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治理模式探讨

2015-10-21 17:19莫燕玉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6期
关键词:合作治理变革发展

莫燕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的社会公共需求也随之扩大,市政公用事业由此产生且随之发展。为了适应当今以及临近的未来几年中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大的一个态势,市政公用事业也应当被赋予新生命,即不断向合作治理模式靠近。本文将就此对于我国市政公用事业的现状进行简单阐述,并将提出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治理的新型模式,且对该模式进行各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治理;发展;变革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随之增长的则是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人民对更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与渴望程度。而城市的公用事业是体现人民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城市的公用事业治理模式也必须接受发展与改革。传统的市政公用事业治理模式已经因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而逐渐失去了以往的优势,而合作治理的新型模式则更有利于当代的市政公用事业的治理。

一. 我国市政公用事业现状

由于我国的国情比较特殊,因此我国过往的市政公用事业的发展一直比较曲折。因为在过去传统体制和传统认识下对人民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建国初期,我国的市政公用事业一直是由政府投资国有企业,国有企再对公用事业全部垄断治理的。政企合一在当时其实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它可以在那个特殊时期使政府和国家集中有限的资源创造各方面巨大的价值[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经济开始初步崛起,国力平稳增长,再加上国际社会的和平风气盛行。政府垄断市政公用事业的经营方式逐渐体现出弊端,如:产品固定且单一、服务落后且单一、经营效率不高、消费者基本无选择权等。这都使得该公用事业模式将被淘汰。也因此,我国开始对市政公用事业进行变革,逐步打破了垄断现象,开始形成初步的多元化融资体制以及运营体系。由此,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得到了新一轮的发展[2]。

到了现今,我国的市政公用事业在此面临一个大的挑战。由于改革开放不断的推进与加深,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相对过去有了空前飞速的提高。自然,国民对生活水平的纵向要求也逐渐随之提高,现今依旧弊端百出的市政公用事业模式已经快无法跟上人民的脚步了。

二.我国市政公用事业传统治理模式的弊端

我国现今依旧主要沿承传统的市政公用事业治理模式,虽然目前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整体是在进步中,但在此过程中,依然存有很多较为严重的弊端:

(一) 由于历史政治等多方面原因,过去的绝大一部分运作方式一直留存到现在,其最主要的体现在与市政公用事业依旧由政府投资,国有企业进行代理事务执行。虽然实质上目前公用事业的治理模式有了很大变化,但从整体上来说,如今的治理模式还是属于政府垄断型。

(二) 依旧留有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的影子。虽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包括市政公用事业的各方面领域都进行了改革,但由于国情与主流社会思潮无法在短时间内被改变,因此过去的经济制度和治理模式依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政公用事业的发展,以此造成公用事业的经济性质被扭曲,导致了公用事业质量低下,设施粗制滥造;设施供求关系依然存有很大程度的矛盾;运营效率受限制等。

(三) 人民或是消费者的选择性依旧受到一定限制。目前,消费者的选择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对之前的扩大,但整体上消费者的选择性依旧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市政公用事业的最终端依旧无法更完美的与市政公用产品进行接洽[3]。

虽然,目前我国的市政公用事业逐步发展,但是依旧无法充分地满足大多数我国人民的需求,再加上我国现今飞速发展的经济状况,市政公用事业治理模式的再一次变革不可避免。

三.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治理的新型模式

当前,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治理模式的最主要的一个弊端还是在于垄断,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垄断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打破现有治理模式的垄断性是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的重要一步。这么一来,合作性的治理模式成为了变革的首选,而合作治理模式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 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传统模式中,之所以出现垄断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参与主体的单一化,主要参与主体就只有政府以及国有企业,甚至国有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都受限于政府,最终实质上的参与主体也就变成了政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入多元化的参与主体,有利于打破市政公用事业的封闭性和垄断性,使得边界得以开放。且实现合作治理的根本前提也在于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多元化参与机制与合作治理互为良性循环,相互促进。

(二) 竞争更为有序。多元化的参与机制势必会牵扯到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决策权分配问题,这也就使得直接竞争、间接竞争、内部竞争相结合的有效竞争格局在市政公用事业中的服务与供给里形成变得不可或缺。有序的竞争有利于稳固多元化的参与机制,而主体多元化的产权机制、鼓励贡献的分配方式与有效竞争的管理体制最终共同保障且促进着有序竞争机制的运行。同时有序的竞争机制的形成对市政公用事业的合理合作有着重大作用。

(三) 利益整合机制。为确保合作模式能够有效地运行,将所有参与主体的共同利益划出,并以此衍生出各个参与主体的自身利益价值。完成该项任务的重点在于将搭建多元化的主体之间进行各方面信息、利益交流和实现的平台。最终的目的在于把不同的利益主体纳入到相同的利益体系之中,以便于主体之间更通顺地进行合作。这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专制模式,使得合作治理将更顺畅地进行实施,从而使市政公用事业的发展变得更加健康。

(四) 监管机制更为规范。市政公用事业的根本在于公益性,公益性的重点在于维护公共利益,以此,公共利益是市政公用事业的根本宗旨以及最终归宿。而没有监管体系的话,很难维护市政公用事业的根本宗旨。而合作治理模式的根本性质要求了监管体制必须规范[4]。同时,市政公用事业的管理核心就在于监管,而监管的重点在于监管行为的实际执行。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如果出现监管不当,则会造成整个合作治理体系的失调。因此,政府在实行监管行为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此形成规范的监管制度。规范的管理机制形成之后,市政公用事业的合作治理模式的健康运行则得以保证,同时也就保证了该模式的进步性。

结语:

对我国市政公用事业的模式进行变革,虽然暂时无法彻底解决诸如提高供给效率、化解供给瓶颈等供给问题。但还是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我国的市政公用事业的发展做出很大程度的促进,而且,市政公用事業的改革与发展本来就因为自身原因而复杂、多变,由于市政公用事业存在复杂性与模糊性,多元化服务需求的层次和类型、各地发展和改革情况不均衡等问题,因此我们也暂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市政公用事业的模式。但是市政公用事业的合作治理模式依旧无疑是符合当代市政公用事业需求的一个不二选择。

参考文献:

[1]宋学增.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治理模式探析[J].2010,26(30):16-18.

[2]曹现强,宋学增.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治理模式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9,17(9):8-15.

[3]陈伟.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治理模式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3,35(14);9-12.

[4]史金燕.市政公用事业合作治理模式探析[J].华夏地理,2015,20(2)8-18.

猜你喜欢
合作治理变革发展
卷首语
区域发展篇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治理创新视角下的基层协商民主
合作治理理论视域下的贵州扶贫
图说共享发展
大学周边夜市的问题与合作治理路径分析
图说创新发展
参与式治理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