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当代高校图书管理员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2015-10-21 19:38李新颖
大观 2015年5期
关键词:提高素质高校

摘要:当前,高校图书管理员普遍存在缺乏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学历层次偏低,服务态度较差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找准角色定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严格准入制度及考核制度,建立竞争机制是提升图书管理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管理员;素质;提高;高校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化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三大支柱之一,作为一个为高校教育、教学及科研提供书籍资料及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机构,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可言喻的。而图书管理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及未来的建设发展之路,列宁也曾经这样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由此可见高校图书管理员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图书管理员普遍存在缺乏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学历层次偏低,缺乏工作热情,服务态度较差等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当代高校图书管理员的自身素质,是高校图书馆适应新时期发展和满足社会广泛需求的又一重要课题。现将近几年大家关于此问题的探讨综述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找准角色定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一)人生观、世界观决定工作态度

人生观、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决定人们看待问题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无论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怎样的困境和挫折,都会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段洁滨[1]指出“一流图书馆的标志之一就是要对人类文明的研究具有高水平的学术贡献。” 可见,思想意识决定了行为方式,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就缺少积极工作的动力,更不会有为了人类文明的研究做出高水平的学术贡献的思想。

(二)找准角色定位,增强职业自豪感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管理员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一直存在这样的误区,他们觉得作为高校的辅助机构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自己的工作没有一线教学科研单位的教师重要。同时很多高校图书馆受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无论是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还是图书管理员的各方面待遇都不尽人意,这也就让广大高校图书管理员很难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产生自豪感。首先,高校图书管理员要找准角色定位,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是高校教师的一员,自己与一线教学科研单位的教师所做的工作对于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同样重要,绝对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只有找准了个人的图书管理员角色定位,才可能直接面对在图书馆岗位上所要处理的各种工作关系。其次,张玲[2]认为“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它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同时,也决定于该职业的吸引力和从事本职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可见,职业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决定人们对职业的热爱程度。与国内高校图书管理员不受重视的情况截然相反的是,在国外,高校图书管理员是一个备受人们尊敬的职业,政府和学校都很重视图书馆的建设,不仅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馆员的待遇较高。因此,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都会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我们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呼吁高校管理层对图书馆在政策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加大资金投入,合理提高图书管理员的待遇,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强其对职业的自豪感,消除一切认识误区和不良情绪,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努力为每一位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服务理念

周全[3]认为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增进职业意识,强化职业纪律,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责任感,高校图书管理员的职业道德成长是一个在图书馆工作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要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核心地位。首先,培养图书管理员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高校图书管理员树立崇尚知识、崇尚文明的思想和意识。其次,要培养其敬业精神,要明确岗位职责,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培养其对事业的热爱和敬诚之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实现人生价值。同时,树立服务理念。在高校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中,把书籍管理好仅仅是一部分,更应该重视读者,时刻把读者放在首位,增强服务意识,用热情周到的态度和娴熟的技术,尽可能为每一位读者提供高品质服务。最后,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及时对本馆工作先进人员进行表彰奖励,组织本馆人员经常到一些经验丰富、具有创新优势的高校图书馆进行参观学习,或者邀请校外专家、业绩优秀的管理员来本馆做专题讲座并进行经验交流,从而强化服务意识,开拓视野。

二、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

王连杰[4]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正处于传统馆藏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使用的阶段,图书馆网络大多数是局域网或广域网,馆藏信息资源仍以纸质印刷文献为主,而电子文献主要是馆藏书目信息数据库、读者信息数据库、流通数据库。因此,图书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水平,图书管理员只有与时俱进地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及时更新自我知识结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手段,不断地提高业务素质,才能适应现代图书管理新形势,提高图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三、严格准入制度及考核制度,建立竞争机制

首先,要严格准入制度,优化图书管理员队伍的结构,改变“收容所”现象,加大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力度,并且把他们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把图书馆工作搞好。其次,建立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充满活力的管理运行机制,改变过于平均的分配制度,重点从水平、能力和业绩上对图书管理员进行考核,对那些满足现状,工作中怕苦怕累不认真负责的人应该坚决让其换岗或下岗,这样才能激发图书管理员的竞争和创新意识,形成一个最佳的人才竞争机制,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四、結语

总之,高校图书管理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也影响着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实力,高校图书管理员必须树立服务理念,端正工作态度,与时俱进的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发挥出高校图书馆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段洁滨.试论世界一流图书馆的基本特征[J].重庆图情研究,2010(3):51-53

[2]张玲.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及管理对策[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8(2):57

[3]周全.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管理员素质培养与人性化管理[J].大舞台,2011(9):278

[4]王连杰.网络化图书馆管理员素质的提升[J].中国电力教育,2011(23):198

作者简介:李新颖(1982—),女,唐山学院外语系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图书资料管理。

猜你喜欢
提高素质高校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