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体会

2015-10-21 20:28郭丽娟申艳艳
医药与保健 2015年3期
关键词:护理

郭丽娟 申艳艳

【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7例APL合并DIC患者,APL采用口服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诱导分化治疗,DIC治疗通过单用替代疗法。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接受全方位的护理措施,现观察上述患者的疗效。结果  43例APL合并DIC患者经11-30d治疗后诱导缓解,凝血功能恢复正常而出院,4例APL合并DIC患者死亡,治疗成功率为91.49%。结论  本研究采取的治疗、护理措施治疗APL合并DIC可以取得理想疗效。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APL是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类型,其发病率约占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10%,约占急性白血病的6%-9%[1,2]。在APL患者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易合并DIC,从而导致患者发生广泛而严重的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探索APL合并DIC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是当前研究血液病学研究的重要方向[3]。本研究即旨在探讨APL合并DIC的有效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APL的诊断标准[4],并且在APL基础上发生DIC,其中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13-72岁,平均(39±15)岁;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包括鼻衄29例,牙龈出血24例,阴道流血17例,黑便14例,血尿5例。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APL采用口服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诱导分化治疗,DIC治疗通过单用替代疗法。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如下:患者合并肝功能异常时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患者白细胞计数>20×109/L时给予羟基脲或三尖杉酯碱治疗;颅内出血患者给予甘露醇、呋塞米治疗,并适时输注血小板、新鲜血浆。

1.2.2  护理措施  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全方位的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APL合并DIC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导致患者常表现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因此在对APL合并DIC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向患者分析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药物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此外,与一般患者相比,APL合并DIC患者的心理活动更为复杂,且随着病情变化随之发生心理演变,甚至产生悲观、绝望、厌世情绪,医护人员此时应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与同情,并认真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及心理活动特点,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安慰、疏导、劝说。②防治出血护理:针对血小板计数<20×109/L的患者或者伴随有出血的患者,注意应给予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标;观察患者是否合并有呕血、便血、尿血、阴道出血等情况;观察患者鼻腔、皮肤粘膜、口腔、牙龈有无出血;进食尽量选择温凉少渣甚至无渣软食,禁食粗糙、坚硬、刺激性强的食品;多食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必要情况下遵医嘱使用缓泻剂;警惕患者出现颅内出血症状如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一旦发生这些症状立即给予患者必要的影像学检查,颅内出血确诊后立即给予必要的治疗措施。此外,嘱咐患者不要抠鼻子、刷牙用软毛刷、勤剪指甲等。③抗凝治疗护理:临床上常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APL合并DIC患者,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如下护理措施:将低分子肝素放置在阴凉干燥处,使用时现用现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单独通路给药,避免低分子肝素与其他药物合用后发生效价降低或配伍禁忌;控制滴注速度,并严格交接班;在使用低分子肝素过程中,如果DIC症状及体征得到纠正,说明肝素剂量较合适,如果出血症状加重甚至发生自发性出血,这要考虑低分子肝素剂量过大的可能,并立即给予处置措施。④防治感染护理:化疗骨髓抑制导致患者白细胞计数降低明显,因此在治疗APL合并DIC患者过程中应注意防治感染,其措施有对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加强通风,保持室温稳定在20-22℃,保持相对湿度稳定在50%-60%;做好消毒措施,每日用1/100次氯酸钠消毒液对地面、墙壁、桌椅进行擦拭,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房间≥1次;加强对皮肤、肛门、口腔的护理,高热出汗后及时擦浴、更衣,以保证皮肤清洁、干燥,肛门清洗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漱口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者饱和氯化钠溶液;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措施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必要情况下给予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以达到缩短粒细胞缺乏期的目的。在患者合并有感染的情况下,及时给予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2  结果

47例APL合并DIC患者,43例经11-30d治疗后诱导缓解,凝血功能恢复正常而出院,4例患者死亡,治疗成功率为91.49%。

3  讨论

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AML,其病情常来势凶猛,易并发感染、出血、DIC等并发症,因此其死亡率相对较高。DIC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严重出血综合征,其特点是患者凝血功能亢进,微血管内出现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着,血小板与凝血因子消耗性减少导致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因此其病情复杂、预后凶险,是APL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亦是APL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5,6]。

在APL合并DIC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7,8]。本研究中我们共收集47例APL合并DIC患者,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再接受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如心理护理、防治出血护理、抗凝治疗护理、防治感染护理等,其中心理护理可以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信心;防治出血护理有利于早期发现患者是否发生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并及时给予必要的治疗措施;抗凝治疗护理保证低分子肝素发挥有效的抗凝作用;防治感染护理避免患者发生社区感染、医院感染等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47例APL合并DIC患者,43例经11-30d治疗后诱导缓解,凝血功能恢复正常而出院,4例患者死亡,治療成功率为91.49%。综上所述,本研究采取的治疗、护理措施治疗APL合并DIC可以取得理想疗效,从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丽丽,孙玲.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及序贯治疗方案的临床观察[J].白血病?淋巴瘤,2013,22(9):545-547.

[2] 杨力,胡彩华,董剑明,等.2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浸润临床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3):261-263.

[3] 陈进,季美华,张瑾,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2例临床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3):209-210.

[4] 沈志祥.《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14年版)》解读[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35(5):478.

[5] 徐晓东,张蓓蓓,颜霞,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36-38.

[6] 方永光,黄世林,成玉斌,等.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DIC的临床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23(5):562-563.

[7] 陈玉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DIC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2):231-232.

[8] 金妍阅.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DIC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813-3814.

猜你喜欢
护理
护理札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