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的乐园

2015-10-20 15:45李梅影
辽河 2015年9期
关键词:蚱蜢后腿奶奶

李梅影

民兴河北岸学府路以南的道路东侧,长满茂密的野草。这片待动迁的土地,原是大水塘小学的旧址。现在,这里一片荒芜,杂草丛生。每当太阳初升,照例起床去早市,这是我一天工作的开始。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改变了行走路线。而这不经意的一次改变,却令我有了新发现。那个清晨,那片一人来高的杂草在晨曦中绿意舒展。我对于绿色的诱惑向来无力抗拒,脚步随目光走近。于是,童年的某个场景在我眼前重现。

绿色的草丛中,蟋蟀们聊得正欢,嗓门忽高忽低或短或长。这厢声音尖细叫声持续时间长的,仿佛两个掐架的妇人,语速快又各不相让;而那厢嗓门宏亮喋喋不休却半天得不到回应的,又好似饶舌的男子偏遇上了寡言的女子,交流不对等却也兴致不减;还有的窃窃私语,如恋爱中的情侣……一只全身绿色的小蚱蜢,透过草叶的缝隙,虎视眈眈的盯着我,它强大的后足紧紧抓住草叶,一副随时准备跳跃的姿态。小时候,孩子们常常喜欢去草丛中捉来这些小蚱蜢,两手捏住它的后腿,嘴里还会叽哩呱啦的唱着:“扁担勾(蚱蜢)挑水,蚂蚱煮饭,三叫驴(蝗虫中的一种)煎鸡蛋”。小蚱蜢乖乖地在孩子手中做挑水状,身体有节奏的运动。直至由于用力过猛,小蚱蜢的一条后腿从根部折断。蚱蜢拖着少了后腿的残缺之躯逃离,才会罢休。

丛生的杂草里,几株曼陀罗卓而不群。太阳已过头顶,它螺旋状的花蕾还紧紧闭合,有些像贪睡的孩童,不到太阳晒屁股决不肯睁眼。而紫色和粉红色的喇叭花却不同,毫不掩饰对阳光的仰慕之情,就那么喜气热闹的向着太阳开放。那一只只颜色鲜艳的小喇叭,吹奏的该是人间最美的乐章。基于此,我更喜欢叫它们朝颜,虽然不如喇叭花那样来得形象,但和它早开晚谢的习性以及朝霞般绚丽多彩的颜色也很契合。朝颜是缠绕植物,托起它们的是一些高大的灰菜和开紫花的大蓟。

看到灰菜我会不由自主的想起爷爷圈里的那两头黑克朗。它们最喜欢我用灰菜、马齿苋和苋菜熬成的野菜粥,如果再加一把米糠进去,它们更是两眼放光,吃得不亦乐乎。对于大蓟,乡下人称之为刺菜的植物,感情有些复杂。进入糖尿病的晚期,奶奶全身浮肿,皮肤呈透明状,皮下积水清晰可见,整个人成了弹指可破的水人。从小被奶奶带大的我,望着被病痛折磨的奶奶,内心更受着极大的煎熬。忽一日,爸爸打听到一个治疗浮肿的偏方:刺菜熬水可消肿。于是寻找刺菜就成了我生活的全部。已是晚秋,早过了刺菜生长的季节,以前遍地可见的刺菜,只剩风中摇曳的白茫茫的花朵,像极了奶奶的满头白发。

那些苍耳也无人打扰,长满刺的果实咄咄逼人。许是路边接满灰尘的缘故,它心型的叶片已经失去光泽。每到夏季,奶奶喜欢在早晨摘下大小适中的叶片阴干,傍晚再用阴干的叶片托起捣碎的指甲花,缠住我的纤纤十指。整个夏季,指甲上的一点红,是少女心中最绮丽的梦。一旁的青麻已经结籽,只有枝头还残留着少数黄花。曾几何时,长成后的青麻会被收割回去,经过浸泡后,扒下青麻的皮搓成粗粗细细的麻绳。纳鞋底,制绳索,爷爷奶奶用它串起乡间平凡琐碎的生活。现在,它终于可以不再承受扒皮之痛。拉拉秧还是张牙舞爪的模样,长满毛刺的青藤霸道地匍匐在其它植物身上,不小心碰到,就会给你留下一个血淋淋的印迹。

在这个隐蔽的乐园里,还生长着一些看起来营养不良的红蓼。乡下人不知道什么叫红蓼,只通俗地叫它狗尾巴花。长长的花穗,粉色的小花,沟畔地头到处可见它高大的身影。令我惊奇的是在一侧突起的土包上,赫然长着几株菇娘秧,植株不大,却挂满了大大小小的菇娘。这个发现令我有些兴奋,在乡下,每年奶奶都会在院子里随手栽几棵菇娘,往往不等果实成熟,就会被我偷偷摘下,小心去除肚里的籽实,只留薄薄一层皮,放在嘴里一咬,就发出呱呱的声音,奶奶慈爱的叫我“青蛙公主”。

萝藦借助青麻的力量,搭起凉棚,一边开花一边结果。椭圆型的果实似一个个拉长的棉桃,青色的外皮上疣状的斑点很是可爱。我还是喜欢叫它的小名老鸹瓢,像喊着前院二丫、后院四猴子一样随便自然。黑甜甜的身影也随处可见,干净的白色小花,黄豆大的果实还略显青涩。再过些日子,一串串紫色的果实成熟,它可是孩童时代排名第一的美味。菟丝子又把蛇一样的藤攀附在一株高大的绿色植物上。它是寄生植物,只能依靠淡黄色藤上的吸器缠绕住其它植物才能生存。对于这类寄生虫一样的植物,向来是爱憎分明。

芦苇、尚未长大的柳树、稗草、苦菜……还有那么多我熟悉却叫不出名字的花草,它们在这个美妙的早晨齐齐出现在我面前,令我有一种老友重逢的惊喜。俯下身子,回到草中间,回到熟悉的事物之间,仿佛从未远离,我们一直息息相通。

猜你喜欢
蚱蜢后腿奶奶
蚱蜢开门
给奶奶按摩
奶奶喊你吃饭啦
奶奶驾到
找腿
蚱蜢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铺天盖地
五大问题拖改革后腿
我家也有奶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