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专业角度浅析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2015-10-21 19:02傅亚妮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城中村措施问题

傅亚妮

【摘要】“城中村”建设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化对于中国实现现代化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而言,城市化应该有序推进,严格控制各个环节,才能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一些关于改造城中村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城中村;问题;措施

1.城中村的定义

从狭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時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

2.“城中村”改造的迫切性

2.1落后的城中村形象与时尚现代的城市格格不入。

经笔者调查,城市主要发展区域一般都是高楼淋漓,建筑造型新颖、形象端庄、大气;建筑外立面整洁、干净;建筑选材及色彩前卫大胆,给现代城市的居民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而脏、乱、差的城中村却又给人们心里上一个很大的落差,与欣欣向荣的城市形象格格不入,给城市的形象带来负面的影响。

2.2城中村改造,有利于节约对城市预留用地的开发。

随着城市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特别是居住用地的需求量更是与日俱增。在有限的城市用地下,合理的对城中村进行改造,可以大大节约城市预留用地的开发,有利于城市保留绿色生态环境。

3.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以下是笔者调查的陈中村现状图:

虽然城中村很受上班的白领们的青睐,但是城中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3.1楼间距太小,通风、采光、环境卫生无法保证。

以下沙村的农民房为例,由于前期缺乏住宅规划与管理,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农民房基本上是见缝插针,高矮不一、布局杂乱五章。除了一些需要通车的街道外,大部分住宅的间距基本上只有1米左右,形成所谓的“一线天”、“握手楼”。不仅日照、通风、安全卫生严重不达标,而且个人的私密性也无法保障。经调查,由于许多建筑基本上间隔只有一米宽,楼与楼之间窗与窗相对,住户卧室平时基本上都是关着窗,拉着窗帘,需要通风的卫生间,则大部分都是紧关着窗,窗上贴着报纸,靠排风扇排风。由于用地紧张,住宅的室内空间急促,住宅内公共走道和疏散楼梯宽度极小,严重不符合规范要求。很多套房的厨房基本上是紧挨着卫生间,靠着卫生间间接性采光通风,厨房的排烟口则是对着邻居的其他窗户,一到做饭时间,基本上都是油烟乱窜、烟气弥漫。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6.1.3规定,住宅根据使用功能,应使大多数房间或重要房间布置在有良好日照、采光、通风和景观的部位。对有私密性要求的房间,应防止视线干扰。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多层民用建筑的防火建筑应该为6米,由此可见,城中村的民用建筑基本上无法满足现行住宅规范的要求。

3.2住宅建筑缺乏暖通、给排水专业的系统设计。

由于陈中村的居住建筑大部分都是在城市发展的较前期建设的,建设时缺乏暖通、给排水等设备专业的设计,使得现在的居住建筑大部分存在以下基本问题:

(1)外立面缺乏预留空调位,造成墙面上空调机乱挂,空调水无组织乱排,一到夏天,狭窄的小道下空调水不断往下滴,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

(2)外立面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暴露,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建筑外立面的美观。有些雨水管直接把水排至街道,造成街道上四处积水。严重影响村容村貌。

3.3公共停车位紧缺,私人汽车路边乱停乱摆。

近几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汽车大增,由于陈中村前期缺乏预留停车位,在私人汽车急增的情况下,公共停车位基本上满足不了住户的需求,加上有关管理部门管理不力,造成街边汽车乱停乱摆现象普遍。据调查,汽车乱占人行道,甚至占用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的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3.4公共绿化面积少,空气质量不高。

经调查,陈中村除了密密麻麻的建筑外,剩下的基本上是硬邦邦的混凝土路面,街道上绿化极少。一个建筑群,如果缺少绿树花草的点缀,未免显得生硬冷漠、缺乏舒适感,空气质量也不高。

3.5市政配套设施不全。

经调查,城中村的配套设施比较落后,如公共厕所数量少、设备陈旧、缺乏管理维护;公共广场、公园规模小、健身器材稀缺等等。增加和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是陈中村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4.改造设想

以下对陈中村改造提出一些建议:

4.1对城中村改造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

根据对城中村现状的调查,可发现,城中村的建筑之所以参差不齐、犬牙错互,是因为缺少前期的城市规划。因此,合理的对城中村进行前期规划,严格按照规范控制住宅楼与楼之间的间距、建筑高度,保证居民必要的日照、通风、采光需求;合理规划村中主干道、次干道、人行道的宽度,合理规划道路旁绿化带,使城中村的整体布局秩序化、美观化;合理布置市政管道,尽量将污水井、雨水井、给水井设置在较隐蔽的地方,以提高公共环境的安全性等等,是城中村改造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4.2对城中村新建建筑进行合理、创新设计。

笔者认为,城中村新建的建筑群应该以一个崭新的形象融入到城市形象中,有可能的话,还应该以引领城市走向创新形象的角色出现,为进一步推动城市的更新和发展做贡献。陈中村的建筑设计,应该从合理、经济、创新、舒适的角度出发,合理设计建筑的平面功能、立面细节,材质色彩,大胆运用新理念、新材料、新技术,打破城中村陈旧的建筑形态,给居民们提供一个更舒适、更亲切的居住空间。

4.3合理增加陈中村的公共配套设施,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城中村聚集的大多是收入中低水平的人群,人群密度较大。合理的增加公共配套设施,才能满足人们不同的生活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对陈中村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例如增建公办学校、幼儿园,以解决外来工子弟读书难的问题;增建公共停车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设机械停车场,以缓解停车难的矛盾;增建公共公园、休闲游憩场所,使居民在业余时间有地方可玩、有运动场所可锻炼身体;增加城中村绿化带、景观小品,以美化城中村的整体村容村貌等等。公共配套设施的完善,是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和被认可感的重要因素。

5.结语

总而言之,城中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的产物,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代名词,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制约着城市的和谐发展,建议政府部门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让“城中村”以一个崭新的形象融入到都市之中。

参考文献:

[1]惠志娟.“城中村”的社会整和问题[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猜你喜欢
城中村措施问题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拱墅:融资300亿元推动城中村改造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从一个村到一座城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