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疗效研究

2015-10-21 14:56王德
医药与保健 2015年3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

王德

【摘   要】 目的  探讨采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就诊顺序号将我院收治的94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湿性换药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VSD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72%,观察组为97.8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溃疡灶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可促使创面快速愈合,减少换药次数,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糖尿病足;封闭负压引流;溃疡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B

糖尿病足是一种因糖尿病神经与血管病变而引发的下肢病变,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易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或死亡。有研究证实[1],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危险性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其发生足溃疡的比例高达15%左右。通常情况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本病疗效不佳,患者的截肢率和死亡率较高。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是一种可促使创面快速愈合的全新疗法,适用于各种慢性难治性创面,疗效较好[2]。本次研究探讨了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94例,均符合符合《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诊治》中确定的诊断标准[3];Wagner分级法分级为2~4级;患足血供良好,踝肱指数为0.7~1.2。排除正接受化疗、激素或透析治疗者;溃疡恶变或癌性溃疡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12%者。按就诊顺序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其中对照组有男25例,女22例;年龄38~87岁,平均(64.8±13.7)岁;糖尿病病程2~37年,平均(15.2±9.8)年;糖尿病足潰疡病程4~718d,平均(30.5±6.4)d。观察组有男27例,女20例;年龄36~85岁,平均(63.9±14.1)岁;糖尿病病程3~35年,平均(14.9±9.6)年;糖尿病足溃疡病程3~722d,平均(31.2±6.3)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湿性换药法进行治疗,在感染期切开脓腔,采用脂质水胶体敷料引流;于清创早期使用纳米晶体龈敷料和(或)水凝胶敷料。于组织修复期将溃疡糊注入切口中,使用水胶体敷料覆盖其表面;于上皮修复期使用藻酸盐与水胶体敷料行封闭包扎。

观察组则采用VSD技术治疗,尽早彻底清创,及时开放腔道;按照伤口大小与形状修剪薄膜和医用泡沫,准备多侧孔引流管;创面和VSD敷料使用生物半透膜覆盖和封闭;与负压装置相连并保持-125~-250mmHg的负压状态,持续负压吸引7~14d。

1.3  疗效评价指标[4]  治愈:3周内创面完全愈合且表皮覆盖良好,无需更换敷料;显效:创面面积缩小50%以上,分泌物减少,需更换敷料,3~5周内伤口愈合;有效:创面面积缩小,需更换敷料,6~12周内伤口愈合;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72%,观察组为97.87%,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  观察组的溃疡灶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VSD是一种较新颖的创面治疗技术,目前已广泛用于慢性溃疡、体表脓肿、压疮烧伤和术后伤口感染等多方面的治疗[5]。在糖尿病足的治疗方面,临床上常采用多次清创和换药等传统方案进行处理,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时则采用植皮或皮瓣封闭创面,以促使创面早日愈合。这一治疗方法周期较长,疗效不佳,易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引发骨髓炎或脓肿,截肢风险较高。因此,探寻有效的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可促使创面快速愈合,减少换药次数,缩短住院及康复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衡德忠,马小松,杜中华,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胰岛素冲洗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5):2783-2784.

[2] 王金龙,徐斌,王兵.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8):597-598.

[3] 李仕明.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1.

[4] 喻自峰,方志辉.封闭式负压引流在糖尿病足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3):309-310.

[5] 焦娇,王鹏华,褚月颉,等.封闭负压引流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机制的研究[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4(1):10-14.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做好六个方面促进糖尿病足康复
都是“溃疡”惹的祸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