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语文自学习惯的培养

2015-10-17 01:20刘丽君
教育界·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查字法参考书工具书

刘丽君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美国心理学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巩固,学习等于零。”当然,习惯的培养必须循序渐进,必须科学、规范,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及学生认识规律。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自学习惯。

一、使用工具书、参考书的习惯

小学生的工具书主要是字典、词典,它们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时,就要及时地查阅字典、词典,借助这些工具书,自己弄懂字词的意思。养成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能避免读错字、写错字、望文生义等不良学习倾向,确保知识掌握的正确性。参考书能为学生提示阅读思路,提供阅读的有关背景知识、常识性知识及其他小资料,能拓宽知识面,启迪思维,是学生自学的好帮手。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参考书的习惯,首先应该注意保证“三个一”,即人手一本字典、一本词典、一本合适的参考书,上课置于座位的左上角,伸手可及,随时查阅;其次要掌握三种查字典方法,即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可通过竞赛等形式巩固强化,以提高查字典速度;最后提倡活学活用,有些学生使用参考书,不是“参考”,而是“照搬”,发言照本宣科,做作业照单全抄,这非常不利于思维的发展及自学能力的提高,失去了使用参考书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有些教师不准学生使用参考书,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它完全否定了参考书的积极作用和价值。问题的关键不在参考书,而在怎样使用参考书。我们认为,提倡活学活用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争论,把参考书上的知识观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观点,这样,才真正利用了参考书。

二、边读边批画的习惯

古人有“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说法,我们强调学生自学时必须动笔批画,以起到突出重点、提纲挈领、促进思维深入、弥补记忆不足等作用。教学中,我们根据需要,教给学生批画的方法,规范了批画的符号,指定了批画内容。如批画内容就包括十个方面:生字(多音字)注音,生字注释,文内段序,段内句序,分段(层)及段(层)意概括,重点词评点,重点句(中心句)批注,重点段批注,全文主要内容、写作特点、中心思想批注,疑难问题批注。这些批画贯穿了阅读的全过程,学生处于不同的阅读阶段进行相应的内容批画,在批画的同时,思维也随之不断向纵深发展。

边读边批画应该注意三点:一是思考为主,批画为辅,不可喧宾夺主,让大量的批画挤占了思考时间;二是批画要简明扼要,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符号能代替的,绝不要赘述多言;三是批画最好在课文中进行,有些教师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复习。

三、质疑问题的习惯

学贵存疑,只有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发掘难点,不断地产生疑难,又不断地解决疑难,才能获得知识,发展思维。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首先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敢问”,要使教师的“问”逐步过渡到学生的“问”,这就要求教师激发学生提问的勇气,为他们创造研究探讨的自由天地,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其次,要紧扣教材训练学生“会问”“善问”。只要紧扣教材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质疑问难的训练,学生是能做到“会问”“善问”的,从而形成独立的质疑问难能力。以审题为例,有的教师进行了如下训练:首先指导学生抓课题的重点词语提问。如《飞夺泸定桥》的“飞”“夺”,为什么要夺?怎样夺的?“夺”前为什么还要加上“飞”?又如学完《草船借箭》后,再来看题,为什么是“借”而不是“骗”?其次抓课题中的标点符号提问。如《“你们想错了”》,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你们”在想什么?为什么想错了?最后抓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问。如《小虫和大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疑问,或能帮助理清文章思路,或明了写作特点,或紧扣课文重点,或直扑文章中心。这些提问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和引导,学生“不会提”“提不好”的顾虑没有了,“乱提”也就渐渐纳入预定的教学轨道,课堂教学不是更有质量和效率吗?

四、及时复习的习惯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长期保存在大脑里以便日后运用,而新知识识记过后,遗忘很快就会发生。因此,及时复习是巩固知识的必然要求。

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习惯,首先,要指导学生根据遗忘的规律及时复习、多次复习。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及时复习能够阻止通常在识记后立即就会发生的急速遗忘,而多次复习,才能达到长期保持记忆的目的。否则,恢复已经遗忘了的知识,就要花费很大力气。如生字的识记,在每一课学完后及时地巩固,一个单元学完后再次复习,期中期末测试时再进行集中复习,这样一般能收到很好的识记效果。

其次,要教给学生多样化的复习方法。运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会使学生感到新颖生动,激发其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复习效果。还是以生字识记为例,除了采用看拼音写词语、听写等常见方法外,还可采用找朋友(形近字辨析)、请你当医生(纠正错别字)、开火车(生字组词接龙)等多种方法,学生往往在玩中生动活泼地复习巩固了知识。

五、阅读后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积累语言材料,学习写作方法,锻炼作文能力,接受思想教育。

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式的读书笔记,应该注意:一是要教给学生写读后感的方法,要求根据原文的内容和写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读”有“感”,夹叙夹议,以“感”为主,不要过多地抄录原文;二是深入理解原文,领会实质,抓住一两个方面写感受,不要面面俱到;三是以练为主,训练初期评点可适当多一些、具体一些,学生掌握方法、适应上手后,可少评或不评。

猜你喜欢
查字法参考书工具书
字典歌
蜜蜂和黑熊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如何用好语文课外参考书
好风凭借力伴我泛书海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工具书的指导
网络时代工具书阅览室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