、叶子湘、武省三、梁之福、梁柱奇、朱南岳、张玉堂、韩显庭等八家专业生产陶斗的著名陶坊。这八家陶坊所生产的陶斗在建水当地称为“八家斗”,其生产的陶斗以用料考究、做工精细、装饰优美而著称,售价贵如黄金。

4、当代建水紫陶

新中国成立后,建水紫陶产业得到了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关心和支持,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1953年初,碗窑村37户陶工在当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组织成立了生产合作社,建水紫陶的生产方式开始由个体生产转向集体生产。1953年底,向逢春带领当地陶艺工作者制作了紫陶花瓶、紫陶汽锅等80余件作品,选送参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在北京主办的“首届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展览会举办期间,建水紫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与江苏宜兴陶、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一并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

1956年,陶器生产合作社开始设立单独的美术陶车间,专制紫陶工艺品。1958年合作社升级为地方国营企业。1964年,建水紫陶产品因生产成本高和体制问题,出现了产品滞销,濒临停产状态,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由云南省手工业管理局调拨专款成立“建水县美术陶合作工厂”。1977年“建水县美术陶合作工厂”更名为“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整个陶厂占地70多亩,鼎盛时期有600多名员工,所生产的“狮头牌”紫陶汽锅曾是我国著名的名优产品之一,两度被评为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云南省优质产品。从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成立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陶厂生产的紫陶产品从过去的几个少数品种,发展到茶具、酒具、文具、陈设陶、园林陶、建筑陶、旅游陶等八大类250多个品种。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在运行期间为建水紫陶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当代紫陶工艺大师,如向福功(1919-1987年),字筱农,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工艺美术师,建水紫陶巨匠向逢春之子,自幼随向逢春习陶,集制泥、拉坯、绘制、刻填和烧造工艺于一身,是建水紫陶上世纪50-80年代期间的领军人物。陈绍康(1939-),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传承人,现年74岁,先后两次获得国家轻工部“百花奖”。此外,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还培养出了谭知凡、袁应德、马成林等工艺美术师,他们制作的紫陶产品,多次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获奖,部分产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为当代建水紫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十一世纪初期,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由于人才缺失和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被迫于2007年宣布关停,建水紫陶集体所有制由此划上了历史句号。

5、建水紫陶现状

二十一世纪初期的建水紫陶产业并未因“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的倒闭而受到影响,相反,从陶厂跳槽出来的技术员们,在短短三至五年间,又纷纷创办、合资开办了三十多家紫陶作坊,尽管由于创建时间短,创办者多为资金缺乏的技术工人,但这些个体私营陶坊正在逐步形成规模,各坊主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及和书画名家的合作正在重建建水紫陶的文化品味,越来越显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五 结语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建水紫陶作为云南特色传统工艺品产业,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心、重视和扶持,2004年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建水紫陶研究会”,开始了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研究。 2005年,由中央电视台第四套经典人文栏目摄制的六集系列纪录片《雅陶出建水》在央视播出,纪录片系统地介绍了建水紫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同年4月,建水县文产办和建水县紫陶研究会共同组织建水紫陶前往参加“云南省首届普洱茶交易会暨第七届普洱茶节”,首次大规模对外展示建水紫陶产品,交易会上建水紫陶茶具因自身的物理特性“透气保温、隔光防潮”的功能,以及能有效保护普洱茶的发酵和陈化过程,成为存贮普洱茶的最佳选择,成功与普洱茶产业对接,建水紫陶由此搭乘上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快车。可以说建水紫陶产业在二十一世纪初期,走上了一条蓬勃发展的复兴之路。

[1]叶喆民,中国陶瓷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6:01.

[2]李知宴,中国陶瓷简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1:03.

[3]杨永善,中国陶瓷[M].吉北:淑馨出版社,1992:02.

[4]叶喆民,隋唐宋元陶瓷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01.

[5]田丕鸿,建水陶瓷[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4:04.

[6](清)祝宏修,建水州志[O].清雍正年,1731.

[7]建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建水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4.05.

[8]建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建水文史资料选辑[M].建水县志办公室,1989:11.

[责任编辑 龙倮贵]

Analys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Jianshui Pottery

KONG Ming
(Academy of Art, Honghe University, Yunnan, Mengzi 661100,China )

Jianshui ceramic industry has a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profound culture, has passed the technique for more than 3500 years, especially the Jianshui purple pottery is form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its uniqu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eramicindustry become an independent school. This article from theancient kiln sites, age division, Jianshui purple pottery is the birth of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development course,Jianshui purple pottery with combing the entir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Jianshui pottery industry, in order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up study of Jianshui purple pottery.

Jianshui ceramic industry; development;history

J527

A

1008-9128(2015)01-0014-05

2014-06-08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现代数码技术在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中的应用研究(YB2012123)

孔明(1973—),男,高级工艺美术师,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建水紫陶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建水县紫陶建水
建水紫陶研究:红河州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紫陶作品
建水陶艺新观察
建水紫陶研究:学生紫陶作品(二)
云南建水陶博物馆馆藏作品欣赏
浅析云南建水一季水稻生长发育的气象指标
马行云艺术作品欣赏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及其路径
建水紫陶:中国建水紫陶古陶斗美术
建水紫陶·升华
论“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以云南省建水县坡头乡民族小学哈尼族《铓鼓舞》进校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