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2015-10-21 17:12唐细语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区域经济高职教育

唐细语

摘 要:高职教育必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文章从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对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 协调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发展和高职教育发展日益紧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对推动区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分析和研究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调整发展思路,不断推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们当前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是一种正相关关系。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是高职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

(一)区域经济发展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1.区域经济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发展空间

发展高职教育的原动力来自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的人才需求,来自于行业、企业对从业者职业技术技能的要求及变化,来自于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直接的参与和支持。经济发展推动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大,只有当区域经济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时,它才会发展壮大。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影响着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与就业水平。

2.区域经济发展为高职教育提供有力的物质

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多元化促使多渠道投入高职教育成为可能。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 决定了职业教育院校必须与当地行业、企业建立最紧密的合作,深化校企深度融合,构建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一方面,企业参与、指导高职教育教学;另一方面,企业高职教育提供实践性教学资源,提高毕业生岗位工作适应能力。

(二)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技术型人才

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与专业岗位需求相对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一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新兴行业,产业也愈来愈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从而对专业人才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紧跟产业技术的变化,培养满足新型产业中的岗位群需要的人才。二是服务社会。为地方下岗职工再就业和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提供培训基地,随着经济的转型与升级,许多只有中初级技术水平的工人被迫下岗,而高新技术工种岗位又大量缺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将通过职业培训来实现。

2.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提供先进的科技成果

高职院校具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基地,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人才优势,接受企业的委托,或者主动地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三、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由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不同,利益的冲突,以及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等,使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职教育没有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

由于高职教育内生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因此它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制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程度,但部分高职院校没有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中,未能根据区域经济结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没有使专业设置、专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人力资源结构需求相适应,校企合作“貌合神离”,校企融合度低。

(二)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功能发挥不全面

高职教育应包括学校教育和技能培训两大方面,高职教育应既有对在校高职生的学历教育,也有面对社会职业岗位技术和技能需要的技能培训。但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育主要倾向于在校生的学历教育,高职教育对由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更新,而导致的大量传统产业下岗工人,以及在区域城镇化进程中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大量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教育和技能培训,缺乏关心和关注。

(三)高职教育与区域企业合作不紧密

目前由于政府既没有从立法层面规定企业参与和支持高职教育,也没有给予企业优惠政策以引导企业自觉参与高职教育,所以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不高,高职教育基本上就是学校教育,缺乏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更谈不上为区域企业提供深层次的服务,这种背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共生共振关系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和谐统一的协调发展。

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高职教育发展内生于区域经济建设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结构上必须紧紧契合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发展。

(一)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

高职院校应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主动更新服务观念,主动适应企业需求,主动提升服务内涵。树立“融于社会,服务社会”的理念,立足区域经济,关注行业企业发展前景,主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支持。学校要建立相关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教师在社会服务中多作贡献。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教师与企业联合开展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共同完成新产品的研发任务。

(二)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保持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动态对接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是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是保证培养人才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高職院校要及时跟踪区域产业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依据产业发展需要,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产业发展。

(三)加强内涵建设,引领提升区域相关产业发展

紧围绕经济发展,紧跟区域经济变化的步伐,建立课程内容改革与产业技术进步同步发展机制,改革课程内容,开发出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及行业新发展和新常态需要的课程内容,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实现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的联动开发,及时将技术领域的新变化引入课堂,使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始终保持先进性、实用性,以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新发展新趋势和高职教育发展新形势等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对接产业,对接岗位,对接职业技能标准,校企合作,共同设计课程内容。

(四)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实现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合作共赢

通过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建立校企双方合作“双赢”机制,对校企合作的企业实行优惠政策,比如可减免部分税收,政府给予适当补贴等。全面开展“订单式”培养,共同开展社会培训、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训教学团队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特色教材建设等工作,实现教师下企锻炼、企业专家进课堂,解决学生顶岗实习难题,达到校企合作共建基地、共建专业,服务社会的目的。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积极加强与企业行业的互动,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区域经济高职教育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