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5-10-21 19:47孟艳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考建设

孟艳

摘 要:企业文化理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祥于日本,形成于美国,是世界企业管理史上出现的第四个管理阶段的理论,它唤起了人们对企业深层软性因素的关注与思考。本文从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通过对中美企业文化的建设进行比较研究,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最新动态,就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认真思考。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思考

企业文化是继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丛林学派管理理论之后,管理学界兴起的“第四次管理革命”。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过程中所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企业文化通常由企业精神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行为文化和企业物质文化等四个方面构成,其中精神文化是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思想基础,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一、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分析

中国企业届掀起的“企业文化热”始于1984年左右,企业文化理论由美国传到中国,一些研究企业文化的专家和学者们开始向企业介绍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建设也愈来愈受到企业家们的重视。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大多都流于形式,严重脱离企业管理实践,对企业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上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也涌现出了如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一批优秀的企业,但是与国外的优秀企业相比,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仍有明显的差距。

1、企业文化陈述方面。我国企业文化陈述不准确、不到位,文体化、口号化问题比较严重。尽管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经常讲以人为本,在管理中也越来越重视人的作用,但企业文化陈述里却鲜少有与员工利益直接相关的词句。且企业文化陈述较为繁琐,缺乏一个集思广益、总结提炼的过程,即使一些著名企业也不例外。著名企业文化学家金思宇认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状态是“外显的多,深层的少;共性的多,个性的少”。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这个问题,认真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陈述,开始对于企业文化陈述进行梳理、归纳、总结,试图在企业文化陈述中清楚、准确体现员工意愿。

2、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突出的问题是过分追求企业文化的外在形式,着重在企业文化的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做文章,从表面上模仿西方企业的理论和实践,因此大多企业有形象设计、宣传口号、行为规范及行为准则,但这些仅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表层部分,没有表现出企业内在的价值与理念,唯有企业精神文化才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整个企业员工都奉行的基本理念和共同价值观。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只有将精神、物质、行为三方面紧密结合,并将精神层面的东西付诸于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才能发挥出应有作用。

3、企业文化建设本土化方面。西方的企业文化理论能否在我国企业运用,其中一个主要判断标准就是它能否融入到我国文化当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企业发展、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的特色,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当中,我国很多企业只是简单地将西方优秀的企业文化理論模仿抄袭,生搬硬套,导致企业文化水土不服,不仅不能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反而制约和限制了企业的向前发展。因此,企业文化应根植于我国特有的文化土壤之中,在积极借鉴西方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时,我国企业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卓越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念与各企业自身的特点相融合,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

二、中美企业文化建设的比较研究

1、组织与人。清华大学学者曲庆通过对比美国43家“最佳雇主”和中国“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奖”43家获奖企业的企业文化,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企业既重视人又重视组织,中国企业则明显更重视组织。在企业文化陈述中,美国企业多用而中国企业基本不用的词大部分都是与人有关的,如“多样性、公平、关心、尊严、快乐”等;中国企业多用而美国企业基本不用的词则大部分是与组织有关的,如“社会、国家、奉献、学习、拼搏”等;美国企业更强调与个人有关的词,而中国企业则更强调与组织有关的词。由此可见,我国企业的管理理念不能充分反映员工的思想和需求,虽然由于中美两国文化不同,企业文化也必然有差异,中国企业不一定要像美国企业那样强调个人,但中国企业文化对人的重视程度方面还有待加强。

2、人文导向与绩效导向。美国学者豪斯把绩效导向定义为“组织鼓励、奖励群体成员改进业绩、追求卓越的程度”;把人文导向定义为“一个集体鼓励并奖励对他人、无私、慷慨、有同情心、仁慈的人的程度”。曲庆的研究表明,中国企业绩效导向强于美国企业,美国企业人文导向强于中国企业。这个研究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美国企业对人的重视,不管企业以人文为导向还是以绩效为导向,最终结果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但是追求绩效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员工需求的满足,否则也达不到绩效应有的效果,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还是“以人为本”的文化。

3、创新精神。提到创新精神,很多学者认为创新精神是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不管是令彼德﹒德鲁克赞赏有加的3M公司,还是产品风靡全球的苹果公司,创新都是其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但是曲庆的研究却表明中国企业整体上对创新的强调超过了美国。事实上,2014年由全球管理咨询公司思略特(原博斯公司)联合荷比卢商会、德国商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共同发布的《2014中国创新调查》也支持了这一观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企业前三名分别为华为、腾讯和阿里巴巴;三分之二(65%)的外资企业受访者表示,中国竞争对手的创新实力与其相当或更强。可见,创新不仅仅在我国企业管理理念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创新文化的具体实践上,我国企业也在不断进步。

三、关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1、重视企业文化陈述。如前所述,我国企业在文化陈述中存在的表意不清、文体化、口号化问题严重等问题,事实上,有些企业不仅在企业文化陈述上不重视人,实际工作中也缺少对人的关注,但是也有些企业并非如此,他们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员工也感受到了企业的关心,但是在企业文化陈述上却没有清晰地阐明企业对员工的重视与关注。鉴于此,企业需要从各个维度深入研究分析企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和精神支柱,准确、清晰、重点突出地表达出企业文化的主旨,体现出企业文化中与人有关的内容,更多地关心员工的利益、员工的追求。毋庸置疑,优秀的企业文化陈述可以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引导员工的自我管理,不断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从而体现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全方位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对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将企业文化的建设上升到战略的高度。那么,如何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呢?笔者认为,要从企业文化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个层面全方位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行为文化一般指企业所推崇的行为规范;制度文化则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种限制的文化,带有强制性的约束。其中物质层和行为层的内容都是企业比较容易构建的,属于企业文化的表层内容,而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则是其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一般包括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等,构建企业的精神文化一是要认真总结提炼企业精神文化。从企业特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出发,把企业的共性和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出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在总结提炼、理念概括、实践方式上体现出企业鲜明的特色,形成既具有时代特征又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二是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是保证精神文化得以实现的载体,很多企业的精神文化缺乏制度层的落实,停留在浅表层次,因此,要不斷完善企业各项制度建设,使得精神文化落到实处。三是重视企业精神文化的塑造和宣传。企业精神文化不应该只是写在之上、挂在墙上,而要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塑造和宣传,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以企业精神文化为遵旨,着重解决员工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培养员工以企业为家的自主意识,形成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团队归属感,从而使企业精神文化深入人心。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只有从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全面推进,才能给企业注入活力,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使其在经济全球化激烈的竞争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3、构建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它鲜明的个性和特征,只有充分个性化的企业文化才是真正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成为企业的无形财富,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深谙个性文化色彩之道的企业管理者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都十分注重构建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优秀企业文化,都十分注意彰显其独特的企业文化魅力,使其企业文化的特质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对于我国的企业管理者而言,构建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需要加大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力度,学习国外企业文化管理的先进经验,吸收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企业自身的历史传统、地域特征、外部环境,着重突出本企业的人文精神和产品特性,形成标志显著、影响巨大、竞争优势的差别化企业文化。

猜你喜欢
企业文化思考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