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花日记中复苏学生的作文情感

2015-10-21 11:57刘永怀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5年1期
关键词:养花小花习作

刘永怀

开学伊始,在梳理教材时看到本学年要孩子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当时我就在想,如何才能激发孩子们写日记的兴趣、保持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呢?受《静悄悄的革命》启发,我决定带孩子们养花、写观察日记,引领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真实、可感的文字记录具体的体悟。一年的实践,受益匪浅。

种花,充满期待

我虽在农村长大,却从未亲自种植过花草。这次,决心和孩子们一起种花、养花,让花擦亮他们的眼睛,磨快他们的笔。

选花、买花种、配花肥,都是先做学生,再做老师。下种、浇水、松土,边做边留心观察学生的反应,孩子们绽放的笑脸如同花儿开在我的心上。

花花草草在我们班级安家后,课余饭后,孩子们呵护有加,似乎有一股爱的暗流在班内涌动。等待新生命的破土而出,焦急写在学生的脸上;期待鲜活灵动的文字,喜悦充溢在我的脑海心际。

养花,五味杂陈

那么多花盆,那么多种花,起初,在学生的笔下干瘪、简短,面对那样生涩的文字,我十分着急,真想怒斥他们的没心没肺。可是,转念又想,不正是因为孩子们的不会,才需要我领着向前走吗?也许,他们是迟开的千瓣莲,花苞需要更长时间的孕育。如果半途而废,受伤的不仅仅是那些小花苗,更有班里这等待绽放的58朵小花。想到张文亮的《牵着蜗牛去散步》,我竭力说服自己,调整心态,慢下节奏,静待花开。

因为这些花,我和孩子们多了拉近彼此心灵的一个话题,每天捆在一起的时间也更多了。卫生打扫中不厌其烦的搬来搬去,风雨骤来时争先恐后的急切抢救,阳光灿烂下三五成群的倾心欣赏,花儿发蔫时束手无策似的心急如焚, 在我神情的启发下、言语的点拨里、无心的表扬中,孩子们观赏的收获、心灵的感悟渐渐丰富、丰满起来,与日俱增的心理体验又不尽相同。那些日子,受著花与孩子们的心绪感染,酸甜苦辣咸,可谓五味杂陈。读到孩子不断长高的、充满情趣的、观察描写日渐细腻的文字,又很欣慰,那种滋味暖暖的、满满的,呵护、期待、守候、欣喜等小学语文教师独有的系列生命的体验,在心底荡漾,在牵着蜗牛散步的闲适中赏到了别样的风景。

祈 祷

刘桓妗

哎!我们的小花最近太可怜了,每天垂头丧气的,好像在说:“我可能活不了这个冬天了。”不过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最近天气冷多了,而且小花的叶子也黄了不少。

我生怕小花就挺不过这个冬天,它可是我们大家的心血呀!人生最看不下去的就是自己心爱的东西离你而去,你却帮不上忙。我真是于心不忍啊!现在只有求老天爷的了:“老天爷呀,求求您显显灵吧…… ”

(教师语:面对着将要离去的小花却束手无策,苦不堪言!)

葬花,情感升华

由于初次种植,经验不足,种的都是草本花。秋天来临,相继凋谢,孩子们本来就有情绪波动。深秋时节,无一盆逃脱得了枯萎的命运,孩子们爱莫能助。“叶落归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借助这样的词句,给他们讲明白意思后,那看花时哀怨的神色缓和了很多。将花埋进泥土,似乎也是做了件值得的事情,情感似乎也随花升华了。

让孩子们写观察日记,尽管多花一些精力,在等待他们跟着走的过程中,不是欣赏到另外的风景了吗?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细腻的丰富的情感,准确的表达能力,不都在生活与习作的牵手中练就的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生活作文的方式很多,坚持做,有了收获。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小小的养花尝试,收获超过预设。童心童真童趣尽显,让我想到了现实中习作教学的种种现状。为了完成教材中的习作任务,老师不得不布置学生写没有实践也没有体验的“假文”;为了应付名目繁多的征文,老师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学生“剽窃”“美文”;为了应试多得几分,教师不得不同意学生“复制”“粘贴”作文选上的“优秀作文”,甚至怂恿学生分类背诵“名篇”。学生习作不能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提起习作畏难,做老师的怎样扭转这尴尬的局面呢?

一、创设情境——让习作兴趣自然发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时同样的事物,换一种形式,激发人们的兴趣,做起来则事半功倍。儿童畏惧习作,不是他们缺少丰富的生活,没有素材可写,而是对习作本身缺乏兴趣。创设有效的情境是学生兴趣的催化剂。

【案例】“XX的自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到11月,天气渐渐冷了,孩子们养了两个多月的花,也因寒流的到来出现各种不同的状况,他们的心被花紧紧牵着。我想就让学生来写花的自述吧。

孩子们诉说着自己对花的不舍,倾诉着自己对花的眷恋,回忆起自己养花的快乐。

这,不能不说是学生基于长期对花的观察、记录后在特定的情境中,有了倾吐的需要,以达到内心的平衡。教学中,尽管没说出“写作文”的字眼,但学生已经很自然地完成习作。老师匠心独运的设计,可让学生达到自然的真情流露。

二、源头活水——使习作激情浓郁迸发

习作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很多专家学者认为丰富学生校内外生活,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手段。写作说是写出来的,还不如说是做出来的。丰富的活动,让学生难以忘怀,既能加深学生对自我情绪的体验,还能激发他们表达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乐于表达的习惯。

【案例】“写一份植物的研究报告”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学生语段:

呵,今儿我可真开心,丁香花长得多好呀!看,小叶子越来越绿,茎也越来越壮了,现在,我仿佛已经闻到了它的香气,看到了它的花朵。

可是,它也有一个不良症状,有几片叶子发黄了。我知道,一株不行,下一株也会跟着倒下去的。不,我不能让丁香花死去,它是我们班最后的希望之花了!

我决定回家查一下资料。哦,原来是土缺少溶性铁和阳光太少造成的,明天,我就要把这个消息告诉老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留存探索的体验,才能获得不竭的创作源泉。

三、评点激励——令习作园地万紫千红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对于观察日记,我批阅时尽可能用符号、批语放大优点,利用板报摘抄学生原创的优美句段,通过“凤凰语文论坛发帖”、校报发表、征文参评等方式进行肯定与表扬,既保持了学生对观察和习作的兴趣和信心,也达到了练笔的目的,让班级学生习作的园地里呈现出万紫千红春满园的喜人景致。

聆听,方能听到儿童生命成长花开的声音;等待,才能看到孩子们内心深处的诗情画意。让他们学会观察、习作,能够“我手写我口”“我手抒我心”是我不懈的追求。虽然蜗行在路上,但我已经启程,我相信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猜你喜欢
养花小花习作
每一朵小花都应该尽情绽放
小花
无名的小花
我爱养花
养花
乐在百日养花中
养花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