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知识认知的影响

2015-10-18 08:32李林凌
关键词:知晓率心肌梗死实验组

李林凌

(江苏省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江苏 镇江 212001)

健康教育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知识认知的影响

李林凌

(江苏省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江苏镇江212001)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知识认知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改善护患关系,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价值。

健康教育;急性心肌梗死;认知;护理满意度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近年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逐渐趋于年轻化,为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该病的发生与各类基础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等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因此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部分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64.2±4.7)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22例,中专及高中40例,初中及以下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对于此次研究具有知情权。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病室介绍、注意事项告知等常规性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实施内容如下。

1.2.1心理疏导

患者发病后,在遭受病痛的同时还需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会表现出焦虑、紧张及恐惧等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对其强调保持情绪稳定利于病情控制及康复[2]。在与患者交流期间,要倾听其主诉,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

1.2.2用药指导

患者入院后,需给予药物治疗,护理人员要将用药方法及剂量对其进行详细讲解,告知患者需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不可私自加减药量[3]。同时要将用药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提前告知,提高其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意识。

1.2.3生活指导

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4]。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解,并对其不良习惯予以纠正。告知患者饮食要规律,并保证睡眠质量。洗澡水不能过凉,饮食要以清淡为主。

1.2.4自我监测和自救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家属讲解救护知识,如果患者出现四肢乏力、心悸、心绞痛、胸部憋闷以及烦躁等心肌梗死疾病先兆,要保持卧床休息状态,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患者要对自身的血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加以重视,在眩晕、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出现时,要在家属陪同下及时来院就诊。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采用我科自拟的心肌梗死疾病知识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知晓评价,问卷内容包括心肌梗死基本知识、诱发因素、药物知识以及突发事件应对方法等内容,共20个小题,每题5分,共100分。得分在85分及以上者为知晓,得分在60~84分者为部分知晓,得分在60分以下者为不知晓。疾病知识知晓率=知晓+部分知晓/总例数。

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用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调查结果分为3个等级,即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对此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疾病知识知晓率对比

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5.56%(43/45);参照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64.44%(29/45);实验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知识知晓率比较(n,%)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患者出院时为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中非常满意30例,一般满意14例,不满意1例,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44/45);参照组中非常满意14例,一般满意24例,不满意7例,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4.44%(38/4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3 讨 论

健康教育是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性、有目的的护理活动,增加其健康知识掌握度,从而使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治疗依从性均得到显著提高[5]。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更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且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也是诱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但多数患者对于这些并不十分了解,自我管理意识较为薄弱。此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足以说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 何岳楠.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257-258.

[2] 马勇波.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68-69.

[3] 朱冬梅,万 翔,张 博,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4,27(9):65-68.

[4] 杨 敏.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2015,39(4):239-240.

[5] 陆秀芳.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2):126-128.

本文编辑:徐 陌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019.100.02

猜你喜欢
知晓率心肌梗死实验组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