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中的应用

2015-10-18 04:10张宗焕孟小兰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胶浆电子鼻卡因

张宗焕,孟小兰

(平凉市人民医院,甘肃 平凉 744000)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中的应用

张宗焕,孟小兰

(平凉市人民医院,甘肃 平凉 744000)

目的 探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选择需要接受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和治疗的门诊、住院患者576例,随机分成两组(复查患者也依次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90例,其中男176例,女114例,年龄10~81岁,平均(40.68±14.23)岁;对照组286例,男162例,女124例,年龄11~78岁,平均(38.26±11.52)岁。实验组于操作前将10 ml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自下鼻甲前端分3~4次滴入,药液流至咽部时将其缓慢吞咽。对照组将现配的1%盐酸丁卡因溶液以喷雾器喷头对准选定的鼻腔及口咽部喷药,每次两喷,每喷0.4 ml,共3次,两次间隔5 min。检查后对患者及检查医师进行多参数问卷调查,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麻醉优良率为92.4%(268/290),祛泡优良率为79.7%(231/290),润滑优良率为93.1%(270/290),可口率为97.2%(282/290),综合效果优良率达94.5%(274/290),均优于1%盐酸丁卡因溶液。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集麻醉、润滑、祛泡作用于一体,口感好,毒性和过敏反应发生率低,操作简便,在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中可替代传统的盐酸丁卡因溶液。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电子鼻咽喉镜检查;麻醉

电子鼻咽喉镜由于具有可弯曲、亮度强、视角广,观察病变细致、准确而被广泛应用于鼻咽、喉咽及喉部疾病的检查、活检和治疗中。将其与相应工作站连接,可对检查部位进行摄像,保存完整的病例资料,对科研、教学,甚至解决医患争议都有重要价值。其检查方法是对鼻、口咽及喉咽黏膜表面麻醉后将内镜从鼻腔插入,通过鼻咽、口咽到达喉咽、喉腔,对上述部位进行检查。以往应用1%盐酸丁卡因溶液以表面喷雾的方式进行麻醉,但丁卡因的毒性大,不良反应多。我院近一年来应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进行麻醉,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需要接受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和治疗的门诊、住院患者576例,随机分成两组(复查患者按就诊先后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90例,其中男176例,女114例,年龄10~81岁,平均(40.68±14.23)岁,于鼻腔滴入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照组286例,男162例,女124例,年龄11~78岁,平均(38.26±11.52)岁,于鼻腔和口咽部喷入1%盐酸丁卡因溶液。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经t检验,P>0.05,表明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患者常规喉镜检查前护理准备,禁食等。检查选择较宽侧鼻腔,必要时于该鼻腔喷1%盐酸麻黄碱溶液收缩鼻腔黏膜,用药及操作均由同一护师进行,除局部使用上述药物以外,不用其他镇静药物,内镜也由同一位主治医师操作。检查及治疗前5~10 min,患者取坐位,头后仰。实验组:于选定鼻腔将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 ml(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自下鼻甲前端分3~4次滴入,药液流至咽部时将其缓慢吞咽,药液经过之处即为电子鼻咽喉镜通过的部位。对照组:将现配的1%盐酸丁卡因溶液(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盐酸丁卡因50 mg加灭菌注射用水5 ml配得)试喷入咽腔一次,2~3 min后确定无过敏反应,再将喷雾器喷头对准选定鼻腔及口咽部喷药[1],每次两喷,每喷0.4 ml,共3次,两次间隔5 min。双侧鼻腔狭窄或因肿物等堵塞致内镜不能通过时,可自口腔进镜:麻醉时,实验组将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 ml含于口咽部,分次缓慢吞咽;对照组以1%盐酸丁卡因溶液分3次喷于口咽部及下咽部。检查后对患者及检查医师进行多参数问卷调查,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2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2.1 麻醉效果

患者耐受性好,偶尔恶心,无疼痛反应为“优”,4分;患者耐受性尚好,稍恶心,无疼痛,不影响检查为“良”,3分;患者耐受性尚好,有恶心,稍疼痛,基本不影响检查为“一般”,2分;患者耐受性差,恶心、呕吐频繁,有疼痛,影响检查为“差”,1分。

2.2 祛泡效果

下咽部无泡沫,视野清晰为“优”,4分;有少量泡沫,但不影响视野为“良”,3分;存在较多泡沫,但基本不影响视野为“一般”,2分;存在大量泡沫,影响视野为“差”,1分。

2.3 润滑程度

由“差”到“好”分别为1~4分。

2.4 效果判定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发生山洪、地质灾害2 400多次(处),平均每年达40次(处)。其中溪河洪水灾害1 534次,泥石流灾害352次,滑坡灾害514处。进入21世纪以来 , 2000年、2002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10年都发生了严重的山洪灾害,造成了惨重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山洪灾害在季节上存在极端不均匀性的分布,每年主汛期是山洪灾害多发期,受灾损失占全年总损失的95%以上,且在同一流域、同一年份可能发生多次山洪灾害。

麻醉效果+袪泡效果+润滑程度,显效:10~12分;有效:7~9分;一般:4~6分;无效:≤3分。

2.5 口感判定

由“差”到“好”分别为1~4分。

2.6 不良反应

分别记录两组出现的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

3 结果

3.1 麻醉效果比较

表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n(%)]

3.2 祛泡效果比较

实验组祛泡优良率为79.7%(231/29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28.3%(81/286),P<0.05,见表2。

表2 两组袪泡效果比较[n(%)]

3.3 润滑程度比较

实验组润滑优良率为93.1%(270/29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75.2%(215/286),P<0.01,见表3。

表3 两组润滑程度比较[n(%)]

3.4 综合效果比较

实验组综合效果优良率为94.5%(274/29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76.6%(219/286),P<0.05,见表4。

表4 两组综合效果比较[n(%)]

3.5 口感比较

实验组可口(好+可)率为97.2%(282/29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60.8%(174/286),P<0.05,见表5。

表5 两组口感判断结果比较[n(%)]

3.6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无一例出现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

4 讨论

为减轻电子鼻咽喉镜检查时,插镜对患者鼻腔及咽部的刺激,科研人员对内镜粗细、硬度等方面均做了很大改进,但即使是插入最细的内镜,仍会对咽喉部产生一定刺激,导致部分患者对检查产生恐惧。另外,内镜进入咽喉部,黏膜上附着的黏液泡沫影响观察,需不断吸引。国内大多采用咽喉部黏膜表面麻醉。1%盐酸丁卡因溶液有很强的黏膜穿透力和较强的局部麻醉作用,1~3 min起效,维持2~3 h[2],为耳鼻喉科最常用的黏膜表面麻醉药,但由于其毒性大(为普鲁卡因的10倍),临床上中毒[3~6]及过敏反应时有发生[7~9],致死病例亦有报道[3,4]。对于检查中的祛泡作用,在消化内镜检查时提及较多,但在鼻咽喉镜检查中尚未被提及,同时,检查时患者的舒适度(包括口感、进镜润滑程度)亦未被重视,在体现人性化服务方面尚显不足。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消化内镜检查中的成功应用[5]给我们以启示。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的处方组成包括盐酸达克罗宁、医用祛泡剂、羟甲基纤维素钠、稀盐酸、甜味剂、食用香精。盐酸达克罗宁为新型局部麻醉药,毒性和过敏反应发生率比丁卡因低15~20倍[2],中枢影响小,麻醉深度强,作用快而持久,无过敏反应,适用于黏膜麻醉。王连贵等[10]报告,使用1%盐酸达克罗宁溶液连续3次咽喉部黏膜喷洒7 min后,局部黏膜麻木感达100%,触之无感觉达90%,轻微针刺无疼痛感达80%。盐酸达克罗宁胶浆选用的医用祛泡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用量少而祛泡效果好,亲水性强,易于均匀分散在消化道黏膜上消除泡沫。目前,国内外祛泡剂使用情况较一致,常用的是二甲基硅油和二甲基聚硅氧烷。内镜检查前10 min口服祛泡剂,祛泡剂与泡沫接触后,可迅速降低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变为游离气体,达到消除泡沫、净化黏膜的目的。为使制剂具有一定粘稠度,吞咽时缓慢通过咽喉部及消化道而均匀粘着和涂布于黏膜上发挥麻醉、祛泡作用,而加入了一定量的羟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增稠剂,其化学性质稳定,不影响制剂中其他成分的药效。为使制剂稳定并保持一定酸碱度,加入了稀盐酸作为稳定剂。加入甜味剂和食用香精可以改善药物口感,体现人性化。

麻醉和检查时,患者均取坐位,表面麻醉药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与电子鼻咽喉镜沿同一路径自鼻腔或口腔进入咽喉部,充分利用了药物的麻醉、润滑及祛泡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的麻醉优良率为92.4%,祛泡优良率为79.7%,润滑优良率为93.1%,药物可口率为97.2%,综合效果优良率达94.5%,均优于1%盐酸丁卡因溶液。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盐酸达克罗宁胶浆集麻醉、润滑、祛泡作用于一体,口感好,毒性和过敏反应发生率低,操作简便,在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中可替代传统的盐酸丁卡因溶液。

[1]黄选兆,王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龚树生,任永功,项济生,等.丁卡因黏膜表面麻醉致严重全身毒性反应的救治预防[J].临床耳鼻咽喉杂志,1998(12):537-539.

[4]范敏,陈玉华.丁卡因中毒致死1例[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19):189.

[5]杨劼,旋志刚.1%丁卡因溶液鼻黏膜用药引起中毒1例[J].中国药事,2013(17):454.

[6]柯尊斌,刘大波,韩峰,等.丁卡因咽喉部表面麻醉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3例[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521-522.

[7]肖俊岭,应宏霞,张炳付.丁卡因致严重过敏性休克肺水肿1例[J].局部手术学杂志,2008(17):147.

[8]吴霞.1%丁卡因雾化吸入麻醉致过敏性喘息3例[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9.

[9]临床研究协作组.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诊疗中麻醉、润滑、祛泡效果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 (22):402-403.

[10]王连贵,袁勤保.1%达克罗宁内镜检查前表麻效果评价[J].内镜,1987(4):10.

R765.04+1

B

1671-1246(2015)09-0153-03

猜你喜欢
胶浆电子鼻卡因
基于电子鼻的肺癌无创检测研究
不同掺量下水泥与矿粉对沥青胶浆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①
高黏改性沥青胶浆黏弹性力学行为分析
沥青胶浆自愈合评价指标分析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飞到火星去“闻味儿”——神奇的电子鼻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TPS高粘改性沥青胶浆高温流变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