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患者行改良型横切口根治术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2015-10-21 17:27孙鹏燕
医药与保健 2015年3期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直肠癌

孙鹏燕

【摘   要】 目的  探究直肠癌患者在行改良型横切口根治术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行改良型横切口根治术的直肠癌的患者,归纳护理经验,规定护理措施。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20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10例,手术顺利进行,发生切口液化1例,没有吻合口漏、切口疝、下肢静脉栓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行改良型横切口根治术治疗直肠癌,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明显的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 直肠癌;改良型横切口根治术;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35.3+7    【文献标识码】 A

直肠癌是指位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消化道的癌肿中,直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约占胃肠道癌中的25.9%[1]。导致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可分为相对危险与绝对危险两类。大多数流行病资料表明结肠癌与总的脂肪消耗量相关[2]。遗传也是一重要因素。现阶段,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案是外科手术。选择30例直肠癌患者行改良型横切口根治术,同时术后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已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30例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其中,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从40-65岁,平均年龄为55.8岁,体重从50-75kg,平均体重为57.4kg。患者均经过病理活检确诊。

1.2  手术方法  在全身麻醉下,常规的消毒、铺巾,在耻骨与脐中间确定切口,将皮下的组织分离,将筋膜切开,不要将腹直肌切断,在两腹直肌间用止血钳分离,将腹膜充分暴露,将腹膜纵行切开。腹腔内的脏器全面探查后,将乙状结肠游离,将直肠的侧韧带切断,切除直肠,充分止血,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会阴部的手术组分层缝合切口[3]。

1.3  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心理干预:患者心理存在较为普遍的焦虑,护士需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讲解手术的治疗方案、可能存在的一些并发症,增强信心,配合手术治疗。(2)术前准备:在术前3天普遍应用肠内营养制剂;在术前1 天,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4]。

1.3.2  术中护理  充分麻醉后,控制术中的输液量。维持患者的正常体温[5]。

1.3.3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术后遵循少量多餐的进食原则,在术后第1天,主要目的是刺激肠道的蠕动;在第2天可增加食物的摄入量;鼓励进行早期的下床活动或床上活动,早期活动不仅有利于胃肠道的蠕动,而且减少肺部的感染。镇痛也是术后恢复的重要一环,患者术后均安置镇痛泵,患者的术后没有明显的不适。(2)切口的护理。在本次研究中,存有切口脂肪液化1例,其原因可能与高龄,术前的营养状态差相关。在护理此类的创口时,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及时换药,避免发生创口的感染。积极的采用其他护理措施:给予积极的肠外营养,改善全身的状态。本次研究应用的横切口,保持腹壁在最大程度上的完整性,且损伤的神经较少。 (3)出院指导。逐渐的恢复到正常的饮食;注意切口的保护;防止突然增高的腹压,预防发生造口旁疝。

2  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20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10例,手术顺利进行,发生切口液化1例,没有吻合口漏、切口疝、下肢静脉栓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见表1。

3  讨论

直肠癌是指位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消化道的癌肿中,直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在大肠癌中,直肠癌占60%-70%,在直肠肛管癌中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肠是癌肿的好发部位,约占75%,因此从总体而言约有半数大肠癌位于直肠指诊检查可及范围之内。在临床上早期常无症状,或者症状无特异,因而常不引起病员和初诊医师的重视。多数病员早期可有排便习惯改变和便血,呈现便频、排便不尽感[6]。

随着微创外科的不断发生,选择手术的入路越来越受到重视。较少的创伤、充分的术野是良好的手术入路的主要要求。较为满意的腹部切口,需要充分的暴露术野,减少组织的创伤,且利于实施手术[7]。在直肠癌根治术最常用的切口是正中切口,其主要的优点:出血量少、损伤面较小、切开、缝合迅速,利于延长切口,但易于发生切口疝。现阶段,腹部横切口的优点不断被发现,应用日益增加,采用改良型的横切口,同时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术后的并发症大大减少,缩短住院时间[8]。

本次研究发现,应用改良型横切口的直肠癌手术,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且疼痛较轻、暴露较好。围手术期护理中,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缓解了患者的焦虑的心理,明显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增强营养状态。

综上所述,行改良型横切口根治术治疗直肠癌,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明显的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展,汪晓东,李立,等.结直肠外科快速康复模式加速直肠癌术后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8,11(6):551-553.

[2] 叶丽群.快速康复护理对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5):1832-1833,1838.

[3] 張宏,欧结弟,曾茹英,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z1):36.

[4] 肖娟,李敏,张晨,等.胃肠肿瘤63例围手术期快速外科康复护理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123-124.

[5] 韩智.论结肠癌、直肠癌的外科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8):163,184.

[6] 上官丽娟.结直肠癌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8):1254-1255.

[7] 尹鹤松.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74例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04(10):61-62.

[8] 姜滔,艾平.直肠癌64例治疗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04(12):81-82.

猜你喜欢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直肠癌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及促进术后康复中的效果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JCI标准联合快速康复护理对肝包虫病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
快速康复护理对肝包虫病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阑尾炎围术期50例中的应用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
PTEN和Notch1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