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点及其临床分析

2015-10-21 17:27蒋胜兰龙智段磊谢作荣王富伟陈坤黄佑飞
医药与保健 2015年3期
关键词:流行特征临床表现预防措施

蒋胜兰 龙智 段磊 谢作荣 王富伟 陈坤 黄佑飞

【摘   要】 目的  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发病规律,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132例乙脑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抗病毒、对症,预防并发症,并根据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有效观察,并统计出治疗效果。结果  乙脑患者具体的临床症状为:发热、抽搐、意识障碍等;患者经过治疗后,出现痊愈、好转、后遗症、死亡的患者分别为56例、34例、28例、1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2%。结论  对乙脑患者进行早期、足量、短疗程应用的治疗,并加强护理措施的实行,有效预防、治疗相关并发症,能够进一步提高乙脑的诊治能力,降低乙脑的致残率、死亡率。

【关键词】 乙型脑炎;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分析;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512.32    【文献标识码】 B

现将我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乙脑病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儿科、神经内科等科室,通过《中国疾病监测管理信息系统、中国疾病监测乙脑专病报告系统》报告。

1.2  流行病学特点  ①地区分布:昭通市昭阳区49例,鲁甸县15例,彝良县21例,大关县13例,永善县12例,盐津县4例。贵州省威宁县11例;巧家县2例;②时间分布:6月9例,7月17例,8月56例,9月39例,10月9例,11月2例;③人群分布:男性78例,女性54例;1岁以下2例,6岁以下25例,16岁以下53例,26岁以下22例,36岁以下9例,46岁以下7例,56岁5例,66岁4例,67岁以上3例;散居儿童31例,大、中、小学生65例,农民28例,其他7例;④乙脑疫苗预防接种2例。

2  结果

2.1  患者经过治疗后,出现痊愈、好转、后遗症、死亡的患者分别为56例、34例、28例、1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2%。

2.2  临床表现  起病急病程短115例,短者数小时,大部分1-3天。15例在3天以上,2例不详;发热体温在117例,39℃—41℃之间或以上者,13例在38℃-39℃之间,2例<38℃;头痛101例;头晕93例;恶心63例;呕吐53例,呈喷射性呕吐23例;精神委靡109例;嗜睡101例;烦躁80例;惊厥45例;意识障碍67例;抽搐43例(局部抽搐22例,反复抽搐21例),腹痛23例;腹泻14例。

2.3  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25例,胃肠道出血4例;肺不张1例。

2.4  实验室检查  ①周围白细胞总数<5.0×109/L9例,5.0-10.0×109/L 19例,11-20.0×109/L 76例,占52.34%,>20.0×109/L 18例,占13.08%。②脑脊液白细胞数增高≤50×106/L38例,占26.17%,50-500×106/L 87例,占70.09%,≥500×106/L4例,占3.74%;糖正常118例,轻度升高9例,蛋白正常117例,轻度升高15例。③JE—IgM抗体检查血清JE—IgM阳性76例,脑脊液JE—IgM阳性35例,两者阳性15例[1]。

2.5  治疗  ①治疗原则主要是抗病毒、预防并发症。②主要方法:一是在疾病早期应用广谱抗病毒药物:病毒唑或双嘧达莫治疗1-3周;二是对危重病例、昏迷抽搐伴有呼吸衰竭者,给予纳洛酮治疗1周。三是强调综合治疗,注意防治脑水肿,镇静、降温、控制并发感染。③结果痊愈56例,好转34例,后遗症28例,死亡14例[2]。

2.6 统计分析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主要临床表现、检验检测结果、描述发病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  讨论

乙脑是一种由虫媒传播的严重急性传染病,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也比较困难,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应与以下疾病鑒别。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②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起病前身体健康欠佳,可能发现肺部结核病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脑脊液含糖量及氯化物降低,放置后可有薄膜形成,有时涂片抗酸染色,可检出结核菌[3]。

乙脑治疗除了强调综合的一般治疗、对症处理,目前还有肯定疗效的首推抗病毒药物无环鸟苷,该药分子量小,50%可通过血脑屏障,该药毒性低,副作用小[4]。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保护血脑屏障,抑制脱水剂所致的反跳作用;防止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有害物质,所以,主张早期、足量、短疗程应用。此外,加强护理,预防治疗并发症。在当前无特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乙型脑炎的流行季节早期发现疑似病例和重症病例,不失时机地采取以抗病毒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环节[5]。

因此,预防普及接种乙脑疫苗对于保护中小学生托幼机构(散居)儿童健康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于晓燕.流行性宜兴脑炎42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23):301-334.

[2] 刘欣玉,等.医闹病毒包膜蛋白可溶性表达及纯化[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4,(7):248-264.

[3] 张振国.医闹减毒活疫苗效果及安全性评估[J].河北医药,2014,(3):298-309.

[4] 梁国栋.我国医闹病毒研究取得长足进展[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9,23(4):229-238.

[5] 詹玮.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经济负担的经典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25-136.

猜你喜欢
流行特征临床表现预防措施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2008—2015年漳州市诏安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天津市武清区成人亚临床甲减的筛查分析
91例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临床分析
大肠埃希菌肠道外感染及其治疗的研究近况
成团泛菌感染及其诊治的研究近况
2008~2012年龙城区细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对比分析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