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公利: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

2015-10-21 19:38
教育与职业(上) 2015年1期
关键词:杨振宁公益事业被动

高校的组织目标是教育领域的公共利益,是要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同时高校提供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公共服务,且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它对社会的重大影响,包括增加就业与收入,促成对现有政治体制正确性的认可,确保社会的安宁与稳定,促进人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机构中的合作与协调能力,增强环境意识等。为此,捐赠高等学校就是捐赠社会公益事业,就是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就是推动构建和谐社会。

就吸纳社会公益资源来说,高校本身具有特殊功能,它本身就是一个“聚宝盆”。我在研究中发现,高校具有生产社会资本的特殊功能,其最典型的莫过于近年来突出涌现且十分活跃的校友会、同学会、校企联合的董事会(其中更多的也是校友关系)等。

但是能够积极利用这种功能的高校并不多,大多高校只是被动地等待高校的这种特殊功能自动产生作用,像杨振宁为保证旗下的清华高等学术研究中心高效运行,开始赴港筹款的举动一样主动出击的高校并不多。杨振宁已经筹得1000万美元,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目标,而苦等国家科研经费的学校依然苦等。

企业家捐赠高校的行为正在兴起。但是高校不是两眼喷火的受赠者,高校与校友或者企业应是两相愉悦的联结。其实两者结合,最重要的是理念的相互渗透,并不是施舍或者乞赠的关系。高等教育一方面通过提高人的自身素质生产社会资本,另一方面使接受高等教育而获得社会资本的人们实现社会阶层的流动与发展。因此,积极倡导高校社会捐赠,以期引起蝴蝶效应,不断涌现的捐赠者会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形成良性互动,营造社会和谐氛围。

猜你喜欢
杨振宁公益事业被动
杨振宁百岁生日,我们欠他一个道歉
百岁杨振宁的长寿秘诀
蔓延
财政部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公益性社会组织 申领公益事业捐赠票据有关问题的通知
杨振宁的放弃
放弃也可以成就人生
关怀
做公益事业 擦亮企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