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分析

2015-10-21 22:59郭亚
医药与保健 2015年3期
关键词:生化检验急诊可行性

郭亚

【摘   要】 目的  探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试验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每位患者的血液样本,分为2支,1支血液样本中加入肝素抗凝剂,1支不加,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分析患者的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的急诊生化项目。结果  90例患者中血清和血浆中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尿素以及二氧化碳的浓度无显著差异;血浆中钾元素浓度和血清中的钾元素平均浓度相比较低(P<0.05);血清中葡萄糖含量和血浆中相比较低(P<0.05)。结论  肝素可以防止血液的凝固,在短时间内进行分离标本,降低血溶发生,其优势在于不容易生发溶血现象、分离快速等,因此在多种生化项目的检验尤其是急诊中可以使用肝素抗凝血浆代替血清。

【关键词】 肝素抗凝血浆;生化检验;可行性;急诊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传统血清标本分离方法因为速度慢严重影响了检验报告的及时发出,在分离过程中很容易破坏血液中的有形成分,而且传统方法制备出的血清因为含有大量纤维蛋白凝丝,从而堵塞管道和样品针,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近年来,检验试剂、检验仪器等都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替和更加先进,不同种类的自动化分析检测装备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检验分析的速度,并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但是目前临床检验中血液样本前处理技术仍然没有太大的突破,对于需要加快检验分析速度的急诊患者来说,无疑是制约及时抢救的因素。本研究则主要分析探讨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中使用的可行性,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试验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21-67岁,平均43.9±3.7岁。选择的患者的范围包括了需要进行生化检验的急诊所有科室,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对每位患者采用静脉抽血方法进行样本的采集,在清晨空腹时进行,每位患者血液样本采集量为6ml,分别放置在普通试管和含有肝素抗凝剂的试管中,3ml/支。将含有肝素抗凝剂的试管混合均匀,然后进行离心(3000rpm/15min),分离血浆备用;普通试管中血液凝固后,将试管放置在恒温水箱中(37℃/30min),然后离心(3000rpm/15min)分离血清备用。将两份样本中的脂血、杂志、溶血等去除,然后进行测定分析,每份样品检测3次,结果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检测指标  测定血液中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镁离子、葡萄糖、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含量。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x±s表示,组间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具体检测结果见表1。

根据表1可知,90例患者中血清和血浆中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尿素以及二氧化碳的浓度无显著差异;血浆中钾元素浓度和血清中的钾元素平均浓度相比较低(P<0.05);血清中葡萄糖含量和血浆中葡萄糖含量相比较低(P<0.05)。

3  讨论

肝素属于硫酸粘多糖的一种,其分子量高达15000,其主要功能是抗凝,能够和抗凝血酶結合,促进PF3、ⅠXa、Ⅷ之间相互作用,以及促进抗凝血酶Ⅲ对丝氨酸蛋白酶的灭活,从而廵凝血酶合成[1]。此外,肝素还能对抗凝血酶的自我催化作用,抑制凝血因子X的功能,因此不会影响测定结果。在临床中,肝素常用的检测标本是静脉血清,静脉血清也常常作为临床诊断和设定正常参考值的依据,但是因为血清分离时间过长,血细胞会在这个时间段完成凝血、生理代谢、离心等生化反应,从而出现变形,导致血细胞受损,影响一些项目检验的准确性,而且因为时间的增长,这种现象会加剧[2]。但肝素在血液的升华检验中的应用,不会导致血凝,不仅能够降低急诊生化检验所需要的时间,还能提供更可靠、准确性更高的检验结果,从而帮助降低急诊抢救的死亡率[3]。

本研究中,我们对肝素抗凝血浆和血清进行了十个项目的检验,并且对整个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肝素和抗凝血酶结合,从而促进了抗凝血酶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效果,肝素抗凝血浆还能对抗凝血酶生成,防止血小板凝聚,从而防止血液凝固。检测结果显示,葡萄糖和钾离子浓度有较大的差异,这是因为血液凝固时,血小板形态受损,血小板中的钾离子被释放出来,和细胞外钾离子交换,导致血浆中钾离子浓度和血清中钾离子浓度相比明显降低[4,5];血清进行长时间分离后,红细胞膜因为较好的通透性,以及细胞内外钾离子存在浓度差,会使细胞内钾离子透过细胞膜到细胞外,血清中钾离子浓度升高。此外,一些红细胞在血液样本进行离心时受到破坏,从而使得血浆中的固体物质相比血清要高,血浆会发生稀释,从而降低钾离子浓度,血清和血浆的钾离子浓度差恒定为0.25mmol/L[6]。研究中通过对90例患者的血清和血浆钾进行t检验,对比差异不明显,这也显示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同时,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和血清相比差异也比较显著(P<0.05),而且我们观察标本稳定性时发现,临床测定使用血浆效果更显著,用这种方法也能够保证测定结果更接近实际水平,这符合WHO使用血浆糖水平为标准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综上所述,肝素具有的抗凝作用可以有效防止血液凝固和溶血现象,从而能够及时对标本进行分离,而且血浆钾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身体内的实际情况,应用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瑞凇.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3(04):168-170.

[2] 翁锡泉.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2,18(02):4142-4143.

[3] 李秀红,王丽,王小凤.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5(03):83.

[4] 李立昕.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09(21):110-111.

[5] 邹单东.临床实验室分析前静脉采血常见问题分析和质量改进[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07(17):13-14.

[6] 覃元锋.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04):14-15.

猜你喜欢
生化检验急诊可行性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干扰及纠正性回归分析
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急诊输液护理中的风险成因与护理对策分析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