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建设:彰显“道德”的光芒

2015-10-21 19:38郭立场陈岩
教育与职业(上) 2015年1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教授

郭立场 陈岩

高校素来被视为“象牙塔”,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重地,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要承担起这一庄严神圣使命,高校教师可谓责任重大。近年来频发的高校教师“道德失范”事件,昭示了高校师德建设的刻不容缓,也让人们意识到一位优秀的高校教师除了要有好的“学问”,还要有崇高的品格,身上要流着“道德”的血液。

2014年“教師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在与师生代表座谈时,谈到个别老师道德败坏、贪赃枉法的事,习近平说,对这些害群之马“要清除出教师队伍,并依法进行惩处”。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于2014年10月9日正式公布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高校师德建设,将高校师德建设全面推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道德“失范”,损害高校教师形象

众所周知,一个师德高尚、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好教师,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大学生优良品德形成过程中的表率和楷模。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涌现出孟二冬、冯志远、叶志平、张丽莉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高尚的师德赢得人们的广泛尊重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违反师德的现象,学术造假等无良行为损害了教育和学校的声誉,败坏了教师形象。

“这些问题虽非主流,但危害极大,腐蚀着高校教师的群体道德,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成为高教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劳凯声表示。

这其中,既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也有有悖于个人基本道德、社会公德的“失范”行为,凡此种种,都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形象,对中国高等教育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名大学教师从教21年,10篇论文被指抄袭,其间职称从讲师晋升到了教授,并调入了另一所大学。2014年,一则举报重庆某大学教授的报道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经过调查,该教师所在高校对其做出处理,决定解除其教授岗位聘任、撤销其校内所有学术职务和学术称号、调离教学工作岗位。

无独有偶,2014年8月17日,知名学术期刊《国际新闻界》刊发公告,认定北京某大学一博士于某的一篇论文“严重抄袭”国外学者的论文,舆论为此一片哗然。这也再次引发了“导师不导”的研究生教育弊端。而引发人们更大关注的,还在于近期一身为院士的高校教授因侵吞科研经费被批捕。

在惊愕之余,人们不由得反思,是什么原因让学术这片净土也沾染上贪腐,让“学为人师”的高校教师、教授丧失了道德底线?

除了学术道德底线失守,近年来,关于教师兼职走穴、主要精力偏离本职教学职能的报道也不时见诸媒体,虽然只是部分教师的行为,却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师者”形象。

此外,《意见》划出的“红七条”中,最后一条为“禁止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这样的“敏感”提法也引发了社会的关注。而这很大程度上源于近年来高校中此类事件的频频发生。福建社会法学会会长汤黎虹认为,类似事件反映了高校制度的某些缺陷。“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从招生、做课题到论文开题、答辩等各个环节,导师都拥有很大权力,如果不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只要漏洞存在,类似事件还可能发生。”

“自律”与“他律”双重缺失

抛除个人修养,客观地讲,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问题既有主观原因,也受到“大气候”与“小环境”的影响。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下,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和不良风气对教师的师德产生了负面效应。一些教师出现急功近利的思想,淡化了教师“敬业奉献”的意识。

劳凯声曾带领团队就高校师德建设在全国60余所高校进行过深入调研。结果显示,高校师德主要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是“重科研,轻教学”(57.8%),“名利思想严重,缺乏奉献精神”(53.3%),“育人思想淡薄,敷衍教学”(47.6%)。“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三个选择比例较高的问题都涉及高校基本功能即‘人才培养,将矛头对准的是教师的‘教书育人角色的失调。”劳凯声说。

从“自律”角度看,高校师德教育长期被忽视。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逐步扩大,很多高校顺应发展需要大量引进人才,部分高校存在重教师数量、轻教师质量的现象,没有将师德的考核评价体系真正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与“勤”“能”“绩”等硬性标准相比,“德”的评价体系还存在不科学和不健全等问题,使得一些思想道德水平较低和责任感不强的人进入了教师队伍。

很多高校不重视师德的铸造与培养,重智育、轻德育,只教书、不育人,师德建设被教师认为可有可无,有很多人缺乏参与师德建设的积极性。在引进年轻教师后,部分高校急于将他们推向课堂,以弥补教师资源的匮乏,而忽视了对年轻教师的道德信仰、学校优良传统的培训。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说,当前在一些高校,以论文为核心科研成果似乎成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任用的唯一标准,评价考核教师唯“论文化”,教授甚至“项目化”生存,而将师德表现视作“小节”。

由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竞争性和开放性,诱发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出现了一些违背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合理现象,给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也给师德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教师身居其中,难以抵制诱惑,甚至部分教师产生心理异化,随波逐流,好坏难辨。

在现实中,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部分高校教师重才轻德,片面认为只要讲课、科研过硬就是好教师,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滞后。部分教师以“育人者”自居,放松了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有的教师坐不了“冷板凳”,耐不住寂寞,抵制不住种种名与利的诱惑,以致思想道德出现滑坡。一些高校老师忙于“串场子”,乐于“找项目”,被吐槽“一流教授搞项目,二流教授搞教学”。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师德教授
致良知与师德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开心格格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