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5-10-21 20:28李璐
医药与保健 2015年3期
关键词: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冠心病

李璐

【摘   要】 目的  观察分析在冠心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冠心病患者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冠心病;优质护理;常规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的是心脏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临床表现主要有出汗、心悸、气短、心前区放射性疼痛、心率加快等[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为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还需应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本文选取8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入院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3例男性,39例女性,年龄41-78岁,病程1-16年。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WHO制定关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且经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排除认知障碍、心功能不全、精神疾病等患者。按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积极配合研究,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两组冠心病患者均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方法主要包括:

1.2.1  一般护理  一般护理主要有:每天打扫患者病房,保持病房和病床干净和整洁,定期消毒、通风;对于需长期卧床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其翻身和进食,以防发生褥疮并发症,以及确保患者营养,还需加强护理不能自理生活的患者;严格监督和控制患者用药,按照医嘱指导其正确用药,若出现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及时报告临床医生,以给予对症治疗,改善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2]。

1.2.2  心理护理  冠心病是需长期治疗的疾病,患病后患者需花费大量时间和医疗费进行治疗,因此极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对于出现不良心理反应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安慰、鼓励,积极主动的和其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出现的不良心理反应和原因,耐心聆听患者倾诉,并给予适当意见,也可以通过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预后、成功案例等,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3]。

1.2.3  饮食护理  患病后,患者极易因疾病影响食欲不佳的,因此护理人员应合理改善患者饮食结构,并指导患者家属合理搭配食物,补充充足营养,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多饮水,以补充水分,并嘱咐其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及多食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食物,并严格遵循“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饮食原则。此外,严禁患者食辛辣、寒凉、油炸等刺激性食物[4]。

1.2.4  康复护理  护理人员选择最佳时间,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即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进行慢跑、慢走、游泳等有氧运动训练,训练时严禁超过运动耐受量,以免过度负荷,不能满足康复训练需求。适量运动锻炼后,严禁患者在温差大的地方沐浴,以免刺激心脏。除此之外,还需指导患者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和习惯,严禁烟酒,从而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

1.3  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情况,作为护理效果评定依据。采用SAS、SDS量表对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值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好。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康复出院,应用相应护理后,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脂质代谢异常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以致降低患者机体功能,并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需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才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5]。在临床上,若经给予患者对症治疗,而不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极易增加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所以,为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冠心病患者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优质护理。本文选取82例冠心病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冠心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和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代璐.48例冠心病的临床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4,35(06):1283.

[2] 王永荣,邓疆燕,管学云,等.心理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22-23.

[3] 王瑞英.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06):1181-1183.

[4] 李萌,关文颖.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0):174-176.

[5] 陆新芬,严忠慧.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1):128-131.

[6] 尹相华,袁晓英,姜翠梅.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09):83-84.

[7] 王海玲.门诊老年患者输液的整体护理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0):117-130.

[8] 陈虹.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浅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02):78-79.

猜你喜欢
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