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2015-10-21 16:40赵国伍
医药与保健 2015年3期
关键词:西比灵椎动脉型颈椎病推拿

赵国伍

【摘   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们选取2011年6月—2013年8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8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口服西比灵治疗)与观察组54例(采用针灸、推拿方法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4%,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针炙与推拿方法应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有效纠正了患者椎體关节错位症状,改善了患者脑部血液循环与脑部血氧供应,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针灸;推拿;西比灵;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 A

椎动脉型颈椎病在颈椎病中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其是由于颈椎呈退行性改变而引起椎动脉对脑部供血不足所致[1],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眩晕;头痛;颈部疼痛;记忆力减退等,若病情严重时,可引发患者出现视力、发音障碍;猝倒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2]。为了探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途径,本文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54例,采用针灸、推拿方法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1年6月—2013年8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8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36例;年龄在32-71岁,平均年龄为(47.6±11.4)岁;病程在(0.4-13)年,平均病程为(3.7±2.5)年;病情程度分为:中度41例;重度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5例,女39例;年龄在37-68岁,平均年龄为(48.2±10.6)岁;病程在(0.2-15)年,平均病程为(4.1±2.7)年;病情程度分为:中度38例;重度16例。排除标准:其他原因所致眩晕患者;合并有严重内科疾病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西比灵5mg口服,日2次,14天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推拿方法治疗。(1)针灸方法:取穴:百会穴;颈4-7夹脊穴;风池穴。患者取坐位,使用毫针,颈夹脊穴以75度角沿脊柱方向进针,达25mm为度;风池穴向鼻尖方向直刺达30mm为度;百会穴以15度角向前进针,达25mm为度。进针后均行提、插、捻、转,使针刺快速得气,间隔10分钟运针1次,每次治疗30分钟,日1次,2周为一个疗程。(2)推拿方法:患者取坐位,将颈康膏涂抹于颈部,先以轻柔手法使颈部肌肉放松,将双手中指指腹放置在风池穴处,逐渐加力按压,患者有酸胀感后,两中指做逆时针按揉,以酸胀感由头部的外侧传导至前外侧为度;将右手拇指的指腹放置在患者百会穴上,以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按揉100次;再用揉滚搓拿手法使颈背部的胸锁乳突肌、斜方肌、韧带等放松,两手拇指放置在两侧的风池穴处,余指放置在领下,将患者颈部用力向上拨伸,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同时将其头部向两侧各旋转达40度,连续做3次,以纠正椎体关节错位、拨正颈椎棘突。揉按内关时,拇指端向上则为泻;拇指端向下则为补。根据患者头痛部位不同,选择加按风府、头维、太阳、印堂等穴位;若患者伴有视力障碍症状,可加按睛明、攒竹两穴;若患者伴有耳聋、耳鸣症状,可加按听会、听宫两穴并鸣天鼓;若患者项背疼痛,可加按肩贞、肩外俞、秉风、天宗等穴,同时拿肩井;每日1次,14天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后恢复效果[3]。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与阳性体征消失;头部能正常活动。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与阳性体征明显改善;头晕症状明显减轻;头部能够正常活动。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与阳性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输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较行卡方检验,a=0.05确定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恢复结果比较: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4%,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椎体半脱位、颈椎骨刺等对椎体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产生刺激,致使椎动脉血管发生痉挛或因压迫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椎基底动脉血供不足所致,鉴于其复杂病理机制,单一治疗方法较难达到理想效果,只有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才能够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中医学上属于疼痛、眩晕等范畴,中医认为其是由于颈部劳伤,致肝肾亏虚、筋脉失养所致。国内大量研究结果证实[4]:针灸能够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促进椎动脉与神经根无菌性炎症吸收与消散,改善血液循环。笔者选择百会、风池、夹脊等穴位行针刺,其可达到宣畅气血、调理脏腑、平衡阴阳、通利关节的作用,从而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疼痛、眩晕等症状。推拿可放松肌肉痉挛,促使错位逆乱组织与关节回纳,从而达到理筋整复、舒筋通络的目的[5]。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结合应用,相得益彰,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从而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痛苦。而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虽然短时间内能够缓解患者眩晕等症状,但长时间使得,其不但副作用大,而且也会因机体出现耐药性而失去作用。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与王锐等人研究结果相符[6],这一结果提示出:采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在舒筋活血的同时使错位的关节与组织得到回纳,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海华,郭少英.颈椎病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04):449-451.

[2] 王正英.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8(02):51.

[3] 李庆兵,郑鑫磊,冯跃,等.罗才贵教授治疗颈椎病经验浅析[J].西部中医药,2012,25(10):49-50.

[4] 许久军.针推结合治疗颈椎病109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04):84-85.

[5] 方雄平.针灸推拿配合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2):41-42.

[6] 王锐.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08):4772.

猜你喜欢
西比灵椎动脉型颈椎病推拿
天麻胶囊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观察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
推拿手法在产后尿潴留防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黛立新与西比灵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