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3年门诊处方点评概况及典型不合理问题分析

2015-10-21 22:59邓思韵杨樱梁嘉俊
医药与保健 2015年3期
关键词:处方点评合理用药门诊

邓思韵 杨樱 梁嘉俊

【摘   要】 目的  总结我院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分析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情况,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每季度选一天随机抽取门诊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的相关标准进行处方合理性评价,对比2013年四个季度获得的点评数据,并分析其中较为突出的不合理问题。结果  我院不合理处方中多数是不规范处方,且以“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问题最为突出。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药学部在坚持处方点评的前提下,还需与医院相关部门合作,加强处方管理制度,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进一步提高处方的规范性及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 门诊;处方点评;不合理问题分析;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194    【文献标识码】 A

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处方点评结果可有效反映一家医院的处方质量及临床合理用药水平。自2010年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1]实施起,我院根据规范中的相关规定,结合《处方管理办法》[2],从实际出发,建立院内的处方点评制度,点评机制已逐步趋向完善。现将2013年四个季度处方点评结果进行总结与对比,分析我院不合理处方的突出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2013年每个季度随机抽取门诊处方作为点评样本。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相关标准,结合《处方管理办法》及我院实际情况,药学部处方点评组对所抽处方进行筛选、评价,并用excel统计数据。

2  结果

2013年共随机抽取门诊处方16370张,其中有1518张处方为不合理处方。处方点评统计数据见表1、表2。

3  不合理处方突出问题分析

3.1  不规范处方

从表2可知,我院不合理处方主要为不规范处方。我院电子处方相对规范,不规范问题主要集中于1-8、1-9(见表3)两项;不规范处方大部分来源于手写处方。从表2可看出,不规范处方呈现每季度逐渐下降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是我院逐步加强了对手写处方权的限制,使手写处方数量不断减少,截断了不规范处方的主要来源。我院手写处方的主要不规范问题如下:

3.1.1  处方问题1-1在不合理处方中占例很高,以处方前记缺项、书写不规范为重点。其中年龄、科室缺项占例较大,而书写不规范则以年龄用“成”代替较为突出。

3.1.2  处方问题1-6开具处方要求使用药品通用名。但抽查的大部分手写处方药品名称都是以药品商品名书写,故本项处方问题在不合理处方中占例最大。通过临床科室对点评结果的反馈,其原因主要有二:第一,部分药品通用名较为复杂,记忆与书写都比较困难。第二,同一通用名的药物有时会有不同厂家。

3.1.3  处方问题1-8大部分存在于含有外用药的处方中,以其用量、使用频次缺项或使用“遵医嘱”的问题为主。

3.1.4  处方问题1-9主要由于医师修改处方但未注明修改日期而造成。

3.1.5  处方问题1-10在不合理处方中占例也相对较大,主要为手写处方诊断缺项。诊断缺项是性质相对严重的不合理问题项。没有诊断的处方,直接影响到药师在核发的过程中对用药合理性的判断。

3.1.6  处方问题1-12以慢性病、癌症等特殊情况超限量用药但未注明理由的问题为主。

3.2  用药不适宜处方  以适应症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为主。其中适应症不适宜占例较大,主要源于处方诊断与用药不相符;一些多病齐看的情况,医生开具处方时仅使用单一诊断,造成适应症不适宜的问题。而用法用量不适宜的问题,源于处方限量与病人要求多开药两者的矛盾;重复用药的现象偶有发生,常出现于含中成药和复方制剂的处方中,主要为复方药品中某一成分的重复。

3.3  超常处方  超常处方以无适应证用药、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为同一患者开处3张以上含有相同成分药物的处方三个问题较为突出。无适应症用药的不合理处方基本来源于无诊断处方。超说明书用药的处方主要为超极量用药处方。从表2可见,我院超常处方占比呈现上升趋势,一些外地病人或慢性病人为一次性获取足够多的药品,而要求医生开具多张相同处方的情况越来越多,如何解决病人需求和合理用药的矛盾,是当前的一大难题。

4  典型不合理处方分析

处方1 某56岁患者,诊断为高血压,处方仅开具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片一种药品。本例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医生开具处方时以高血压作为诊断,而阿托伐他汀钙的适应证为高血脂症,因此,该诊断略显不合理,属于适应症不适宜。医生在开具处方时,诊断写得不够准确、全面,不能涵盖所有用药,是我院处方的一大问题。

处方2 某12岁患者,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处方开具伊曲康唑(斯皮仁诺)胶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仅在合并细菌感染时才有使用抗菌药的指征[3]。本例处方中诊断没详细说明,无法判断是否需要应用抗菌药。本处方中使用的伊曲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应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细菌感染上不合理。因次,本处方归属于抗菌药应用不适宜处方。

处方3 某63岁患者,诊断为2型糖尿病,处方开具瑞格列奈(诺和龙)片po 6mg tid,用量处医生加签名。瑞格列奈(诺和龙)片的说明书上规定,本品最大推荐单次剂量为4mg,最大日剂量不应超过16mg。本处方用药量已超过说明书规定的极量,虽医生已加签名,但未注明理由,故归属为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超常处方。

5  讨论

随着我院处方点评的实施,处方不合理现象以实质性的数据反映到临床科室,可使各科室针对性的加强处方和用药管理;再之,药师在核发的过程中对处方进行有效的干预,使得我院处方越趋合理。为进一步提高处方质量,我们从上面的点评结果与分析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临床科室应加强对处方规范性的管理,尤其是手写处方。在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中,应强调处方的完整性(尤其是前记、诊断的完整性)和使用药品名称的规范性,一般应尽量使用his系统开具电子处方,避免手写处方的常有的不规范现象。若有必要应用手写处方,开具药品时应注意通用名与商品名同时注明,确保处方规范的性。

对于病人多开药的需求,要避免因顺应病人要求而出现违规操作。医生应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需要加以衡量,确实需长期用药的应注明理由,尽量减少“大处方”、“多处方”的现象。

对于用药合理性的提高,有赖于医、护、药三方人员共同合作。医护人员需不断加强自身專业知识水平,及时了解新的医疗动态信息。作为药师,除努力学习药物相关知识外,还应了解医学基础知识,积极参与院内外的各科专业学习,为临床医师、护士提供正确的药学信息,全面提供药物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R].2010年(医卫管发28号).

[2] 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R].2007年(部长令第53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R].2004年(医卫管发285号).

[4]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4.

[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M].2005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

猜你喜欢
处方点评合理用药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处方用药配伍禁忌分类研究
某院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评价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门诊药房处方点评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丙戊酸钠制剂临床使用合理性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