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2015-10-21 14:56姚勇
医药与保健 2015年3期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性

姚勇

【摘   要】 目的  研究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临床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02月—2012年0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均接受术后随访调查,随访时间为8-24个月,平均随访(15.24±3.02)个月。髋关节Harris 评分得(78.80±6.24)分,临床效果:优者12例,良者53例,中者9例,优良率约为87.84%。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于临床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甚是满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放心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A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骨外科临床尤为常见的一种骨折[1],现选择2011年02月—2012年0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一步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02月—2012年0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包括31例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为64-89岁,平均年龄(74.52±5.02)岁。根据股骨粗隆间骨折 Evans-Jensen进行分类,均属于不稳定型骨折,其中Ⅲ型者48例,IV型者36例。

1.2  方法  本组74例患者中,6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68例患者实施人工双极头髋关节置换术。选择骨水泥型加长柄假体作为股骨假体,均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将皮肤、皮下组织依次切开,顺着肌纤维走向将臀大肌劈开,注意对坐骨神经的保护,把外旋肌群从关节囊上推开,并且将关节囊切开,使股骨头、股骨颈得以显露出来。在小转子上面1.5厘米部位截骨,将碎骨片、股骨头取出,再把髋臼内的软组织彻底清除掉,让髋关节屈膝、内旋、内收以及屈曲90度[2],让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有效显露出来,利用开路器顺着股骨干方向进行开口。通过股骨近端髓腔锉对髓腔进行扩大处理,直到达到合适大小,插入假体试模测试髋关节活动度、肢体长度以及前倾角,选择适宜的双极人工股骨头假体,灌注骨水泥,放置已经确定的人工股骨干加长柄。等到假体稳定后,测试肢体长度、关节稳定性确定无误后,放置股骨头,将髋关节准确复位,检查髋关节活动度是否出现异常,有效止血、冲洗后,安放一枚负压引流管,然后依次将手术切口关闭。

1.3  评分标准  参考Harris评分标准对本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满分有100分,优的分值为90-100分;良的分值为80-89;中的分值为70-79;差的分值为79分以下。

2  结果

本组74例患者均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时间在46-122分钟之间,平均时间(65.74±3.03)分钟。全部患者在术中、术后均接受一定量的输血,输血量为210-1250ml,平均输血量为(580.58±54.36)ml。下地負重行走时间为4-10天,平均时间(6.02±1.10)天。全部患者均接受术后随访调查,随访时间为8-24个月,平均随访(15.24±3.02)个月。其中,5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6.76%,全部患者没有出现假体脱位、感染以及松动等临床并发症。髋关节Harris 评分得(78.80±6.24)分,临床效果:优者12例,良者53例,中者9例,优良率约为87.84%。

3  讨论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目的是重建恢复髋关节的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让患者及早活动,进而降低褥疮、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以及肢体废用性萎缩等临床并发症的产生[3]。随着假体设计的逐渐改进、手术技术的逐渐完善,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越来越成熟,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重要措施[4]。本次研究结果中,患者髋关节 Harris 评分为(78.80±6.24)分,临床治疗的优良率约为87.84%。由此我们发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术后髋关节功能的评分,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并且没有出现假体脱位、感染以及松动等临床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同时,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为(65.74±3.03)分钟,输血量平均为(580.58±54.36)ml,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并且患者术后下地负重行走时间平均为(6.02±1.10)天,减少了卧床时间[5]。综上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于临床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甚是满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放心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亚平,路通.人工髋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52):8961-8962.

[2] 邵明,毕郑刚,贺胜,等.人工关节置换与髓内钉固定治疗高龄严重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5):402-406.

[3] 宋成,张季凯.李伟阳.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国实用医药,2011,4(2):126-127.

[4] 吴兵,王春辉,姜曙祥,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AO分型与治疗对策[J].中国矫形外科,2005,13(10):731-734.

[5] 李忠,张堃,同志超.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1):85-86.

猜你喜欢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股骨颈量化截骨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自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PFNA内固定失败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