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研究

2015-10-21 22:59牛月华
医药与保健 2015年3期
关键词:病因病机多囊卵巢综合征

牛月华

【摘   要】 目的  思考总结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方法  通过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地研究,拓展治疗思路。结果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优势,但治疗方法和疗效研究机制有欠缺。结论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标准性研究对于完善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治疗思路

【中圖分类号】 R588.6    【文献标识码】 A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以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为主要特征,且双侧卵巢增大,持续无排卵[1]。是青春期和育龄期妇女最为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5%-10%,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1  病因病机

西医学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理是卵巢持续无排卵的最终结局,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功能紊乱有关,其重要特征是持续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临床症状闭经,肥胖,多毛,不孕,黑棘皮症等。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可能是由于某些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致。精神心理因素也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可能是发病诱因之一,并可能是引起多囊卵巢综合征远期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调查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人格因素中神经质评分较高,表明患者明显存在焦虑,紧张,易怒,抑郁,情绪不稳定及对工作挫折,情绪变化,长时间的压力等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等人格特征。

中医将该病归属于“闭经”,“不孕”范畴。闭经最早记载于《内经》,称“女子不月”,后《景岳全书-妇人规》以“血枯”,“血隔”分虚实立论。认为正常月经的来潮有赖于“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肾精化生天癸,冲任受脏腑气血资助,使血海按时满盈,应时下泄为经血。其病因病机按“辩证求因”原则可分虚实两端。虚者精血不足,血海空虚,无血可下;实者邪气阻隔,脉道不通,经血不得下行。虚者多因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阴虚血燥而成经闭;实者多由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导致闭经。因此,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阴虚血燥,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皆可导致闭经。 “不孕”,《校注妇人良方-求嗣门》:“妇人之不孕,亦有因六淫七情之邪,有伤冲任,或宿疾淹留,传遗脏腑,或子宫虚冷,或气旺血衰,或血中伏热,又有脾胃虚损,不能营养冲任。”肾主生殖,不孕与肾的关系密切,也与天癸,冲任,子宫的功能失调,或脏腑气血不和,影响胞宫功能有关。肾气不充,阳虚不能温煦子宫,子宫虚冷不能摄精成孕;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血冲任不能相资,以致不孕;脾虚痰湿不运,气机受阻不孕;寒凝血瘀胞脉阻滞以致不孕。因此,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理,不可笼统地归结于肾,诸脏腑功能调节失常也是其重要的病理环节。

2  治疗思路

2.1  注重整体,强调调节的作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是涉及多个脏腑器官的复杂性疾病,虽然以卵巢功能障碍为物质基础,但患者的性格,心理因素及社会环境等外部条件与该疾患的发生均有密切关系。所以注重整体调节,使气血阴阳达到平衡是重要的关节。西医的治疗偏重于对症治疗,对于调整机体的整体平衡缺乏有效的手段,而中医药的优势恰恰在于全面考虑,整体辩证,调整气机,宏观审视,重在疏调。

2.2  多脏腑器官,多层次开展治疗研究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是相互关联的,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柴松岩[2]认为闭经之证有实有虚,多虚实夹杂,治疗中常需多脏腑器官考虑,分层次,有侧重的进行。陈军[3]治以补肾化痰法为主,认为肾虚宫冷难以摄精成孕,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湿阻冲任胞脉不畅为本病的病机,以肾虚痰湿为主,涉及脾肾两脏功能异常。经水出诸肾,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肾气受损,肾虚不能化生精血为天癸,则冲任不盛,任脉不通,致闭经;肾主生殖,肾虚则不能摄,致闭经,不孕等。庞保珍[4]认为治疗中肝郁病机不可忽视,若肝郁不解,木克脾土,脾肾不足病机亦将持续,而病难得治。再肺气得宣,肾气得下,气机得通,病始得愈。因此除中医肾脏外,肝,脾,肺脏的功能调节均与该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多脏腑,多层次地进行研究观察,开拓思路将对该病的治疗与防治大有裨益。

3  进行标准化研究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在恢复月经周期,调节内分泌紊乱,促排卵助孕方面疗效肯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既可起到协同作用,又可以克服西药的不良反应,在本病的治疗中有极大的优势,治疗前景广阔。但从目前研究进展看,在其治疗方法和疗效机制方面的研究尚缺少重大突破。加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具有异质性特点,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大,导致治疗方法复杂多样,缺乏针对性研究。[5]对该病进行较为全面的症状学研究,分析其中医辨证规律,进行临床路径统计,对寻找更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及提高疗效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该病的发生除与肾脏关系密切,还与肝,脾,肺诸脏腑均有密切联系,因此,重视脏腑兼  证在该病中的变化规律研究,辨证论治,对于中医“证”的实质的研究也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谢幸,苟文丽,主编.妇产科学[M].第八版.2013.

[2] 柴松岩.妇科思辨经验录[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33.

[3] 陈军 补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4.28(2):36.

[4] 庞保珍,赵煥云.补肾疏肝与补肾治疗无排卵性不孕149例[J]. 浙江中医杂志,1992,27(12):539.

[5] 李红梅.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7):77-78.

猜你喜欢
病因病机多囊卵巢综合征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与非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分析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孙跃农健脾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坤泰胶囊联合来曲唑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和排卵功能的影响研究
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药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维吾尔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浅析
从心肝肾浅析耳鸣、耳聋发病机理
谭波诊治脑中风恢复期验案2则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诊疗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